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清晨的微光,李皓和伊人又驾着马车离开了,与来时一样,除了他们自己没带一个下人。
“老公,你说我们下一站一站去江南好不好!”
伊人对李皓说,曾经的他们是南方人,只是一穿越就身处北方,所以一直没有回去看看,也不知道跨越了时空,他们还能不能找到曾经的故乡……
……
江南水乡,飞沙大漠,天山飞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皓和伊人的足迹遍布天南地北,他们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呆腻了就重新上路。只有在瑶瑶生子和两个儿子娶妻的时候回到过京城。
再一次抛下京城的繁华与繁杂,他们继续走在路上,伊人看着身边鬓染风霜的丈夫,嘴角慢慢浮现出笑意。世间最美好的事,不过与你一同慢慢变老,看遍日出日落,游遍大好河山。
这一世他们有钱有闲有地位,陪你潇洒一次又何妨?
……
等到李皓和伊人再也走不动了,在孩子们的切切盼望下,他们才肯回到京城安定下来,而这个时候他们早已经是儿孙满堂了。也是时候享受一番儿孙的孝心了。
因为有异能的滋养,他们都活过了百岁大关,是世人眼中的长寿有福之人。
连新一任的皇帝也就是伊人亲自接生的宁苏宸都亲自为他们赐下了长寿的牌匾。
直到伊人一百零三岁的时候,这天晚上,月朗星稀,静谧宁静。
伊人突然对身边的李浩说:“老公,你一定要比我后死知道吗?我不想看着你离开我,那样我会好难过的。”
一想到要被李皓抛下,伊人就忍不住心酸,哪怕这事还没有发生。
“好。”
“那你也不要让我等太久,听说黄泉路上挺吓人的,我会在那里等你,等你也来了我们一起走好吗?”
“好。”
“老公,你真好!”说着,伊人便闭上了双眼,她的嘴角还挂着微笑,却再也没有了呼吸。
李皓看着伊人,他们早已年华老去,但是在他的眼里,眼前的人仿佛还是如初见一般,美丽动人,俘获了他的眼他的心“你呀,总是这样风风火火,连一刻也等不了。”
他抬起有些颤微的手,轻柔地为伊人理了理发,想了想,又起来帮她把衣服理好,然后躺下来抱着她,就像之前的无数次一样,把她搂在怀中,然后闭上了眼睛。
“就你这性子,肯定等不了太久,我还是早点来找你吧。”
第二日,丫鬟的惊呼声打破了清晨的平静,带着孩子们准备请安的李曦和李旭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慌乱,大家一瞬间冲了进去。
床榻之上,衣衫整齐的两人犹如平时睡着一般相拥而眠,却已经没有了任何气息。巨大的悲伤在整个长春侯府弥漫……
“长春候李皓,医术超群,有神医之名,一生济世救人,研究出了有效的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著《医典》、《药典》,为后世传唱,直到今天,仍是所有中医学子所必学的基础理论巨著。
除了医术方面的成就,长春候还给当时的朝廷提供了高产的粮食作物种子,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为大熙朝的盛兴提供了基础。
其妻余氏伊人,亦是医术高超之人,同丈夫一起编纂《医典》‘针灸止血篇’,尤善药膳,著有《养生方集》……好了,同学们,这就是中华医药学上著名的长春候及其夫人的事迹了。现在下课。”
这是现代京师医科大学开学的第一课,柳菲菲听着台上老师讲述长春候李皓的事迹,眼中忍不住流露出崇拜的光芒。突然,她似乎想到什么似的转过身来。
“李清,听说你就是李氏族人,那你对长春候是不是更了解啊!要我说,我最佩服的还是长春候及其夫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
柳菲菲的眼中满是向往,长春候的事迹早已经是众所周知,她之所以选择医科大学,也是因为对偶像的崇拜呢。这不,李清还没回答,她自己就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
“就是就是”边上有听到的女同学应和“听说长春候还立了族规,规定族中弟子不可纳妾,宁要过继领养之子也不要庶子呢!”
“是呀,我还听说……”
而一开始被问及的李清,早已被排挤到众人之外。
不过李清并无不悦,听着身边人的讨论,心中忍不住一阵自豪,这是他的祖先啊,是李氏一族的荣光啊!
只是突然他又不知想起什么,脸上的表情反而晦涩扭曲起来了。
他其实是李氏嫡子玄孙,并不像他所说的是旁支血脉,他从懂事起就为自己身为李家子弟而自豪,直到十八周岁那年,他第一次有资格翻看族谱。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他们的老祖宗李皓的那一页,待看到最前面两个字时,却忍不住懵逼了。
在李皓的名字上面,竟然堂而皇之地写着“穿越”二字,要不是那字迹陈旧,与边上别的字如出一辙,他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恶作剧了。
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他们家没人晒家谱了,这要是公布出去,还不要引起轩然大波?
穿越时空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突然放在眼前,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他都能感觉老祖宗在写下这两个字时的满满的恶趣味了,这是要看他们的笑话吗?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老祖宗啊。
当然,撇开这些,李清对于老祖宗还是足够尊重的,提起李氏族规,外人总是讨论着什么终身不纳妾。
其实除了这些,李皓还给李氏一族留下来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子,什么玻璃方子、养珠方子。等到李氏一族根基稳固以后也渐渐被他们利用了起来。
也因为这些成本低而回报丰厚的方子,李氏一族从来都是富足的。所以哪怕每个李家子弟都喜欢免费给百姓义诊也没有拖垮李家,反而给李家带来了巨大的名声。
但是作为李氏族人,他们每个人必须牢记的也是最受益的还是族规第一条:凡李氏族人,不得走仕途,不得干朝政,以医入世,济世救人,千古不息。
就是这样一条族规,造就了千年续存,底蕴流转的李氏一族,王朝更替而李氏一族不息。
甚至所有王朝建立之后,都会重新封赏李氏一族为长春候,长春二字成为李氏一族永远的封号。
当然后人提起长春候,也唯有李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