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资需谨慎
剑拔弩张2024-10-14 10:122,221

有利润,才能够保证钱,源源不断的往白烁服装厂的账上流。

杨烁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眼见不一定是真,耳听不一定为实。

舍车保帅,断臂求生的大招被他给遇着了。

这身份层次不一样了,所遇到的事情,和以前身份遇到的事情也是不一样了。

……

曹子文的服装厂,此刻是异常的繁忙。

不是工人们忙着生产,也不是忙着出货,而是法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查封曹子文的资产。

人走债不走,没有资产另说,有资产的情况下,必须得首先偿还债务。

如果有继承人,继承人想要继承遗产,就得承担债务的偿还。

如果是资不抵债,继承人想要不摊上一笔笔债务,最好的选择便是放弃继承遗产。

曹子文留下的资产,有厂房一栋,缝纫机上千台,库存布料几十万丈,库存夏被和库存衣服各上十万件。

如果按照原价计算,这是一笔不小于一百万的资产。

但在公司被查封以后,价值立马将大打折扣。

这种情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可以说是十分普遍常见。

开发商的楼盘,在被查封拍卖以后,低于周边房价一半,不少人也是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出手购买。

但房子,这还算是好的,涉及商品和一些普通人无法消化的资产,能折现的价值只会更低。

曹兵带人跟着法院的工作人员,计算着各项资产的价值。

越算,他一颗心是越凉。

明面上的数字,算起来不算少,但能够折现出来的数字,明显不可能太高。

这意味着,曹子文从他手里贷下来的多笔贷款,已经成了一笔烂账:曹子文的亲属不可能站出来。

账烂了,他的奖金,无疑是要被扣除很大一部分,甚至是一分都没有了。

人,都是矛盾的。

曹子文算计他,他恨不得曹子文去死。

曹子文真死了,账还不上,他又希望曹子文要是没死就好。

矛盾的根源,可以说全是在于利益。

工厂外面,一千多名工人,情绪激动的想往工厂里面冲。

有人有一个多月的工资没发,有人有两个多月的工资没有发放,这涉及他们所有人的利益。

“让我们进去,我要拿衣服抵工资!”

“我有一百多元工资没发,我必须要拿一台缝纫机抵工资!”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的血汗钱,你们不能够拖欠。”

配合查封的武警,竭力阻拦着工人们往里面挤,将人群给挡在了工厂外面。

事情,也是马上往上面汇报,很快汇报到了邵国华那里。

曹子文的债务,一共有三大块。

第一块,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八十万左右。

第二块,是工人的工资,约十万元左右。

第三块,则是曹子文从民间借来的高息借贷,按照初步统计,不会低于一百万。

第四块,纵火需要赔偿白烁服装厂几十万。

而按照查封的资产核算结果,即便是能按照原价处置资产,也是有一百多万的资金缺口。

如果是按照折扣价处置资产,资金的缺口,至少将在一百五十万以上。

怎么处置这事,邵国华当机立断的做出了指示。

国有银行的贷款,按照抵押合同,处置曹子文的全部资产。

所得资金,优先解决工人的工资,必须保证一分不少的发放。

至于民间高息借贷,不受政策保护,不予解决。

对外赔偿,资不抵债,不负责任。

这样的处置方式,算是比较合理的处置方式,也是后来普遍采用的方式。

前者有名的案例,要数曾经轰轰烈烈的掏齐齐,用户数量一度上亿。

在资金链断裂以后被迫破产,庞大的市价估值,转眼变成了资不抵债。

善后,自然是优先解决员工的工资发放,供货商被挪用的巨额货款,成了一笔无头帐。

不少投资商的钱,同样也是打了水漂。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投资需要谨慎,尤其是高息借贷,运气稍不好,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

后者的案例,简直是数不胜数。

有人说办营业执照不要办个体户,要办公司执照。

因为个体户破产,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亏欠多少钱都需要偿还。

而公司却是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倒闭,按照注册资本,最多只承担注册资本范围内的金额就行。

……

杨烁在回到小湾村以后,首先将电话打到了建宁市,但想要等刘 明珠回电话,就得看运气了。

好在,刘 明珠给了邮电局旁边的小卖部老板一些小好处,只要有电话,马上去批发市场里通知她。

刘 明珠在接到消息以后,马上赶往了邮电局。

杨烁当即宣布,波怡服装调价到八元一件,一个月内订货的批发商,享受三包服务。

一个月以后,不再享受货物看走眼,无条件换货这一项政策。

但质量问题的三包政策,一直延续有效。

紧跟着,是娄星市那边,波怡服装的零售价格上调至十元钱一件,蓝田县城这边,也是被要求上调到十元钱一件。

集市贩子那边的调价,需要派人过去通知,执行只能是等到明天了。

随着杨烁的调价通知,通过电话传达下去,马上执行到位,不少进波怡服装店的消费者,立马发现了衣服的价格上涨。

消费者表示不满,不能够调价,被拒绝以后,愤而出店。

旁边,曹子文的乐怡服装店,被贴上了查封的封条。

波怡服装店的店外,销售导购拿着喇叭,喊起了新的宣传口号。

“波怡服装厂由新老板接手,因为棉花价格大涨,衣服也只好涨价,十元一件,只卖一天,明天涨价到十二元一件。”

这口号一喊出来,不少发现已经没有地方可买二三元一件衣服的消费者,重新开始往杨烁的波怡服装店里面走。

物价上涨,已经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衣服价格会上涨,这个结果也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毕竟,衣服真的是刚需!

不像零食、大家电等可有可无,可买可不买的非刚需商品,涨价以后拒绝购买也无所谓。

杨烁接到反馈回来的信息,涨价到十元一件的波怡服装依然有一部分销售,心里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十元一件,意味着有了一定利润。

等端午节以后,慢慢将价格最终调到十五元一件,利润就很可观了。

只要这个乐观的情况,一直维持下去,等秋天,开始做冬装之前,白烁服装厂的一笔笔债务,偿还掉应该是无忧了。

傍晚时分,杨烁接到了刘 明珠打回来的电话。

八元一件的批发价格,今天的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只有三个批发商拿了货。

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三章 按底牌开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1996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