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穷则思变
剑拔弩张2024-10-14 10:072,195

杨烁当即交代起了陆小严,将一些不适合陆小严去做的工作给挑了出来,分别交由张晚霞和方霏雨去做。

中午,杨烁在厂里吃的饭,让煮饭阿姨给张亮单独做了一道排骨汤。

吃完饭以后,杨烁首先去了医院,将排骨汤给张亮送了过去。

从医院出来,杨烁骑着车去了派出所找辛宇良。

刘红梅一家的事,该做出一个最终的决断了。

“杨厂长,你是为江建军的事情来?”辛宇良这会刚吃完中饭,又准备带人出去。

抓捕江建军的任务,是市里面制定的专项行动计划,作为基层工作者,自然是要严格配合执行。

只可惜,一个上午过去,大量人员参与,但没能获得任何线索,只是顺带抓了一些小毛贼。

“有江建军的消息了吗?”杨烁一听,立马问道。

“暂时还没有,一有消息,我们会尽量第一时间通知你。”辛宇良尴尬道。

他上次肯定的和杨烁说,江建军不在县里城了。

可刚过去十来天,江建军马上又在县里城作案了。

“辛苦你们了。”

“我今天来,是为了另外一件事。”杨烁看了眼辛宇良身后的几个同事。

“能不能耽误你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坐下来说?”

“你们先过去,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

“我和杨厂长谈完以后,会第一时间赶过来。”辛宇良转身对同事交代一句,带着杨烁去了他的办公室。

杨烁的面子,他愿意给。

这不仅仅是因为易树其亲自下达了命令给他上司的上司,还因为杨烁不惜将悬殊金额提升到了一万元。

这让他看到了杨烁的有情有义。

杨烁进入辛余良的办公室,坐下来以后,开门见山的向辛余良提出,刘红梅和易援朝敲诈勒索的案子,他有了新的发现。

“杨厂长,你的意思是,易援朝才是主谋,刘红梅只是被动参与?”辛余良认真考虑着杨烁的话。

他大概听明白了,杨烁希望刘红梅被轻判,易援朝被重判。

“从俩人认罪的程度上来看,我认为是这样的。”杨烁犹豫了一下,在心里努力说服自己以后,缓缓又道。

“刘红梅愿意赔偿一定精神损失费给我,我愿意出具谅解书,原谅她的所作所为。”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我要提醒你,如果有了你的谅解书,她的刑期可能就只有几个月。”辛余良善意道。

“算上在拘留所被关押的这段时间,她有可能很快就出来。”

“我现在写谅解书,开庭那天,我不一定有时间在场,到时麻烦你们的同 志了。”杨烁示意辛余良给他拿纸和笔。

这份谅解书,杨烁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写。

他告诉自己,这么做了,白芯内心的愧疚能少几分,那个傻女人心里的包袱能轻一些。

为了白芯善良的一面,他必须这么做。

他努力说服自己,敲诈未遂,在严打年代罪行才不轻,但放以后,这是很小的事,就是几个月刑期甚至是更轻。

要知道,后来一些挪用公款上千万、上亿的人也只有几年刑期。

刘红梅真的有心悔改,应该给刘红梅一次机会。

白芯能大度的做到,他一个改头换面的主,没资格不去这样做。

后来,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杨烁为自己今天的这个决定而感到庆幸不已。

善良和宽容,有时候是真的可以换来相应的回报。

白芯的善良,看似很傻,但傻人有时候也是有傻福。

杨烁很快将谅解书给写好了,前提条件是刘红梅认可一千元的赔偿。

这一千元的赔偿,算是杨烁留了一手,如果刘红梅在看守所里,被他看到的情形是刻意表现出来,他可以利用这一千元做很多文章。

“杨厂长,你这么做很难得,我佩服!”辛余良等杨烁写完谅解书以后,认真看了两遍,心中是肃然起敬。

原谅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真的很难,这需要很大的容人之量!

“辛大哥,你千万别这样说,我也是个有私心的人。”杨烁想了想,又道。

“刘大卯的案子,应该是后面几天开庭宣判吧?”

“晚三天,日期已经定下来了,端午节之前。”辛余良如实道。

这事,应该是以邮寄信件的方式通知了杨烁。

杨烁还不知道,这原因无疑是邮电局寄信的速度极慢。

“刘大卯有可能患了肺结核,如果检查结果证实了,办保外就医的事,能不能通融一下?”杨烁暗叹自己的心,有时候真的还是不够狠。

白芯心里的期盼。

刘大卯年过半百,身患重病,想将唯一的财产房子留给女儿,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父亲(肺结核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年代,死亡率较高,治疗非全部免费)。

这两点,让杨烁是真做不到铁石心肠。

“如果真的是得了肺结核,这事我想办法打个招呼。”辛余良严肃的看着杨烁,不由点了点头。

保外就医这种事是符合相关规定。

一些人想方设法的钻空子,一些人却很难办下来。

杨烁主动开口了,他不介意帮这个忙,因为他本身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

跟辛余良谈完事以后,杨烁从派出所出来,远远看到卢奇靠在围墙边休息,身上的衣服,被上午的大雨给打湿了。

回到厂里以后,杨烁以命令的口吻,给卢奇放了两天半的假,让卢奇好好休息几天。

下午,杨烁带着两个新招的保卫科员工去了小湾村。

上午的大雨,让路变得有些稀烂。

小湾村的路,就更是烂了。

铺石子,算是简单经济的维护方法。

杨烁来到因为下雨停工在家休息的刘汉友家里,向刘汉友交代了一下给村里的路铺石子的事。

“杨总,采石场那边,石子先欠账没问题,可拖拉机运输的工钱,真没办法再欠了,必须先给钱才行。”刘汉友委婉道。

这段时间下来,他是想不明白,杨烁建厂没投入多少钱都难。

红砖是欠的,石灰是欠的,河沙也是欠的。

钢筋水泥同样是欠的,干活的工人工资,还要过一段时间才发,也算是欠的。

“钱对我来说,真不是事。”

“被服厂在你们村里,你看得到吧?”

“明后天,有三百台缝纫机要送过来,这是十多万元钱。”

“我不是没钱,而是要把钱先花在更要紧的事情上。”

“附近的采石场如果要先付一半钱,那就换远一点的采石场!”杨烁不急不忙道。

在还没有重视环保之前,农村因地制宜,办的一些小厂子是真的很多。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九章 全局出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1996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