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刘琦投刘备,荆州生是非8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113,184

  赵旻此言一出,卫府一众臣属,皆露出会心笑容。

  因为事实如此。

  尽管刘琦投奔刘备,必将为荆州局势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不管怎样,在荆州仅剩桂阳郡未收复的情况之下,至少不会出现太大的变故。

  江东孙权在失去太史慈、周瑜二人之后,虽收成有余,却进取不足。

  而河北如今已暂时无战事,辽东公孙度不但偏安到了韩国,而且东莱郡如今也正被臧霸、陈登二人牢牢压制。

  天下一统之契机,如今已经初现端倪。

  值此时机,赵旻欲将卫府转至太子名下,可谓正当其时。

  尤其是,赵旻刚刚已亲自确认:汉室正统之观念,依然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

  于是乎,赵旻与自己臣属一拍即合:

  卫府自明日起,便借太子太傅开府之名,归入太子麾下!

  那么问题来了。

  其一:太子属官、卫府这两者之间,如何并存?

  其二:此处,也就是如今卫府所在地,又当如何处理?

  其三:归入太子麾下之后,卫府有何变化?

  对此,苟哥早已想好答案。

  其一:卫府、太子属官合为一体、不分彼此。盖因如今汉廷重臣、卫府臣属目标高度一致,丝毫无有分歧。

  汉廷重臣自不必赘言,那些人虽对当今天子失望透顶,但忠汉之心不改。

  因刘嗣天资惊人,是以汉廷重臣皆对刘嗣寄以厚望。

  在这一点上,卫府臣属亦如此。刘协如何对待赵旻,卫府臣属皆有目共睹;而刘嗣对赵旻态度如何,卫府臣属同样心如明镜。

  以是故,实际上皆忠心与大汉的卫府臣属,对赵旻欲还政于太子之想法,皆举双手赞成。

  更何况,赵旻早就对卫府臣属言明,有朝一日,其人必将还政于太子。

  综上所述,既然汉廷重臣、卫府臣属目标一致、思想统一,那么为何不能合而为一呢?

  赵旻甚至已经在考虑,如何利用自家老丈人杨彪的人脉关系,以及荀彧那高出诸葛亮不止一筹的能力,来加快自己一统天下的节奏了。

  其二:此处,也就是原卫府如何处理?

  答案当然是保留了!

  且不提赵旻根本不愿意被大老婆伏寿牢牢控制、并绑在其人身边,只说一件事:

  在宫城中的刘协,若借关心太子之名,旁听太子属官、卫府之会议,众人将如何拒绝?

  要知道,赵旻预定的宫中衙署承光殿,距刘协所在的长乐宫,不过百步之遥而已!刘协要进承光殿,何人敢拦?

  宫城外的卫府则不然。

  一来,刘协出不得宫城;二来,卫府外戒备森严,赵旻有的是办法拦住刘协。

  比如说:臣闻有刺客潜入许都,卫府需戒严;

  再比如说:诸侯细作近日来颇为活跃,臣正下令严查。

  ……

  总之,只要卫府召开会议,便在此处召开。而阻拦刘协参与的各种理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其三:归入太子麾下之后,卫府有何变化?

  答案是丝毫不变。

  非但丝毫不变,兼且,就连太子属官,亦要听从赵旻之令、尊重卫府臣属之意见。

  卫府归入太子麾下之后,仍以卫府为主,太子属官,也就是汉廷重臣,也要服从赵旻安排。

  一言蔽之,赵旻是借太子之名,壮大了自己的幕僚队伍。

  就算汉廷重臣对此不满、告到太子刘嗣那里,也一定会被伏寿妥善解决掉。

  控制欲极强的伏寿,想控制的又岂止她老公一人?

  尽管兰心蕙质的伏寿始终坚守底线,只想独揽家务大权、从不干政。

  即便如此,赵旻也不愿自己被伏寿绑在其身边…

  赵旻对所有妻妾都是真爱,怎么可能独宠伏寿一人?尽管伏寿有小刘嗣这个太子。

  而保留宫城外的卫府,便是赵旻的反制手段。

  如此一来,三点问题完美解决。

  处理完毕此事后,赵旻宣布:卫府阖府之人,明日辰时中(早晨八点)至承光殿集合,接受太子训诫。

  卫府一众臣属欣然应允。

  随后,赵旻霍然起身、挥了挥袍袖,示意散会。

  赵旻已预料到,未来两三天之内,自己将被伏寿的如花笑靥、温柔手段、幽怨眼神牢牢控制住,所以其人甫一散会,便策马疾驰归家…

  已有四、五日未见自己在家中的一众妻妾、儿女,赵旻焉能不思念?

