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全场嘘声
张茵茵2025-11-12 08:532,119

  

   话音落下,前排几位被请来的专家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王主任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听着那些他闻所未闻的数据,心里又惊又怒。

   她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

   这些东西,她是什么时候做的?

   眼看风向不对,他站起来,指着姜姝彤冷笑一声。

   “背得挺熟啊!姜医生为了今天,这是准备了多久?把这些数据都背下来了?”

   他这是在暗示,姜姝彤只是记性好,提前把编好的数据背熟了。

   果不其然,台下又响起一阵新的议论声。

   “我说呢,原来都是背好的。”

   “也对,不然怎么可能记得这么清楚。”

   “这么短时间能背这么熟,也不容易啊,只可惜,走了歪路……”

   听着这些话,霍沉舟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他目光沉沉地看着台上的妻子。

   千万要稳住。

   面对王建国的发难和台下的议论,姜姝彤却不慌不忙。

   “王主任说得对,做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涉及大量数据,确实需要下功夫记忆。”

   “不过,比起单纯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医学意义。”

   说着,她转过身,面向台下的所有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比如刚才提到的血小板聚集率,为什么它能预测复发风险?因为在冠心病患者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不稳定的,一旦破裂,就会迅速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所以,一个患者的血小板如果长期处于高度活化的状态,就意味着他体内的血管环境非常不稳定,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火药桶……”

   她从病理生理学讲到临床表现,又从药物干预讲到生活方式的调整。

   原本只是枯燥冰冷的数据,在她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起来。

   她足足讲了十分钟。

   这十分钟内,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那些原本还心存疑虑的人,听完姜姝彤的那些话,眼神彻底变了。

   就算他们是外行,也能看出这个叫姜姝彤的,有点东西。

   霍沉舟坐在台下,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会场的风向,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彻底扭转。

   王建国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第三轮提问开始,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医生举起了手。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报告中使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

   王建国刚要习惯性地起身,动作却一顿。

   这个问题,比他想象的更专业,他背下了报告里的结论,却没去深究那些复杂的统计公式是怎么来的。

   他不能开口,一开口就会露馅。

   一个念头闪过,他忽然伸手,指向了对面的姜姝彤。

   “这个问题,还是让姜医生先回答吧。”

   只要姜姝彤先说,自己就能找到由头,说她讲得不全面,或者干脆说她讲得太复杂,是故弄玄虚。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姜姝彤身上。

   姜姝彤微微挑了挑眉。

   “王主任,按照我们之前定好的规则,是您先回答。”

   这就想把皮球踢过来,可惜,她不接。

   闻言,王建国脸色涨红,强作镇定地挥了挥手。

   “我这是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嘛!年轻人,要抓住。怎么,你不敢先回答?”

   他用上了激将法,试图用话术逼她就范。

   姜姝彤轻轻笑了,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不是不敢,只是提醒您,规则就是规则。”

   她顿了顿,迎着他闪躲的目光,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当然,如果您执意要让我先回答,也可以。”

   “那么为了公平起见,从现在开始,之后的所有问题,都按这个新顺序来,如何?”

   话音落下,王建国的脸色变得煞白。

   他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但话已经说出口,他只能咬着牙硬撑下去。

   “就……就按这个顺序!”

   他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清晰可闻的嘘声。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他这是心虚了。

   姜姝彤不再看他,从容地站起身。

   “关于统计方法,考虑到我们的数据是多组连续变量,为了比较不同分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首先采用了方差分析(ANOVA)。”

   “但方差分析只能告诉我们各组之间存在差异,无法具体指出是哪两组之间。因此,我们进一步采用了Tukey's HSD事后多重比较进行校正。”

   她说着,走到旁边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演示起来。

   “具体来说,比如在比较血小板聚集率这个指标时,我们有对照组、轻症组和重症组。通过计算F值和P值……”

   讲完后,她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尘,转身看向脸色惨白的王建国。

   “王主任,该您了。”

   王建国僵硬地站起来,喉咙发干,支支吾吾。

   “这个……姜医生已经说得很全面了,我……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闻言,姜姝彤的目光平静无波。

   “按照规则,您需要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补充,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我的回答。您看,详细一倍的要求,我可是做到了。”

   台下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很快,起哄声此起彼伏。

   “王主任,您就说两句啊!”

   “是啊,不能总让年轻人说啊,您是老资历了!”

   “该不会是……根本不懂统计吧?”

   闻言,王建国额头上的汗珠滚滚而下。

   他勉强说了几句“统计学很重要”、“数据要严谨”之类的套话,。

   第四轮,一位年轻医生站起来,问及实验设计的伦理考量。

   姜姝彤依旧先回答。

   她从赫尔辛基宣言讲到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原则,从样本的匿名化处理讲到数据的保密措施。

   轮到王建国时,他彻底卡壳了。

   “伦理……伦理嘛,就是要注意伦理……要符合规定……”

   他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车轱辘话,连一个具体的条款都说不出来。

   会场里爆发出毫不掩饰的笑声。

   接下来的场面,几乎成了一边倒的个人秀。

   从第五个问题到第十个问题,无论是关于仪器的校准参数,还是某种试剂的化学稳定性,甚至是某个罕见病例的并发症处理。

   姜姝彤都对答如流,信手拈来。

   而王建国,要么是几句空话敷衍了事,要么就是一句“姜医生已经回答得很好了,我同意她的看法。”

  

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章答对一题就算我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七零医妻好孕炸,专治豪门绝嗣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