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暂时是更不具备可行条件了。
运输的风险很高,导致运输费用不便宜,价格比起大城市当地服装厂生产出来的女裙,显然是不具备任何优势了。
权衡利弊,先在县城内开几家直营服装店,以国外比较经典的营销案例:三角经营法,再配合一系列的宣传,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只是,靠四十元钱想要在商业街开几家直营店,肯定是远远不够。
杨烁交待张亮一番以后,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开,来到了国有银行。
未雨绸缪,服装厂还没有正式生产之前,必须将销售渠道建立起来。
开直营店的钱,杨烁准备跟银行贷款。
凭着用过一次的介绍信,杨烁顺利见到了银行的行长李启兵。
跟李启兵简单交谈两句之后,杨烁马上放弃了用合成照片暗示对方批一笔贷款的想法。
没办法,李启兵的原则性太强了,属于那种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
“李行长,你如果不放心,可以明天去服装厂看看,我们已经采购了缝纫机一百台,已经到货的第一批缝纫机有五台了。”
“用于生产的第一批布料是六千丈,公司总资产不低于五万元。”杨烁侃侃而谈。
这既然来贷款了,肯定是直接多贷一些。
如果可以,直接将服装厂由小作坊扩建成像模像样的大厂。
同时,尽可能的多存生产的原材料,抓住明年将到来的通胀危机,让资产快速翻倍。
“营业执照办了吗?”李启兵思来想去,也没想起县城什么时候有这么大一家民营服装厂。
贷款,是银行盈利最主要的项目。
贷款任务,作为行长他是真不少,但他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决不能因为任务重,就放弃贷款安全的原则。
眼前的年轻人,他怎么看,都觉着像是以往没少被他拒绝的骗子,和刚被他打发走,那个借摩托车骑着来找他贷款的骗子也没什么两样。
……
“正在办理之中,一个月以后,应该能拿到手。”杨烁颇有些无奈道。
面对这种有原则性的领导,该怎么打交道,他是真没有什么经验。
两世为人,这还是第一次创业,困难远比想象的要更多。
“那就等一个月以后,你再来办理贷款业务吧。”李启兵端起茶杯,示意杨烁可以走了。
在传统文化礼仪里,端茶是送客之意。
“我想,李行长可以先看看白烁服装厂的发展计划,然后再做决定不迟。”杨烁告诉自己,真要是走了,下次再来想贷款就更难了。
他记忆里,有银行职员为了完成银行贷款任务,放出高达一点九个亿的贷款,最后仅收回五千八百万,银行职员被戏称为最敬业员工。
也就是说,银行不可能没有放贷任务,被拒绝的原因,最大可能是银行觉得借钱给你存在巨大风险。
杨烁说完,不等李启兵拒绝还是答应,直接从李启兵面前取了纸笔,快速写起了关于白烁服装厂以后的发展方案。
目前拥有一百台缝纫机,后续还会增加一百台以上。
第一批布料六千丈已经采购到位,主要生产女裙,第二批计划生产女装。
前期销售渠道,在县城自建不少于五家直营销售门店。
借款用于第二批布料的采购,直营门店的建立,争取在半个月内,占据县城市场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一个月内将销售网点发展到临县。
杨烁将能想到的地方,都详细的用文字表达了出来。
李启兵看着,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倒不是贷款需要公司的发展计划,现在来贷款的人,还没有谁准备什么发展计划,银行也没有做硬性要求。
而是杨烁的脸皮,是不是太厚了一点?
都已经拒绝了还不走人,明明没有准备发展计划书,当场在他面前造,这不是想着骗银行的钱不还吗?
他这么想,实在是银行这几年的坏账率太高了。
这个问题,导致几年以后,国家不得不专门成立不良资产处理部门,接手银行的大量坏账。
“李行长,希望我们双方,能有机会达成合作,相互共赢。”
“白烁服装厂,随时欢迎你前去实地考察。”
“如果这次暂时不能合作,我也只能去其它银行再看看,希望你能够理解。”杨烁写完计划以后,站起来不卑不亢道。
“我会理解你的。”李启兵随意的回了一句,抓过杨烁写的计划书,准备撕掉丢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短短十几分钟,他不认为杨烁能写出什么像样的计划书来。
只是,当看到杨烁的字迹以后,他立马止住了去撕计划书的动作。
这字迹工整,看着怎么也像是念过几年书。
再一看,错别字没有一个,至少是有高中文化。
这让李启兵不由有了看完的想法。
这个年代,能读到高中的人数比例很低,二十不存一,没上大学也很正常。
早几年的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三,这几年比例高一点,也不过是百分之五的样子。
能有高中文化,这比二三十年以后的大学文化,更有含金量。
直营销售模式?
绕过批发商,绕过零售商,直接工厂对接消费者?
在商业还不发达的小县城,这绝对是非常新鲜的超前事物!
李启兵看着计划书,脸上的表情是越来越严肃,心里也是越看越惊讶。
按照这份计划书,白烁服装厂省掉批发商,省掉零售商,零售价格比现有的零售商起码要便宜一半,但利润却要高一半。
简单算下来,白烁服装厂的销售模式,肯定是有利可图。
换言之,给白烁服装厂发放贷款,没有什么重大风险。
这,绝对是完成放贷任务的优质客户啊!
杨烁慢慢往门口走,注意到李启兵脸上的表情以后,马上加快了步子。
贷款的事,有门!
不过,他必须得马上赶回白烁服装厂,哪怕是多花点钱,也必须先弄几台缝纫机过来装装样子。
回到白烁服装厂,一问张亮,有六人已经把缝纫机送过来了,准备明天过来上班,杨烁是不由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