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安全,要不明天早上再走吧。”白芯转过身,看了杨烁一眼,马上将头给低了下去。
低头,已经不再是因为害怕杨烁,而是脸红了。
“没事,我找了个退伍军人当保镖,他有点本事,一般人看着就不敢靠近。”杨烁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上前抱住白芯的想法。
“那就好,不过你也要多注意,我听说路上有车匪。”白芯再次转身去厨房,给杨烁倒了一杯温水过来,递到杨烁面前。
“放心吧,我有办法对付。”杨烁接过水,忍不住又来了一句。
“在外面,就是心里,总是想你。”
“你在外面,多注意安全。”白芯听到杨烁这话,赶紧将头给低了下去,娇艳欲滴的俏脸红的像草 莓一样,似随时会掉出汁来。
杨烁那样露骨的话,她反正是没有勇气说出来。
“嗯,我一定会多注意的。”杨烁将水喝完放在一旁的柜子上:“我先走了,你在家里,记得按时吃饭。”
“我有的。”
“还有件事,我要跟你说一下,我昨天,去邮电局给爸妈汇了五十元钱回去,你不会怪我吧?”白芯说着,声音有点小了起来。
杨烁以前,经常埋怨自己父母,为什么要让他出来打工。
因为杨烁如果是留在家里,他父母对这唯一的宝贝儿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担心化了。
也因此,给杨烁的父母汇款,她没敢用杨烁给她的钱,用的是自己前几天发的工资。
“应该的,你父母将你养大,也算是有养育之恩。”杨烁回想了一下,他对白芯的父母,好像就没有什么印象。
白芯父母,应该是来过他家里一次,但当时的他没怎么在意。
“不是我爸妈,是你爸妈。”白芯见杨烁误会了,连忙解释道。
“你做的很好,我怎么会怪你。”
“你决定的事,只要是对的,我都会支持你。”杨烁认真道。
他心里,对前身的父母,谈不上有什么很深的感情,但也不会拒绝赡养义务,也还是会感激他们,给自己娶了白芯这么好一个老婆。
不过接受,他还需要一点时间。
白芯都能接受了,他好像没理由不接受了?
他没想着给家里父母汇点钱,白芯替他做了,他应该感谢白芯通情达理。
杨烁从家里出来,心里是恋恋不舍。
来到肖昌盛家里,他脑子里依然满是白芯的身影。
“卫国,你先坐,我去给你泡茶。”肖喜根热情的开门。
“杨总,你怎么也回来了?”肖昌盛疑惑的看着杨烁。
“这是一千元钱,你明天不去上班了,去找可以教米语的地方,争取早点学会说一口流利的米语。”
“钱要是不够,你跟我或者跟张亮说一声就行。”杨烁从身上掏出一千元,递到肖昌盛面前。
“我不上班,厂里送货的事情怎么办?”肖昌盛没有去接钱:“要不,还是等过段时间再说这事吧。”
“厂里买了两台机动三轮车,送货的事情以后不是大问题了。”杨烁微微笑道。
“厂里有人会开吗?”肖昌盛一听,脸上不由露出惊讶之色,但马上又想起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机动三轮车,对于开过摩托车的人来说很简单,但对于没有开过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白烁服装厂的员工,应该是没人会开。
“我找时间,教一下他们。”杨烁依然是微微笑道。
肖昌盛能主动替白烁服装厂考虑,人品无疑是没问题,出去留学以后,不回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比肖昌盛优秀的人不少,但这时出去留学回来的人着实很少。
投资一个不能回来的人,钱是打水漂,只有投资一个会回来的人,才能看到收益。
“要不,还是我教他们吧,你太忙了,我学米语,也不急着那一二天。”
“我的米语水平,其实也还一般般,只是没有和米国人说过话,交流可能有点问题。”肖昌盛有些尴尬道。
他读高中的时候,必须要学的语言是苏语。
班上的同学,有小部分选择学阳语,还有选择学阿拉伯语的,可选择学米语的人,绝对只有他一个。
那时候,正是我们国家和苏国关系最好的时候,苏语才是主流。
而和米国,因为关系是敌对的,学米语的人是相当少。
莺语成为主流,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文中米式莺语简称米语),在他读书时,绝对是冷门到不能够再冷门了。
“也行,那你今晚跟着我去一趟娄星市,把车子开回来,明天争取教会几个人骑机动三轮车。”杨烁点点头,又道。
“教人骑车这事,你适可而止,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掌握流利的米语,务必做到熟练,能够充分理解每一句米语的意思。”
“这对你出国留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希望,你学到东西以后,心里能多想着我们的国家,想着白烁服装厂,能够及时回到祖国。”
“留学?这是怎么回事啊?”肖喜根给杨烁泡了一杯茶端过来,听到杨烁后面的话,不由疑惑的问道。
“肖叔,是这样的,昌盛对车很感兴趣,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我想让他出国留学,学成归来以后为国家做贡献。”杨烁解释道。
“出国留学?盛儿有这资格?”肖喜根一听顿时惊呆了。
肖昌盛年纪不算小了,也早没读书了,不应该有这资格啊?
“有的,这事我已经在想办法 办,如果顺利,很快就会有消息。”杨烁微微笑道。
“卫国,太感谢你了!”肖喜根一听,激动地差点没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跳起来。
出国留学,在这时那绝对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一人留学,全家都觉得光荣,全街道的人也跟着觉得光荣!
在这时,留学生的数量是真的很稀少,不论是公费留学生还是自费留学生。
反正,他五十多的年纪了,还没听说身边有谁出国留学了。
“肖叔,应该是我要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杨烁认真道。
要知道,肖昌盛一出国,肖喜根身边就少了一个在身边孝敬的儿子。
他本来还有点担心,肖喜根会不会不同意,需不需要做思想工作。
“卫国,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要不是你,盛儿这辈子就别想出国!”肖昌盛脸上的笑容,就跟小孩子得到了糖果一样。
作为父亲,他很清楚,肖昌盛年轻的时候就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只是家里条件限制,没能给肖昌盛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