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奔驰带来的起伏晃动,似乎蕴含着某种奇妙的韵律。
骑在马上的赵德昭,配合着座下战马的起伏,持弓的右臂坚定前伸,
张弓,搭箭,擒弦。
一气呵成的动作下,让赵德昭有一种瞬间仿佛人箭合一的神妙直觉。
他好似已预见到箭矢飞出去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其所射两百步外的箭靶位置。
“着!”
骑在疾驰战马上的赵德昭,嘴角含笑,一声清喝,放开弓弦。
顿时,翎羽箭刺破空气,带着一阵呼啸,流星赶月般正中两百步外的血红靶心。
“好!!!”
周围将士见此神射,纷纷发出由衷的喝彩,场面极为热烈。
赵德昭听得畅然一笑,骤然间豪情万丈。
他猛地从箭筒里拔出四五根羽箭,然后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之中接连出手。
哚!哚!哚!哚!哚!
伴随着五声箭矢击中箭靶的声响,五根翎羽箭连成一条直线,妙到毫厘的精准射在了血红靶心上。
轰——
如此神乎其技的射术,让见此一幕的将士,彻底沸腾起来。
而这也让赵德昭对自己的外挂水平,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毕竟,之前触发的时候还仅存在理论上。
作为一条只想躺平等死的咸鱼,赵德昭在发现连这点小要求都无法被满足后,彻底陷入了狂暴当中。
如今,他力大无穷,能开五石强弓,且箭术天赋加持,三百步内例无虚发。
一手无名枪法配合着精湛骑术,完全算得上一员万人敌的骁将。
再加上脑海里多出的诸多关于行军打仗的知识和经验,赵德昭有信心在赵二掀桌子时,先把他全家送走。
说来,赵二这孬比的儿子宋真宗赵恒,也是个天生的喜剧人。
硬生生把在此之前一直在人们心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泰山封禅,搞臭得一文不值。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带来的权威性,全毁在了赵恒这活宝的蹭流量行为上。
以至于以后的诸多帝王都选择敬而远之,很少再提什么泰山封禅。
想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赵德昭打马回到了队伍里。
一回到队伍,他随手就将手里的铁胎弓,递给自己的亲兵。
“殿下神射无双,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德昭这边刚刚从马上下来,便有一员虎背熊腰的悍将,一脸殷切的迎了过来,满脸诚恳的抱拳说道。
此人名叫崔彦进,彰信军节度使。
作为大名府本地人的他,在得知赵德昭这位秦王到达大名府后,当即马不停蹄的从相州赶来,亲自迎接秦王赵德昭这位新任的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
显而易见,对方是明白“选择大于努力”这个道理的明白人。
对于这样渴望进步的人士,赵德昭当然欢迎。
毕竟,赵匡胤对赵德昭的此行虽然没有明说,但赵德昭不是傻子。
他早知道这一次便宜老爹派他出来就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方便他拉帮结派,收买军中人心,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
而且根据记忆里的历史资料来看,这位崔彦进崔将军的行为,非常符合他的本意,不像是受人指使。
毕竟,这位崔将军之前在平蜀之战中纵容麾下犯事,自身受到了贬斥。
如果赵德昭没有穿越,按照原来正常的历史,一旦赵二登基当了宋太宗。
那在几年后由赵二率领的灭汉之战里,这位崔将军还是会急不可耐的跪舔赵二,并受到赵二当众表扬。
所以,舔谁不是舔呢?
赵德昭可不会不嫌脏,愿意被舔。
而且,他也确实对即将开进的前线大营,充满了期待。
哎,李继勋太稳健,看来在我没拿出具体战绩前,他都不会表态。
再加上个比李继勋还稳健的曹彬,这一趟哪里是我在收揽人心,这分明是赵匡胤把我推出来,给众将们好好验货啊!
好在潘美是赵匡胤铁杆意义上的死忠,收服这位名将,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赵德昭一边和崔彦进等人聊天,一边细细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说来赵二这厮在不当人方面,是真的一点也不当人。
阴损刻骨了属于是。
继位大统后,他对待自己这些臣子将领,不仅要杀人,还要玩诛心。
不仅活着时要算计折磨对方,死了也不让对方安宁。
比如后期明显背叛了赵匡胤,加入了赵二阵营的赵普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死后,他被赵二弄了个“忠献”的谥号,并配飨宋太 祖庙庭。
让他的死鬼大哥和他的二五仔老兄弟,大眼瞪小眼。
而明显死忠赵匡胤的潘美,则完全反了过来。
配飨宋太宗庙庭的同时,让一帮子下贱儒生,根据其生平最后的战败事迹,编造了杨家将的虚构故事。
于是,一代名将潘美,成了流传至今的,杨家将故事里的大恶人大反派——潘仁美……
……
就这样,赵德昭在大名府修整了几天,让手里一个营七个都的新兵,都有了点模样后,终于继续上路,前往前线大营所在的镇州。
过了大名府,直奔邢州去。
赵德昭一行人马,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古老的华北平原。
从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经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连番战事荼毒,让这片广袤的土地,人烟渺渺。
哪怕已经是大宋建立的第十六个年头,周围依然是荒芜多于人烟,一片惨淡荒凉的景象。
这里离北汉的边界太近,泛交战区的定位,让这里压根不敢大肆开拓移民。
所以,赵匡胤才违背大宋最初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方针,几次三番的想要灭掉这夹在大辽和大宋之间的北汉朝廷。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正北面而来!
只凭地面颤动程度来看,怕是有数百骑之多。
赵德昭目力极佳,远远眺望,很快就看出点名堂。
大宋前期在军费开支上,是极舍得投入的。
作为宝贝般的马军,军服为绛红色,配红缎披肩和绯红手套,走的是华丽路线。
而将领的甲胄,沿袭于唐五代风格。
普通将领着扎甲,高级将领着豪华版扎甲——明光铠。
赵德昭远远一望这群骑兵的服色,发现十分混乱不说,穿得还显得格外潦草。
再配上那一张张草原民族特有的大饼脸,和极娴熟的骑马水平,他已猜到这帮骑兵的来路。
必然是从瀛洲渗透过来打草谷的辽人!
“全体都有!敌袭!列阵!”
赵德昭高声呼喝,顿时让慌乱的队伍慢慢平静下来。
用了有一会儿时间,一众步兵摆出了一个空心圆阵。
这是赵德昭能想到的,最能有效对付骑兵冲锋的步兵阵型。
而一众禁军马营,已在杨奉带领下,准备发起对位冲锋!
“啧,真不该拒绝崔彦进的好意。若由他护送,这帮辽人估计靠都不敢靠过来。”
贪生怕死的赵德昭念念有词中,同时麻利的取下坐骑左胯大弓。
张弓搭箭,电光火石。
着!
说时迟,那时快。
一员披挂明光铠的领头辽将,被当头从马背上射下,转眼被身后的马蹄洪 流践踏成了一团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