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次成功做衣服的经历,伊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就忙着给家人做衣服,争取在过年前给每个人都做上一件新衣服。
虽然他们之前已经在成衣店做过了,可也不影响她的积极性啊,谁规定过年只能做一套衣服的。在现代,天天穿新衣的人不要太多。
刚好村里因为前段时间的海螺贝壳什么的都在忙,把原先准备做衣服什么都放下了,这会儿没那么忙碌了,各家妇人就又开始忙衣服的事。
伊人就时不时邀上几个人来自家一起做,大家有说有笑的也有伴不是。
面对一帮子妇女兵,李皓只有躲的份,只好每天窝在书房练字抄书,或是出门遛个弯,听听闲下来的汉子们侃大山,日子过得也悠闲。
这天,伊人照例邀请李家两个媳妇和王三嫂过来家里一起做衣服。
一圈子四个女人盘坐在东厢的炕上,至于卧室,对于伊人来说那是他们一家人的私密地方,怎么能招待客人呢,索性在东厢房收拾了一间屋子,几个人边做衣服边说笑。
瑶瑶和她们带来的小娃娃们一起在地上玩积木和布娃娃,怕孩子摔倒,伊人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给孩子们准备的积木也是原木的,别人问起来大不了说请木匠做的呗,这个应该没有谁会深究吧。
还真没人深究,就是看着这厚实的地毯还有这些玩具,忍不住感叹李皓和伊人宠孩子罢了。
一开始,他们还不还意思带孩子来,就怕自己皮孩子弄脏弄坏了伊人家的东西,还是伊人三催四请,他们确定伊人不会介意才慢慢肯带孩子来。就这样,在孩子玩之前还要嘱咐上好几遍才放心。
不过人家怎么教孩子伊人是不管的,孩子一多也确实容易发生各种小矛盾,伊人不介意,其他人倒是不好意思了。
其实要伊人说这些孩子还是很乖的,也知道要照顾小妹妹,至于把玩具弄得乱些、把地弄得脏些,伊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疯了自然什么都忘了。对伊人来说大家只要记得玩好以后要收拾就好了。
而这一点,孩子们在她说了以后都遵守地很好,所以太乖了有没有。
各家妇人看伊人的态度确实不像是不耐烦的也慢慢开始习惯,每次来也愿意带孩子来,主要是他们也是疼孩子的好不,这里又暖和又有的玩,伊人还准备了很多零食,受惠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是。
“二十三糖糕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当村子里开始流转这首童谣的时候,伊人才蓦然发现,他们来这里已经有大半年了,马上就要迎来异世的第一个新年,有些感慨、有些忧伤、又有些喜悦。
关于过年,现代人大概只记得大年三十了,还有“团圆”、春运、春晚……这一切充斥着现代人的过年记忆。
然而对于过年前的各种习俗,年轻的一辈大概只剩下孩提之时的零星记忆了。
对于大多数过年只有七天假的上班族来说,那些漫长的新年准备都太过陌生。
而今,来到这里,倒是可以重拾儿时回忆,再次体验最初的过年氛围了。
曾经的李皓和伊人都是南方人,土生土长的江南水乡人家。不过总的来说,南北过年差别不大,或温婉或粗犷不过是为了庆祝、为了团圆。
打扮屋子、准备吃食和新衣,这些在物资丰饶的现代是体验不到多大差别的,只有在贫乏的年岁里,才更能感受那种喜悦。
今年石湾村村民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有点积蓄,所以对于这个年就更有盼头了,都想着今年该怎么阔绰一把,过个好年。
村里今年只有里正家养了头年猪,定在二十六那天杀,除了自家留着,里正也会拿出一部分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村民。
往年的时候也差不多是如此,每到这时,就是平时最俭省的人家也会买上一两斤猪肉,以备过年的时候能添点油水。
今年大家手头都宽裕一些,应该会多买上一些,再加上之前的海猪肉还有李皓他们送出的肉,看来大家都能过上一个油水充足的好年了,就是吃到明年开春都是可以的。
除了吃的,备受大家期待的就是新衣了,又因为伊人他们的飞来一笔,今年村里人或多或少都能添置一两件新衣,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还舍不得拿出来穿,就准备着过年走亲戚的时候穿上能体面一回。
衣食不缺,大家的脸上都挂上了笑容。往年大人对过年那是又盼又愁,今年却只剩下盼了。过年的氛围也更浓郁了。
最近各家的妇人相约要一起去镇上办年货,往年也是如此,钱多钱少总要去镇上走一遭,好像多少给家里添置一点什么才有个过年的样子。
今年的时间定在二十三,比往年都早,似乎因为手里都有了点闲钱,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要进行一次大血拼。虽然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买的,但当有人来邀请伊人的时候,伊人也愉快地答应了。这样的体验,好像还是很小的时候跟妈妈一起办年货才经历过吧。
与别家不同的是伊人他们是全家一起出动,出发的时候又引得一帮子女人善意的嘲笑。
本来男人喜欢陪老婆逛街的就不多,更何况是在古代。难得一帮子妇女孩童当中出现个陪老婆的男子,那是要多显眼有多显眼。
当然,里正不算,他是帮着赶骡车的,不能让一帮子女人孩子自己走路拿东西吧,而且他都多大年纪了,也不必忌讳什么。
李皓他们是自己赶了马车的,车厢外面的坐板上放了绵软的坐垫,伊人抱着瑶瑶也不待在车里,就坐在李皓身边。路窄,两架车子无法并行,他们跟在里正的车子后面。
这里的妇人都是嗓门大的,哪怕一前一后,也不影响伊人听清他们说什么,倒是要叫伊人加入就不行了,虽然来了有一段时间了,她还是不太习惯那么大声地说话。于是她就负责听了,偶尔和李皓聊上一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