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泛白,本因天气冷下来而显得有些冷清的海滩上又围满了人,明显各家人都被昨天带回去的消息给刺激了。这一次可是全村行动,比之前渔汛还要热闹几分。毕竟捡贝壳什么的你只要还有行动能力那就能干啊。
全村大部分人都聚在海滩,不停地捡着海螺海贝,挑着那些完整的好看的捡,偶尔找到格外大个的就想着该配个什么样的底座才搭配。捡贝壳、清洗、打孔、穿线或是做底座,所有人都捡着自己能做的忙活。
说实在的,哪怕是到了现在他们还是不敢相信就这海边常见的海螺能值那么多钱。不过仔细瞧瞧这东西还真是精致漂亮的,或许真像李皓说的值些银钱吧。
哪怕没有太多,值个几文钱也是好的,也给家里添个来钱路子不是,毕竟这是白捡的嘛,又没有什么成本。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人工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力气什么的用了不是还会来的嘛。
哪怕抱着怀疑的态度,大家的进度还是可观的,不过一天的功夫,一村人就凑出两百串风铃三十多个海螺摆件,还有心眼活络的用那些更小一些的贝壳做了几串项链和手链。
第二天,里正请李皓一起帮忙去县里卖,毕竟这事还是得拜托李皓,他们可不知道这门路。李皓也不推辞,这一次他家也凑了四串风铃一个摆件,主要是为了和大家一起行动。虽然他们并不指着这个赚钱,但是大家都行动起来了,他们也不能搞特殊啊,那可就显眼了。
这一天,总往门口张望的人口就不止伊人一个了,全村人都提着那个心啊。就是手上收拾海螺的动作就是慢了不少。有的人索性拿着东西聚在村口的那户人家门前,大家一边儿说话一边儿等。
这等待的时光再漫长总也是有个头的,终于,村口的路上传来声响,去县里的那几个汉子有忍不住的老远就喊了起来。听着这兴奋的声音就知道,这一次绝对是赚钱了。
“这次有人跟着去的人家钱已经各自收着了,托我卖的接下来我一一报名字来领钱。”里正站在自家院子里,没办法,人太多,就是有人跟着去的人家这会儿也在这里凑热闹呢,屋子里挤不下呀。
“这一次大家的风铃都是按一百文一串收的,大海螺价钱有差别,我都记下了,你们要是卖得不比别人高可不许生气!”里正先说好,这帮人卖东西最难弄了,幸好他听了李皓的意见一样一样都记得清楚,要不然还真说不清楚了。
“二弟家风铃十八串一共是一千八百文,海螺三个都是二两银子一个共六两,全部一起是七两银子零八百文。三弟十五串风铃一千五百文,两个海螺一个卖了三两一个卖了二两,一共六两零五百文。”
最先报到的是里正的两个弟弟家,虽然分了家那也是亲兄弟,就完全托里正帮忙卖了。
“陈奶奶十串风铃刚好一两,四个海螺卖了十两,一共是十一两……”
接下来就是陈奶奶家了,他们家没有顶门户的汉子,也只能拜托里正帮忙,也有几家有别的什么原因自家没去人的,现在也都各自等着。
里正报一家,就看一人满脸笑容地上去领钱。能不笑吗,就这么一天,就比得上往年差不多一年的收入了。再想想家里捡来的还有海滩上还有的贝壳,绝对还能赚上不少啊。
哪怕以后别的渔村的人也知道了,价钱没这么高了,那也是不亏的啊。毕竟是没有什么本钱的事,就出那么点子力气,那还不够好?
这一次若说谁家赚得最多,那绝对是赵奶奶家,主要是他们一家子人多啊,有小二十呢,人多,串的风铃也多,找的大海螺也多,这一下子就有了二十三两的收入,那可真是羡慕死人了。
还有赵家小叔也不错,因为海螺捡的多,还有一个大红色因为少见单独一个就卖出去五两,总共也得了十五两多。都让人忍不住想说这赵家这次真是走了好运气。
不行,得赶紧再去拣点贝壳来,晚上就是点着油灯也要赶赶工,怎么着也要在下一次卖之前多准备一点。一下子,大家似乎又有了干不完的力气。果然,当这利益切切实实摆在人们面前了,就会产生无尽的动力啊。
这一下子,海滩上的海螺什么的那是真的遭了大难了,原本漂亮的海滩现在被真么多人盯着,那是有了好看的海螺就要被捡了,倒是让着海滩少了几分色彩。不过这事大家现在可管不了,大家都忙着盘算自家的收入呢。
自从第一次全村去卖海螺以后,附近的渔村也都收到了消息,这海螺制品也是一天一个价,最终稳定在风铃十五文左右一串,单独的小海螺也能卖,不过是一文一个。大海螺的价格倒是没掉的这么厉害,具体要看品质了,不过能大到当摆件的海螺也不是泛滥的,到后来也是偶尔才能走运找到一两个。
不过呢就这么一波,因为石湾村走在了所有村子前头,也是吃到一点甜头的,这一下子各家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两的进账,不说这个冬天彻底不用愁了,就是明年开春修房子修船的钱都有了,甚至可能还能给自家买一亩两亩地,虽说不多,但也是最保险的资产了。也怪不得大家现在每个人都挂着笑了。
而且这一次的海螺事件还带来一个影响,那就是大家都开始思考了。你说这海螺吧,原先就丢在那里,也没谁觉得它值钱,可偏偏它就是能卖钱的。这么一说,那他们身边是不是还有什么是能卖钱而他们没发现的呢?
你还别说,这想的人多了,还真让他们琢磨出来一些。比如说那些会做鱼骨雕的就想着他们这骨雕也不错啊,是不是也会有人买呢?想着了就试试呗,别说,还真给卖出去了,价钱还不错,这一下,又掀起了一股热潮。
李皓和伊人看着村里人兴兴向荣的样子也感到高兴,虽然这海螺不能当个正经路子,但能给各家添点进项也是很不错了,特别是那种壮劳力少的人家,光靠打鱼很难过上温饱日子,有了这一个不挑人的活计对他们来说真是太好不过了。
比如说陈奶奶家,如今就是小孙孙陈小根都每天往海滩边跑,找找有没有好看的海螺贝壳,哪怕一天就能捡到几个,对他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不是,他也能赚钱了呢。
这一下陈奶奶的眉头都舒展开不少,之前海螺总共卖了二十多两,她准备用来买地,这样他们一家子也算有了依靠了。至于以后的日子,她还能织布,孙子孙女们都帮着捡海螺赶海,怎么也能过下去,说不定还能给孙女们攒上点嫁妆呢。这样的日子想想都有盼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