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京城里。
齐王赵德芳睁开眼睛,总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劲。
不知道咋说,反正空气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腾的一下从床上起来,赵德芳没有多想,只是从书桌抽屉里摸出了那张千金楼的契约,又迅速放了回去。
契约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显然已经有不短的历史。
“宝贝还在就好,这可是妥妥的摇钱树啊!”
他喃喃自语的说着,眼中闪过一抹幸福的笑容。
比起这日进斗金的千金楼,他更满意宋皇后以及宋偓夫妻对自己的爱护。
这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亲情的味道。
千金楼每天都是客似云来,人满为患,有时候去晚了,座位都没有。
所以往往需要预定。
关键没有身份,连预定席面的资格都没有。
赵德芳是万万没有想到,宋偓夫妻会把它送给了自己。
顾不上洗漱,他直接换上了便服,匆匆离开了王府。
“快点,千金楼。”
三两下爬上了马车,赵德芳便神色凛然的对前面的车夫说了一句。
不过,任谁都能够听得出来,他声音里那一抹掩饰不住的迫不及待。
“好的,王爷。”
马夫连忙应了一声,微微一抖缰绳,马车以飞快的速度往千金楼而去。
千金楼是这汴京城中最有名的酒楼之一。
无论是早茶还是夜宴,总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大约半炷香的工夫,秦王府的马车便稳稳停在了千金楼大门之外。
换上常服的赵德芳从车上下来,迈着八方步缓缓的走了进去。
一走进千金楼的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各式各样的香味。
酒楼内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他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见每一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有的人正在高谈阔论,有的人则专心品尝美食。
“王爷,您来了。”一位店小二看见来人赫然是齐王赵德芳,立刻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您来得可真早。”
他们早就在之前便知晓了,千金楼的东家变成了齐王殿下。
一看见齐王,他就立马迎了上来。
换了个东家,总得在他身边混个脸熟。
万一把东家伺候舒服了,升职加薪肯定不在话下。
关键眼前这位还是堂堂的齐王殿下,更是好处多多。
“嗯!”赵德芳淡淡的点了点头,保持着一位王爷的矜持。
店小二并不见怪,恭敬的说道:“您请上雅间吧,给您留着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领着赵德芳穿过喧闹的大厅,来到了后院的一个小门。
齐王推开小门,来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
这里是专门用来统计每日收入的地方。
几个账房先生正在忙碌着,他们面前堆满了账本和算盘。
“王爷,您来了。”其中一位账房先生抬头看到了赵德芳,一眼就把他给认了出来,恭敬地见礼道。
“今天怎么样?”赵德芳随口问道。
账房先生赶紧回道:“回王爷的话,今日的客人比昨天还多了些。估计是天气好,大家都愿意出来走动。”
他一边回答,一边继续快速地拨弄着手中的算盘,发出噼里啪啦清脆的响声。
“嗯,那目前为止,今天的盈利大概是多少?”赵德芳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初步统计,大约有三百五十两银子左右。”账房先生如实答道。
赵德芳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他当然清楚,千金楼之所以能够如此红火,除了菜品质量上乘之外,还得益于这里的服务周到以及独特的氛围。
当然,这也与原来的主人宋偓脱不了关系。
开玩笑,这可是皇后老爹,国丈爷的买卖,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当然如今他接手,在这方面等于又多了一份保障,不出意外的话,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
简单查看了一下账目,赵德芳心中有了个大致的数目,暗自开心了一阵,便不动声色的离开了千金楼,准备处理其他事务。
贵为齐王,多了一份日进斗金的产业固然不错,不过他如今还有一个头衔,开封府尹。
……
六月三十日晚上。
辽军趁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抵达了辽宋边境。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开始部署兵力。
路将军带领着辽军的将领们,紧张而有序地指挥着士兵们,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先别轻举妄动,观察好敌情。”
路飞神色凛然,眼睛盯着城楼上的宋军一眨不眨。
其余人闻言也都全神贯注,下意识的握紧了武器,不敢有一丝懈怠。
辽军将领们则是站在一处高地,神色冷峻的眺望着前方不远处的大宋城楼。
城楼上灯火阑珊,似乎并不像平时那样戒备森严。
而且今晚值守的人数明显少于平时,只有一队人马。
换做平时,至少会有两队。
虽然守卫们依然保持着警惕,但整体看来,他们确实比平时显得更为轻松。
看来情报果然没错,今晚是偷袭的最佳时机。
“路将军,我们是否应该加快进攻的步伐?”一位副将问道。
“不!”路飞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这不符合常理,宋国太子赵德昭绝不是简单人,再观察观察。”
“可是……”副将犹豫了一下,还是咬了咬牙说道,“现在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晋王怎么看?”路飞没有理会副将的建议,转头看向赵光义。
赵光义正认真地观察着城楼上的动静,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
他微微蹙起眉头,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按道理来说,赵德昭绝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掉以轻心……我们得小心行事。”
经过前段时间的观察,赵光义早已经发现自己这个大侄子有很大的变化。
要说他之前是个没有太多心机的老实人,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但就是那天晚上,赵德昭突然闯进皇宫,揭露了他阴谋的时候,赵光义明显发现自家这个侄儿不对劲了。
总感觉赵德昭变得异常聪慧,而且十分果决。
事实证明,他的推断也是对的。
因为后面赵德昭都在变着方的使劲搞自己。
搞得自家那个傻大哥都对自己有防备心!
真是岂有此理!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搞死这个该死的小兔崽子!
赵光义心底暗自盘算着,脸上也露出了狰狞的表情,双手握紧,犀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对面的城墙上。
此刻他的心情也十分紧张,生怕今天晚上的行动会出现意外,搞不好因此功亏一篑,那他可就万劫不复了。
赵光义的目光在城楼上来回扫视,他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城楼上的一名守卫似乎不经意间向这边投来了目光。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这足以让赵光义意识到,宋国方面可能早已有所防备。
但是,此时对于冀王世子耶律哇哥来说,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且他也管不了这么许多。
他心里只有为父报仇的想法,什么都管不了了。
此时此刻,他一心只想把宋军杀遍,用他们的鲜血和头颅来祭奠自己父亲的在天之灵。
按捺不住的耶律哇哥一声令下,辽军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了大宋的防线。
然而,就在辽军即将接近城楼之,城墙上突然燃起了熊熊的火光。
紧接着,无数箭矢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辽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世子,快撤!”副将大声喊道。
“不行,我们今晚必须拿下他们,我要为阿爸报仇!”世子坚定地说。
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
身为大宋太子的赵德昭身着铠甲,站在城楼之上,手中紧握着一把长剑,沉稳地指挥着战斗。
“放箭!”他高举长剑,大声下令。
咻咻咻——
话音未落,成千上万的箭矢撕破夜空,如同飞蝗一般射向了辽军。
与此同时。
赵德昭带领着身边的两位猛将杨奉和曹彬,跨上战马,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冲出了城门。
“跟紧我!”
赵德昭高声喊道。
他们三人犹如破竹之势,一路杀敌,勇不可挡。
赵德昭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帅气之下辽军的总指挥冀王世子耶律哇哥。
突然他策马扬鞭,口中发出一声嘶吼,对着他猛的冲了过去,准备用手中的长剑一举将其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