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女孩早早辍学嫁人、打工供哥哥弟弟读书的情况很普遍,女孩读书的机会比男孩要少得多。
已经结婚的男人,有极小部分继续读书,但已经结婚的女人,几乎就没有人继续读书。
“我准备考大学,如果你们要是不同意,我……我就不去考了。”白芯看着一脸慎重的杨华云,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放筷子的手,动作微微有些打颤。
……
“那我就直接说了,这大学就没必要去考了。”
“早点生几个小孩,把小孩带好,让小孩去上大学也是一样。”杨华云表态道。
他这话,是打一开始给杨烁娶媳妇,就存在的想法:以前想说,但条件不允许。
“我去端饭。”白芯手上的动作僵了几秒,将筷子放好,转身看到李艳香,往前的步子,下意识的止住。
“先吃饭吧,读书的事,这是好事。”李艳香将一碗饭递到白芯面前。
白芯连忙伸手接住,李艳香又将另一碗饭放到杨华云对面:“你自己的饭,你自己去厨房里装!”
杨华云看着一反常态的李艳香,连忙起身往厨房里走。
“白芯,你先坐,我去训他几句。”
“……”白芯有点傻眼。
李艳香跟着杨华云来到厨房,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儿媳妇想读大学,这是好事,你必须给我答应,并且要支持!”
“可她要是读了大学,到时又看不上杨烁了,这可怎么办啊?”
“她现在好不容易接受了结婚成家的事实,这个时候,不能将她往外送啊。”
“要不还是等她生了小孩,咱们再支持她去读大学吧?”
“有了小孩,她就不会再跑掉了。”杨华云顾虑重重道。
用孩子可以绑住女人,这样的观点,一直很有市场也是真的很管用。
哪怕是后来,经济发达了,不少女人变得物质化了,还是有不少女人,接受了被孩子捆绑在家庭的行为。
当然,也有不少眼里只有钱,或缺少母爱的女人,是绝不会被孩子给绑住。
还有一些女人,因为家里没钱,丢下父子就直接走了。
但在这时,这样的女人,是真的很少。
直接丢下儿女不闻不问的情况,是少之又少。
在有了儿女之后,她们会尽可能的去想办法,让家里的日子,能过的好一些。
“是好媳妇,就不会跑掉!”
“会跑掉的媳妇,不要也罢!”
“当初你肯听我的主意,做主用三千元把儿媳妇娶回来,你给我继续拿出这魄力来,再听我一次!”李艳香有些强势道。
“我听杨烁的。”杨华云没有直接表态。
在家里的小事上,他听李艳香的,尊重李艳香的想法和意见。
李艳香的文化比他高,知书达理,最关键是在外人面前尊重他,给他面子,大事上听他的。
白芯要读大学这事,杨华云认为是大事。
“那也行,咱俩在不清楚杨烁的意思之前,不要再对这事发表意见。”李艳香认可道。
嫁鸡随鸡,男人和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这算是她的观念。
她读书那个年代,三字经、女人要三从四德的观念和知识传播,有着特别大的市场,还是主流。
哪怕是知识家庭的女人、富农家庭的女人,同样也是被当时主流的观念给深深影响着。
杨华云和李艳香达成一致以后,回到了餐桌前。
俩人默契的没再提白芯上大学的事,问了白芯不少关于生活上的事情。
白芯由一开始的紧张,变得慢慢放轻松下来。
杨华云和李艳香比较和气,不像她父母,只有命令,没有商量。
彼此间的隔阂,肯定是有一些:但儿媳妇和公婆,毕竟不是亲生父母的关系,这就是个万年未解的难题。
一顿饭,在两人问一人答之间,慢慢吃完。
白芯先吃完,但等公婆放下筷子以后,这才将筷子给放下来,起身准备收碗。
“你下午,还要去学校上课吧?”
“收拾的活,就让我来吧,你赶紧去学校,不要迟到了。”李艳香站起来,抓住白芯手里的碗。
“妈,我下午请假,就不去学校了。”白芯连忙回道。
今天,是高三年级月考,高考前最后两场月考之一。
如果没事,白芯肯定是不会请假,但公婆过来了,肯定是要留家里陪。
“请假会不会太麻烦了?”李艳香问道。
刻意过来,肯定是希望见到杨烁,可杨烁不在家里,在厂子里忙。
对于县城,县城附近,她和杨华云都是不熟,想要找到杨烁上班的地方,肯定是要费不少时间。
“不麻烦,我去跟邻居说一声就行,他和我是一个老师。”白芯解释道。
“那你去说一声,下午,我们去看看杨烁。”杨华云不等李艳香开口,抢先开口道。
他心里,急着想知道杨烁的想法,以及杨烁和白芯的关系,真实情况是怎么样。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听到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他只相信杨烁亲口讲出来。
“恩。”白芯应了一声,匆匆出门去找肖昌盛,让肖昌盛帮忙请假。
肖昌盛一听,杨烁的父母过来了,立马跟白芯急了起来。
这么大的事,应该马上告诉杨烁才是:他现在跑旁边的白烁服装直营店去打电话,联系杨烁。
白芯微微有些惊讶的问肖昌盛:小湾村那边的新厂区也装上电话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白芯愣住了。
如果是这样,她一开始就应该去打电话,告诉杨烁,让杨烁回来吃中饭的。
她是真没想到,远离县城几里路的农村,也会装上了电话。
不过想想杨烁这段时间的种种作为,顿时也就释怀了。
杨烁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是特别厉害,除了个别方面的表现不咋样,再找不出大的问题。
肖昌盛跑去打电话以后,白芯马上回家,将打电话给了杨烁的事说了。
“杨烁厂里装上电话了?这么说,杨烁上班的私人厂子是大厂子?”杨华云一听,顿时一脸惊讶。
在他的认知里,私人厂子都是小作坊一样,没有几家能上台面。
尤其是开在农村的私人厂子,就更不咋样了。
这样的厂子,马西镇现在也有几家,但都是开了没几个月之后,很快就关门了。
“他上班的厂子不是小厂子,他在里面当经理,很多时候和老板也没什么区别。”白芯犹豫了一下,以模糊的话语解释道。
杨烁的厂子现在负债不少,能不能撑过去,她心里没底。
这样的局面,要不要告诉公婆,她打算问一下杨烁的意思,也必须尊重杨烁的想法,不能先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