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之意为,而今并州、幽州之鲜卑人,皆已定乎?”
赵云摇摇头。
“兄长此言差矣,朝廷欲定幽州、并州之鲜卑人,尚且来日方长也。”
赵旻为自家老叔补充。
“玄德叔父,非止鲜卑人,诸如凉州之羌人、氐人、匈奴人,以及并州之匈奴人,亦尚需十余年,方可定之也。”
赵旻说的,还是民族大融合之事。
胡汉联姻、同化胡人,绝非短短三五年便可完成。
这至少需要付出一代人的努力,方可将其初步实现。
互市只是第一步罢了,赵旻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这时,赵云举起铜爵。
“云恭喜玄德兄长得偿夙愿,兄长请!”
赵旻也举起盛满高粱酒的铜爵。
“玄德叔父为大汉镇守天南,确为大汉之幸哉!叔父请!”
刘备只好暂时抛开心中疑惑,笑着与赵家叔侄一起,将爵中美酒一饮而尽。
一杯热酒下肚,三人的话匣子便渐渐打开。
便连奉“沉默是金”为圭臬、一向不喜欢多话的赵云,也忍不住谈论起来,塞外鲜卑人的一些古怪习惯……
比如说,他们非常偏爱汉人的步摇冠,甚至是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本就颇为豪迈的刘备,听得哈哈大笑。
然后,刘备也为赵家叔侄,讲述起来交趾、南洋的一些趣事儿。
甚至到后来,刘备索性讲起了荤段子。
“交趾日南郡之民,哈哈,至春时,男女可随意野合也!哈哈……”
赵云听得有些脸红,只好继续劝酒。
三人酒来爵干,一时间颇为尽兴。
刘备虽不似曹操那般,就算无理由,也要找出各种理由饮酒庆贺,但刘备同样善饮。
只是因为刘备大志难酬,是以其人苦苦压抑而已。
刘备身上,具有一切成功创业者所必备的潜质。
所以,其人才能从一个,如星爷电影中9527一般的龙套角色,逐步成长为开国君主。
而且,刘备的成功经验,有许多是可以让后世之人学习、借鉴甚至是复制的。
比如说臭不要脸。
您品,您细品。
此刻,刘备便准备向赵旻耍不要脸。
“阿旻,备此番虽已征服南洋岛国(刘备喝得有些多,已记不起那南洋岛国之名字),兼且其地气候、田亩皆适宜农耕,然则……
阿旻,桂阳郡已归属于朝廷管辖,其郡内之制肥工坊,已为朝廷所有。
备一无良肥,二乏农具,而南洋岛国今已为我大汉国土。
是以,为我大汉子民计,阿旻可否赐备些许肥料、农具?”
刘备的逻辑,没有任何毛病。
尽管其人就是在耍不要脸。
赵旻却非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赵旻向刘备抱拳道。
“玄德叔父尽管放心,叔父一应所需,旻无不满足。
为我大汉子民安居乐业,旻纵然倾家荡产亦在所不惜!”
或许,正因为有如此胸襟格局,赵旻的卫府,方可所向披靡。
刘备豪爽一笑。
“痛快!阿旻,你如此说,倒显得备过于小气也。
备以市价购农肥、农具,阿旻于桂阳郡多建工坊,以保障足量供应,如何?”
荆州桂阳郡,位于交趾刺史部苍梧郡之北,距交趾郡、南海之滨都不算太远。
赵旻之胸襟,使刘备不好意思再白嫖赵旻。
然而,许都终究距交趾路途遥远。
于是,刘备想到了这个折中之计。
赵旻欣然颔首。
“便依玄德叔父之言。”
刘备的治国之道中,有不少方法,其实是在模仿、借鉴赵旻的套路。
也因此,刘备方可在短短两三年间,迅速积累起来实力,而且顺利收获管辖区域内的人心。
有一点,便可看出刘备、孙权二者之间的差距:
孙权治下,只是会稽郡南部(后世福建省)少数民族众多,然而……
孙权治下的山越人,却遍布其辖区,甚至一度为患。
刘备治下(后世的两广加越南),八成都是少数民族,然而赵旻却从未听闻,刘备治下有山越人。
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
宛若天渊一般的差距!