  赵旻尤其思念,自己最心爱的小老婆孙尚香、以及自己与小老婆生下的老三赵赋。

  此处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

  除真正的赵旻嫡长子刘嗣、秘密儿子刘熙(赵旻与步练师所生)之外,赵旻姓赵的儿子,如今有两个。

  赵旻与张凝的儿子由赵云赐名为赵贤,赵旻与孙尚香的儿子同样由赵云取名。

  这孩子虽为庶出,但依然被赵大娘、赵云编入族谱列为嫡子,赵云为其人取名赵赋。

  是以,在名义上,赵旻有嫡长子赵贤、嫡次子赵赋两个儿子。

  此外,赵旻与杨樱月的女儿,是由赵云…正妻蔡琰取名,名为赵贻。

  而云哥与蔡琰,如今也有了一个嫡长子…

  当然了,尽管其人仍在襁褓之中、比赵旻的亲儿子刘嗣还小两岁,却也还是赵旻的弟弟、刘嗣的叔父,赵大娘亲自为其取名赵晗。

  换言之,因已搬入赵府的曹彰、曹植兄弟,以及孙绍这个连狗都嫌弃的淘气包,加上这几个尚在襁褓的婴儿之故,赵府如今热闹非凡。

  何况如今大乔已怀身孕;前段时间颇受赵旻独宠的张瑾,也已怀身孕;与赵旻恩爱一路、在许都依然颇受赵旻宠爱的依嘉娜丽,而今同样疑似怀孕。

  至于卞夫人…尽管佳人始终想为爱郎生儿育女,但采取了各种避孕措施的赵旻,根本不给她任何机会。

  以卞夫人的年龄,此事太过于凶险。

  赵旻的女儿,除长公主刘滢(赵旻与伏寿所生、刘嗣孪生阿姊)、二公主刘曼(赵旻与步练师所生)之外,如今姓赵的惟有赵贻。

  也因此,别人家都是重男轻女,但在儿郎众多、女孩惟赵贻一个的赵家,却是截然相反。

  赵贻生母杨樱月,如今在赵家地位如何,可想而知。

  怀着对娇妻美妾、一众儿女的深切思念,赵旻急不可耐地回到了家中。

  甫一进门、刚绕过影壁,赵旻便见到了正欲出门的杨大美女。

  于是乎,思妻心切的赵旻,一把抱住了爱妻。

  “阿月,想煞我也!”

  被爱郎紧紧抱住的杨樱月,深深嗅着爱郎身上熟悉的气味,不由得满脸娇羞。

  因坐月子时被全家上下呵护之故,杨大美女胖了一圈,但因更添肉感,杨大美女反而愈发明艳妩媚。

  当年在关中与杨大美女初遇之时,赵旻便对这气质、颜值、武艺皆极其出众的俏佳人一见钟情,此时思念妻妾数日的赵旻再见杨樱月,便有些忍耐不住…

  夫妇二人相拥片刻后,赵旻便想给杨樱月一个公主抱、再狠狠疼爱佳人一番…

  只是,当赵旻欲付诸行动之时,满脸娇羞的杨樱月却一个错步,闪到了一旁。

  杨樱月跺了跺玉足,娇嗔道:“诸位叔伯而今皆在家中!夫君好不知羞!”

  旋即,杨樱月压低声音。

  “夫君请暂作忍耐…今晚妾必好生服侍夫君。”

  言罢,杨樱月如受惊的小白兔一般,蹦蹦跳跳向门外行去。

  赵旻一把揽住爱妻纤腰。

  “阿月欲至何所?”

  杨樱月俏脸通红、声若蚊蚋。

  “夫君,大人令妾请家父家母前来赴宴。”

  赵旻左右环顾之后叹了口气。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咱们来说一说名分。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自古及今,人们对“大义名分”都有着热切追求。

  名分可以“定尊卑,分高下”,是儒教礼制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缺少名分,则会“礼乐不兴,刑罚不中”。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因此即使强梁之人(比如说董卓)占据高位,也不得任心而行,必须通过“名分”为自身行为寻找合法性。

  比如权臣废立天子,必然会称天子“失德”——至于天子是否真的失德,则无关轻重。

  名分的本质,是实力派对“不合乎礼法之行径”的自我辩护,因此多是强词夺理,也往往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曾替司马氏的政敌王凌辩护,称王凌昔日虽然谋反,但齐王曹芳“终不能守位”,可见王凌“造反有理”。

  泰始元年,晋室践阼,(司马炎)诏曰:“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而(齐)王竟不足以守位。”--《魏书邓艾传》

  实际这并不是司马炎大脑短路,而是因为王凌出身太原王氏,属于司马氏的统战对象…也就是盟友。

  类似闹剧史不绝书,俯拾皆是。

  董太后是汉灵帝生母,在灵帝死后,与儿媳何太后争权,失败自尽。

  (何)皇后摄政,二兄(指何进、何苗)秉权。谴让帝母永乐后(董太后),令自杀。--《后汉书五行志》

  关于董太后死亡始末,在《后汉书》中有详细记载,不再赘言。这里主要谈一谈事件当中“名分”的作用。

  灵帝有刘辩、刘协二子;刘辩是嫡出,何皇后所生;刘协是庶出,被祖母董太后抚养。

  董太后自养(刘)协,号曰董侯。--《后汉书何皇后纪》

  在灵帝死后,何董两代外戚,因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名分。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 刘琦投刘备,荆州生是非9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