第九十九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9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33,113

  西汉故宫,原有之宫城规模较大,而且因新莽之乱、汉末战乱之故,其中之宫殿大多皆已残破不堪,甚至难以修复使用。

  是以,赵旻若要想将长安城故宫,重建至汉武帝时期的规模、水准……

  这工程量,真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了,这几年赵旻确实也没有停止,对长安城西汉故宫的修建。

  但问题是,长安城西汉故宫,东西长达十里,南北则长达十六、七里。

  其中六大宫殿群,除明光宫殿群之局部,尚可修复使用之外,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桂宫、北宫这五大宫殿群,赵旻如今只能拆除重建。

  且不提此工程整体造价几何,卫府如今确实不差钱儿;

  只说如此华丽恢宏之宫城,外加其长达五十余里的城墙、城门,修建之难度,便可想而知。

  在历史上,西汉惠帝刘盈,仅仅修建其城墙,便耗时长达五年!

  去岁赵旻出征西域、往返长安城时来去匆匆。

  是以,其人并未亲自去察看,长安城西汉故宫如今的修复进度如何。

  而如今,既然各地暂时无需赵旻费心,其人便决定亲自赶赴长安城,察看一番西汉故宫的修建进度如何。

  赵旻为此事,而向最心爱的大老婆伏寿请假,伏寿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其人只是叮嘱赵旻速去速回后,便放任赵旻离去。

  然后……

  赵旻这个苟哥,便偷偷带上了最心爱的小老婆香妹子,以及一什(共10人)虎豹骑,便匆匆赶赴长安城去也。

  赵旻与香妹子之子赵赋,此时已经有三岁,可以离开其娘亲了。

  于是乎,赵旻、香妹子一人一匹汗血宝马,在初春二月,开始了半出差、半旅游般的悠闲生活。

  这夫妇二人,白天优哉游哉地闲逛,晚上则酣畅淋漓地激战。

  如是般……

  距许都城一千一百里的长安城,赵旻、孙尚香夫妇二人虽骑着汗血宝马,但二人一路游山玩水,走了十日方至。

  平心而论,这个速度委实不算慢。

  但相比于赵旻那二百五……十里的日行速度,这已然算是龟速了。

  夫妇二人沿途所见,田野旁尽是郁郁葱葱的麦田,城邑中皆为熙熙攘攘之人群。

  太平繁华盛世,不过如此焉。

  清晨卯时四刻(早晨六点整)。

  走进长安城中,夫妇二人,更是被这座关中第一大城的人间烟火,震惊到目瞪口呆。

  这确实是人间烟火……

  刚出笼的馒头(后世包子)、蒸饼(后世馒头)冒着热腾腾的白雾;

  一碗碗水引饼(面条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风箱(古代版鼓风机)拉动中,随着炒锅而上下翻飞的爆炒菜肴下面,冒出一条条赤红色的火龙;

  在碳炙羊肉的烤架下,炭火“滋滋”响动,火焰欢快跳跃。

  无一例外,这些吃食摊子四周,皆围满了正耐心等待的食客。

  赵旻极目望去,一眼便看出,这些食客,以农夫、搬运货物之力夫、车夫、匠人、行脚商贩(挑担出城下乡、贩卖杂货之货郎)为主。

  然后,赵旻便看到,自己身畔的香妹子,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口水。

  他们卯时起床赶路进城,此刻尚未用过早饭。

  赵旻循着香妹子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硕大的铁鏊子(古代烙饼炊具,今仍为此名)上,一块块洁白如雪的白吉馍正冒着袅袅白烟;

  一旁的摊主则舞刀如飞、剁着香气四溢的腊汁肉臊子……

  好吧,俗称为“肉夹馍”之吃食,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这种起源于秦汉的关中传统美食,江东当然不可能有。