历史上的建安十二年,刘琮率荆州投降曹操。
刘备亡奔南郡江陵(即后世荆州市),沿途竟有十余万百姓追随。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即刘备)。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摘自《蜀书之先主传》
刘备“仁义”二字,仿佛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即便刘备就是要白嫖赵旻,赵旻也乐意被白嫖。
因为刘备治理民生,确实有一套。
而且诚如赵旻所言,交趾、南洋之民,皆为大汉子民。
赵旻愿为大汉子民安居乐业,而倾其所有。
众所周知,汉末乱世,已持续了太久太久。
如是般,刘备、赵旻二人一拍即合。
赵云虽默不作声,心中却对二人之胸怀,大为钦佩。
赵旻趁机问刘备。
“叔父,关于广陵郡互市之事……”
刘备哈哈一笑。
“阿旻,在商言商!此事关乎交趾、南洋之民生,尚需从长计议!”
诚然。
刘备治国之资,八成都要靠外贸来获取。由不得刘备不谨慎从事。
正事谈妥,三人继续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好吧,如果刘备能够再少说点儿荤段子,那么这场三人私宴,将会更加完美。
这场小火锅酒宴,直至未、申之交(下午三点左右),方才结束。
刘备心中高兴,是以喝得醺醺然,赵旻担心刘备醉驾……
咳咳,酒后骑马委实过于危险,便为刘备叫了一辆车……
一辆卫府的华盖马车,平常用于接送一众女眷往返。
刘备虽然喝得醺醺然,走路不稳、两眼发直;
但赵家叔侄,都未喝多。
刘备终究喝不习惯高度数的蒸馏白酒;
但赵家叔侄早已喝惯了此种白酒。
于是乎,如今高下立判。
因此,在送走刘备一行人后,赵旻唤住了赵云。
“叔父大人请留步,轲比能而今当真已留在并州?”
赵云有些不悦。
“阿旻,你这是何意?”
赵旻赔着笑,向赵云行礼。
“叔父大人请息怒。孩儿之意为:于情于理,轲比能皆应至许都,见一见孩儿。”
赵旻这番话没毛病。
轲比能做为降将,而且是鲜卑降将,确实应该先见赵旻,再去并州就任。
误会大侄儿的赵云,当下歉然一笑。
“阿旻,此事急从权也。眼下已近隆冬时节。
卫府若不及早为鲜卑人备妥御寒之物,今岁尚不知鲜卑人将冻死几何也。”
赵旻心中恍然大悟。
或许,这才是,卫府打动轲比能的最主要原因。
于是,赵旻对赵云等一行人,在归途中所发生之事,愈发好奇。
其人索性将乐进、黄忠、张辽、庞德、曹彰这五人一并喊来,以便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赵旻虽是召集众人一同了解详细情况,但主要汇报人员,实则只有黄忠、张辽、庞德这三人。
因为:
赵云一向言简意赅;
乐进干脆就是个闷葫芦;
而曹彰的年龄,还是有些小。
听罢黄忠、张辽、庞德三人的详细讲述之后,赵旻心中豁然开朗。
赵云讲述得过于精炼,因此索然无味。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细节,赵云并未讲述。
比如说:
卞夫人、阎柔二人,曾先后劝说轲比能。
再比如说:
卫府在代郡高柳城、雁门郡马邑兴建互市之时,便已有鲜卑牧民闻讯而来,甚至主动出人出力、协助卫府。
当然了,以卫府之财大气粗,决不会让鲜卑牧民义务劳动便是。
当互市建成之后……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章武二年,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蜀书李严传》
李严出身荆州南阳,也属于东州集团,虽然一度与诸葛亮友善,最终还是遭遇废黜。关于李严被废始末,可见前文。
益州集团即益州土著士人,他们是拥戴刘璋的核心力量,也是受到刘备、诸葛亮、刘禅等人排斥的政治团体。
益州士人普遍被收录在《蜀书十二》与《蜀书十三》。《卷十二》主要是文士学者,《卷十三》则是后主时代受到诸葛亮擢拔的文武将校。
其中例外是黄权(巴西阆中),他在刘备时代已经发迹。不过章武二年(222)刘备战败时,黄权率部降魏,还做了魏国的“益州刺史”,故意恶心刘备。
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黄)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后领(魏)益州刺史。--《蜀书黄权传》
益州集团由于受到排斥贬抑,在刘备死前(223)登于高位者不多,因此能够被排斥的人数也有限,可考者有张裕、彭羕。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