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锲离去,宋王府后院中。
就只剩宋王陆林一人,依旧安静的坐在亭台边。
仔细留意着湖水中的浮标。
不远处的茂密竹林中,微风吹过。
一个黑影从竹林深处出现。
这竟然是一位身穿黑袍,斗篷遮面的女子。
“奴婢见过殿下。”
清脆的女子声音响起。
“你怎么想起今日回来。”
“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陆林淡淡问道。
“启禀殿下。”
“北境战事已经停下。”
“没想到临沙关竟然击退了元荣部。”
“实在超出属下的预料。”
女子回答道。
“临沙关竟然击退了元荣!”
“此消息可否当真?”
宋王猛然抬头问道。
“殿下,此消息刚刚传至宫内。”
“皇帝正在跟大臣商议。”
“好笑的是,皇帝下达的出兵旨意。”
“应该才刚刚抵达镇北关,临沙关就已经将战报传回了凤京。”
女子说道。
“此事稀奇!”
“临沙关的兵力比起镇北关都不如。”
“骑兵满额也才一万左右。”
“步兵倒是有三四万之众,但仅凭步兵。”
“如何击退十万元荣铁骑?”
宋王陆林皱起眉头。
看向湖泊对岸的黑袍女子。
“殿下,奴婢安插在临沙关的眼线禀报。”
“此次云震将军率领上万骑兵和一万多战士杀出临沙关。”
“借助了新型武器才掌控战局。”
“也就是逍遥王殿下之前进献给皇帝的什么撼天雷和定军弩。”
“此一战,撼天雷和定军弩威力巨大。”
“元荣部猝不及防,所以不得不退。”
黑衣女子说道。
“又是我那十三弟……”
“为什么这么好的武器。”
“不给我,却偏偏要给老大!”
宋王无语道。
“对了,十三弟献上两件新型武器的时间。”
“距离现在也不过短短十天之内。”
“临沙关的新型武器从何处而来?”
宋王忽然眼神一亮,疑惑的问道。
“殿下,逍遥王献出的两件武器。”
“到现在还未跟户部兵部,甚至是工部协商开设工坊的准备。”
“临沙关的武器,应该是逍遥王私下送出。”
黑袍女子回答道。
“武器刚献出,临沙关就拿着这两件武器打败了元荣?”
“十三弟啊,你这也太心急了一些……”
“立刻让本王的人上书参奏。”
“就说逍遥王私藏武器,欲图不轨。”
“请陛下严查!”
宋王冷笑道。
“遵命。”
“还有,元荣部大举来袭。”
“怎么可能如此轻易撤走?”
“那时候,镇北关并未出兵。”
“这里面肯定还有其它的线索,务必给本王查清楚!”
宋王喝道。
“殿下,我们的人在临沙关并不受重用。”
“所以……此战全程并未参与。”
“战事一无所知……”
黑袍女子低头说道。
“没参与战事,难道不会调查当晚发生的任何情况?”
“能让元荣部无奈撤军,想必是元荣部遇到了极大的危险。”
“不敢继续恋战罢了,只要查出那晚有几处战场。”
“把情报带回来便可。”
“还有,继续调查舅舅那部残兵的下落。”
“无论如何也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是死是活?”
宋王冷喝道。
“明白,殿下。”
黑袍女子转身离去。
宋王坐在那里,看着湖面上微风过后。
一圈圈涟漪飘散开来。
他的心情,再也无法安然垂钓了。
十三弟到底在搞些什么?
临沙关外的战事,又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
郑王心中不解。
但总觉得,临沙关外击败元荣部的战斗。
他曾经的旧部,也就是逃出临沙关的那些大安叛军。
可能会参与其中!
而他,也一直在寻找那一万多旧部的下落。
本来这些旧部,是他想要留在大安各地。
等待他调遣的军团。
可惜自从失去消息后,就再也无法联系到了。
……
两个时辰后,大安皇宫议政殿。
每天早晨的朝会正在召开。
“陛下,大喜事!”
“兵部刚接到临沙关军情通报。”
“临沙关已经击退元荣部,元荣部数万大军撤走。”
“我部还占领了贺拉部的霍拉山军营。”
“实在可喜可贺啊!”
兵部侍郎兴奋的站在大殿中汇报军情。
“太好了!”
“临沙关云震将军果然不负朕的希望。”
“居然打跑了元荣铁骑,还能占据霍拉山军营。”
“传朕旨意,立刻下旨嘉奖临沙关。”
“全体参战将士各升一级,云震将军年少有成。”
“赐封从三品游击将军!”
“奖励美酒一千坛,牛羊各五百匹!”
皇帝惊喜的说道。
这条军报,皇帝昨晚就已经收到。
当真是激动了整整一晚!
“遵旨。”
“等等,陛下!”
“臣有事上奏!”
文臣后排,一名监察院御史大步走出。
“你有何事启奏?”
皇帝皱眉看着这名御史。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御史上奏。
那肯定是有人要倒霉了。
可是现在临沙关外大捷,这名御史想要干什么?
“启禀陛下。”
“兵部上奏,临沙关仅用了一万骑士和一万多战士。”
“就轻松击败元荣部数万铁骑。”
“本官很好奇,双方兵力差距悬殊。”
“云震将军是如何能用一万骑兵。”
“轻松击败数万的匈奴铁骑?”
御史低头上奏,目光斜着看向站在武将前排的云黎大人。
“战场上的事情,谁能提前预知?”
“不管怎么说,现在元荣部已经被击退。”
“贺拉部的霍拉山军营,也已经在我们大安的掌控之中。”
兵部侍郎不屑笑道。
“可是陛下。”
“臣得到消息。”
“此战之前,凤京城曾有大批车队抵达临沙关。”
“监察院查过,这批车队乃是从逍遥王殿下城外别院发出。”
“据说是工坊打造的一批新式武器。”
“逍遥王殿下私自向边境运输武器,此乃谋逆大罪!”
“请陛下详查!”
御史抱拳厉声喝道。
啊!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惊呼声齐齐响起。
秦冲和张翰虽然没有说话。
但眼神中,全都精光一闪。
“陛下,御史所言乃风闻奏事不可全信。”
“但若是逍遥王殿下私自向边境运输武器。”
“按大安律,此乃谋逆之罪,不可不查!”
张烁立刻走出来低头说道。
皇帝坐在那里,本来非常高兴。
可是御史的几句话,让他心中顿时警觉起来。
他很清楚撼天雷和定军弩的威力。
当初十三弟进献武器时也说过,此等武器难以制造。
所以无法量产。
如果这次,临沙关外的战斗中。
云震是依靠十三弟送去的武器才打赢。
那情况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立刻下旨,传逍遥王觐见。”
“云黎大人,此事你可知情?”
皇帝皱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