  好吧……

  许都如今也还没有。

  尽管北军军营之中,庖厨有时偷懒图省事儿,会偶尔做上一次。

  赵旻莞尔一笑,唤来虎豹骑什长,令其人为香妹子,排队买来四个肉夹馍。

  这四个馍的臊子肉,显然是用的羊肉。

  是以,四个馍居然花了赵旻四尺绢(一匹绢为四丈,四尺大约为后世30元软妹币)。

  然后……

  因脱离群众过久、最近已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赵旻,这才想起一件极其重要之事。

  但是,看自己最心爱的小老婆吃得甚为香甜,赵旻便没有大煞风景。

  其人索性下马,与小老婆,以及周围的力夫、农夫、匠人们一起,品尝起了肉夹馍。

  颇会收买人心的赵旻,极为干脆地取出一匹绢,请这什虎豹骑尝一尝,这在后世将风靡大江南北的关中美食。

  如是般……十余人围在摊旁,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白吉馍。

  这处白吉馍摊子旁,登时便显得颇为热闹。

  一众正等待用早饭的食客们见状,纷纷凑到这个摊前、排队购买白吉馍……

  受赵旻、卫府影响,加之亩产量断崖式增加,至少在北方,黎民百姓们已经由一日两餐,改成了一日三餐。

  尤其是这些靠卖力气吃饭的底层百姓们,不早点儿吃早饭,便会耽误一整天的活计。

  此番赴关中长安城,赵旻夫妇,以及负责护卫他们的虎豹骑将士们,皆为微服出行。

  是以,长安城中,围拢在这爿早市中的百姓们,并不知在他们中间,居然还藏着一个,正在偷吃白吉馍的大BOSS。

  中隐隐于市的堂堂大汉卫将军,在吃完白吉馍之后,犹嫌不过瘾。

  于是乎,其人又带着小老婆、十名虎豹骑悍卒,跑到一家卖醪糟(即米酒糟,此物在西汉之时,便已盛行于关中三辅)的摊子上。

  每个人又美美地喝了一大碗香甜可口、热气腾腾的醪糟……

  这也算是灌灌缝儿。

  从这些地方特色美食便可看出,长安城虽在兴平年间(西历194至195年)大饥荒之时破败……

  其后,长安城又被关中诸贼将(杨秋、程银、侯选……等等十余大小军阀头子)祸祸得不轻。

  但无论如何,长安城的历史底蕴、文化积淀,都要甩出许都一百条街。

  简言之……

  仅仅是为了这些美食,赵旻便觉得,自己迁都长安城超值!

  在长安早市中用罢早饭后,时间也绝对超不过卯时六刻(六点半)。

  趁时间还算早,赵旻、孙尚香便与那一什虎豹骑悍卒们一起,逛起了这早市。

  这爿早市,虽是以卖吃食为主,但也并非没有其他摊位……

  毕竟此时此地,进出长安城的黎民百姓极多。

  赵旻在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

  仅仅在他们用早饭的这两刻钟,从长安城东城门进出长安城之人,便大约有两千三四百人之多。

  而此刻,这爿规模不算小的早市中,卖吃食的摊位旁,还围着至少有三五百人。

  由此可见,京兆尹长安县的人口,基本已经恢复到了乱世之前的规模。

  在黄巾之乱前,京兆尹十县的户口,大约有五万三千余户,二十八万五千余口。

  其中长安县是大县,其户口大约为一万四千户,约有人口七万余口。

  赵旻首先,假设一户五口中有两丁进出城;

  其次,其人假设长安四座城门进出城人口皆相同;

  再次,其人假设辰时进出长安城之人,与卯时人数相近;

  最后,赵旻假设同一人只进出一次城门。

  最终,赵旻估算出的长安县户口,是大约一万六千户、八万口。

  当然了,这个数据只有参考价值,却不准确。

  因为肯定有一部分人,是不进出长安城的。

  所以,如今长安县的户口,应大于一万六千户、八万口。

  这是好事儿。

  位于颍川郡的整个许县,如今有三万五千余户,十八万口上下。

  许都城内,便已经略显逼仄。

  而如今,京兆尹长安县的户口,大约是颍川郡许县户口的一半多一点儿。

  然而……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关于阎宇的头衔,有“右将军”、“右大将军”、“大将军”三种不同记载,可见其相关事迹,在蜀汉灭亡后已经趋于散佚,连当时的人都搞不清楚。

  但阎宇的籍贯,却非常值得注意。

  阎宇是南郡人,出身荆楚集团。

  阎宇字文平,南郡人也。--裴松之

  洪武雄在《蜀汉人士仕宦表》中,搜求诸书,除阎宇之外,另辑录有巴西太守阎芝、丞相参军阎晏二人。

  阎氏的姓氏比较罕见,阎芝、阎晏应是阎宇的同族或长辈。从记载上看,二人活跃于刘备与诸葛亮时期。

  阎宇的活跃时期相对较晚,彼时(261)应该正值壮年,与诸葛瞻相似。诸葛家族虽然出身徐州琅琊,但一贯被视作荆楚集团的代表人物。

  景耀四年(261)与诸葛瞻同时得到提拔的,还有荆州义阳出身的董厥和樊建,他们共录尚书事。

  景耀四年,(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蜀书诸葛亮传》

  董厥字龚袭,亦义阳人。--《晋百官表》

  (董厥)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蜀书诸葛亮传》

  樊建等人的年纪当时应该不大。因为樊建入晋后,还作为司马炎的近臣,参与了邓艾的平反工作。

  给事中樊建对晋武帝曰:“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汉晋春秋》

  由此可知,刘禅是打算利用诸葛瞻、阎宇、董厥、樊建等荆楚集团的少壮派,制衡姜维,甚至取而代之;借此改弦更张,结束穷兵黩武的局面。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