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肖昌盛顶着红眼圈出现在杨烁面前。
“杨总,货昨天晚上我全拉过来了,我们现在去把车子给人家送过去吧。”肖昌盛的声音有些重。
欺骗了叶子华,他心里是真过意不去,这还是他不知道,昨天傍晚的时候,叶子华反悔又找过来了。
“你一个人全部搞定了?”杨烁惊讶的看着肖昌盛,暗叹有车的效率是真高。
这车,等有了钱以后,必须要买一辆,最好是多买几辆。
“搞定了,全部堆在娄星市直营二店,分配到各店,用人力三轮车转运一下就可以了。”肖昌盛的声音有些嘶哑。
昨晚的忙碌,他是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去喝。
“好,去还车!”杨烁重重道。
他意识到,肖昌盛这人,和陆晓峰,和袁志勇都是不一样。
这样的人,不适合一直留在他身边,但很适合搞科研。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杨烁脑子里冒了出来。
不过,也还是得等白烁服装厂正式开业,手里有点小钱以后才行。
杨烁骑着车,肖昌盛开着机动三轮车来到华兴食品厂,这让叶子华很是意外。
不过,车今天就还回来了,能开动了,这让他心里对杨烁的怨气倒是少了几分。
但剩下的四百元,他坚持不肯再给,说杨烁黑心。
杨烁看了看低着头不好意思抬头的肖昌盛,也没再去要,带着肖昌盛离开了。
路上,杨烁试探性的问道:“昌盛,你有没有想过,出国留学深造?”
“杨总,你就别笑话我了,我都快三十岁了,而且我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
“人各有所长,术业有专攻,我觉得,你对车很懂,有天赋,如果出国去学习造车的技术,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杨烁认真道。
“我没钱。”肖昌盛听到研究车,双眼不由有些发光。
对于车子,他是有几分痴迷的。
因为喜欢,一直钻研,在机械厂做临时工的时候,他是没少研究农用车。
要不是因为领导觉得他不务正业,以他的技术水平,其实是早应该转正了,而不是被开除。
“你留学的费用,我包了。”杨烁微微笑道。
“可我也没有出国留学的资格啊。”肖昌盛心里不由一动,但很快便失望了。
“这事,我来想办法解决。”杨烁胸有成竹道。
这时,留学已经可以自费,只要不去要高门槛的公费留学名额,肯花大钱,还是可以搞定留学的事。
为人才,投资未来,他认为值!
杨烁和肖昌盛谈了出国留学的事情以后,将这事牢牢记在了心里。
让肖昌盛去找送货的车队,暂时做车队的队长以后,杨烁匆匆去了邮电局,排队打电话。
花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杨烁才总算是轮到打电话,这还是用香烟开道,换了排在前面一个男人的顺序。
白烁服装厂在娄星市这边还没有装上一台电话,这事还真必须尽快解决才行。
几分钟以后,杨烁拨出去的电话被张亮接通了。
杨烁本来是想让张亮去小湾村,准备接收棉花,考虑到张亮不会骑自行车,改成了让童夕君。
得知童夕君正好在厂里,杨烁让张亮把童夕君叫过来接电话。
“我先说好,以后去政府单位的事,你别叫上我。”童夕君先声夺人道。
钢筋的事,她算是想明白了,杨烁为什么要带着她。
“不是去政府单位,辛苦你去检查一下新厂房的建设工作,顺便将九万斤棉花接收一下。”
“储存的地方,小湾村的村长刘汉友应该已经安排好了,你过去确认一下。”
“如果万一有什么意外,你记得马上呼我。”杨烁叮嘱道。
“你搞了九万斤棉花回来?你准备办纺织厂?”童夕君疑惑的问道。
“到时你就知道了。”杨烁有些神秘道。
要做夏被这事,暂时越少人知道越好。
产品想要好卖,就必须具备稀缺性这一点。
饥饿营销,屡试屡爽,正是将产品打造出了稀缺性这一点。
“你就是瞎折腾,早晚等着被抓起来吧。”童夕君不悦的回道。
“你去不去小湾村?”杨烁皱眉道。
“我去!”童夕君冷冷回道。
“能不能将事情办好?”杨烁不放心的问道。
“只要不是坑蒙拐骗的事,我就能办好。”童夕君依然是冷冷回道。
“大概三四个小时以后,送货的车子会过来,你现在准备出发吧。”杨烁有些郁闷的挂断电话。
付过打电话的十元钱以后,杨烁骑着车来到了车站。
这一次,他没再走前面,而是来到了工作人员上下班的通道。
他是来办业务结算的,有这个资格。
杨烁在客户接待室,与张立东几人碰了面。
俩人的钱合在一块,凑够一千元,将还没有交齐的运费给交了,办完了送货手续。
九万斤棉花,不过是花了一万八千元,运费却花了三千元。
这比例折算下来,每斤棉花的运费要划到四分钱一斤,运费成本是真不低了。
可没办法,没有自己的运输车队,再贵也只能认。
靠人力三轮车运输,十天半个月都不见得能拉完。
杨烁让张立东等人跟着送货的车走,让辛苦了几天的张立东先回去休息几天。
等几天以后,再出发去继续采购棉花。
杨烁从车站出来,骑着车匆匆去了商业街。
四家加盟的专卖店,每家店摆了约一百来件衣裤的样子。
看到这个数量,杨烁皱着眉走进了杨明的店里。
“杨总,明天可以开业了吧?”杨明的心情还算不错。
开业提前,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可以,不过你店里的衣裤太少了,怎么不多拿一点?”杨烁认真道:“明天开业,我预计至少卖五百件以上,甚至是一千件以上。”
“到时再说吧,如果店里的货卖空了,你们应该能马上补货吧?”杨明尽管不相信杨烁说的数字,但还是抱有一丝万一卖了这么多的想法。
“到时候不一定来得及,这会耽搁你的生意!”杨烁皱眉道。
在专卖店还没有对他完全信服之前,这管理问题,好像有点麻烦。
“我手里也没多少钱了,只能进一百件。”杨明犹豫道。
装修、进货以后,他手里还剩下几千元,还能多进一二百件衣裤。
但他也有他的担心,如果白烁服装厂的衣服不好卖,杨烁也不肯退换,到时就全砸手里了。
他是个谨慎的人,心里盘算着,做加盟专卖店,生意万一没做起来,马上改卖其它品牌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