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依旧明亮,就算没有火把的加持,依旧能让人们行动无碍。
这本该是人们闲暇时分,在外发呆或者是行走的大好时光,只是路边不时看见的死尸,以及隐隐传来的尸体腐烂的味道,让这一切变成为了奢侈。
郡守府里,各大院落都熄了灯,但是院子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支火把,让这院子不会形成死角。
“接下来的时间,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屋子里,哪儿都不要去,就算是着火了,你也不能出去。”半夜时分,以为睡着了的宋少卿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青柠这心理咯噔一下,只是答了一个字:“嗯!”
“!”
半炷香的功夫之后,宋少卿突然翻身起床,簌簌希希的磨蹭。
“这把匕首你拿着防身,利得很,不要伤到自己。”一把在深夜里都泛着冷光的匕首出现在了青柠的脑袋上方。
“可是有谁要来?”青柠伸手接过,她还从未见过宋少卿如此的辗转难安过。
“晋东估计守不住了,二皇子撤军就只有到晋阳来了。”犹豫之后,宋少卿还是吐露了他的担忧。
“外敌还是内患?”青柠虽然并不忧国忧民,可是这乱世之下那有安宁之地。
“内外夹击,他怕了。”宋少卿看不清神态的话语里有着浓浓的讽刺。
一国皇子,那么多的兵士,居然被打得四处逃窜,这算什么事?
征东军原来就是些酒囊饭袋,不堪一击。
莫非哪个死在山中的士兵报的信就是这个?
师父那么着急的回京,肯定不会是小事。
难民的屠杀还是征东军的失利?
一不小心就想多了。
“你自己也小心,你不用担心我,你知道的,我白天是那也去不了,晚上是哪也不敢去。”青柠的自嘲终于引来了宋少卿鄙夷的眼神,不过也神奇的安抚了宋少卿浮躁的不安。
手握着宋少卿给的匕首,微不可闻的叹了一气,宋少卿给了她匕首,难道就不怕她心怀不轨,对他不利吗?
若自己是细作,宋少卿此举很是危险。
她何德何能,居然能够获得宋少卿的信任。
握着匕首,藏于袖中,睡觉,睡觉,只有睡够了,精神好了,才能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本以为二皇子的到来好歹有些颜面,谁能想到二皇子是被晋阳郡的郡守宋涛亲自带兵去救回来的。
三万大军丢盔弃甲,二皇子虽然身着盔甲,但是头盔歪在一边,手中长剑只是象征性的拖在手中。
因为他的到来,郡守府自然不能再安然入眠,几乎是在郡守出兵的那一刻就已经全醒了,宋少卿已经穿上了一身戎装,一杆银枪英姿飒爽,银色头盔上的红缨犹如少年心中的热血,红的让人心悸。
“保护好青柠姑娘,若到了万不得已,带她先走,其他都不用管。”这是宋少卿出门之后的交代,他已经抛弃过青柠一回了,这一次,他要提前安排好,不能再抛弃青柠一次。
“公子小心。”低沉的声音传来,青柠的脸颊已经泪湿,她以为她能淡然处之的,可是她还是被宋少卿的关怀感动了。
青柠已经无心睡眠,扯下窗棂上的黑布,看着窗棂外闪烁的火光,听着不远处嘈杂的人声,脚步声。
来来往往,分不清谁的,但是混杂焦躁。
宋少卿没有去拜见犹如丧家之犬的二皇子,而是直接翻身上马,带人去支援掩护父亲和二皇子一行人回撤的兄长去了。
宋家三子两女,三子都是文武皆修的杰出少年郎,若不是世道大乱,他们定然是各家争相联姻的对象。
一路上,暗箭难防,明刀艰险,宋少卿一行人一边疾驰,一边挥斩已经突破了防线过来的零散敌军。
越走,他这心里就越沉闷压抑,敌人一旦破防,那么也就意味着两位兄长已经战败。
战败意味着什么?
他们可不是二皇子,还有人去救他们;
他们也不是二皇子会把敌人放入后方;
他们是晋阳郡的公子,是会誓死把敌人抵御在前方的宋家少年郎。
他们只会战死,不会战败。
“宋家小爷在此,尔等狂徒胆敢犯我晋阳,小爷让你们有来无回~”
“驾~”
“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冲啊——”
“冲啊——”
“杀——”
不足百人的队伍,却有着雷霆万钧的力量,一路披荆斩棘,银枪小将已经杀红了眼,眼前根本就分不出谁是谁?
脑子里只有一个杀。
杀,才能冲破越来越多的敌人;
杀,才能尽快赶到兄长们所在的地方;
杀,才能活命。
杀,杀,杀
只有杀,杀光敌人,他们身后的百姓和家人才不会受到敌人的屠杀和践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让他们只杀到另一个修罗场。
层层叠叠的尸体,已经分不出究竟是敌人还是同胞。
“杀~”
奋力拼搏的宋家儿郎们,听到熟悉的声音,精神一振。
“杀~”
遥不可顾的弟兄齐声大喊,所剩无几的卫士们,也是奋力狂吼。
宋少卿直接翻下马背,一手持枪,银枪快如闪电,利如风刀,犹如杀神一般让敌人胆寒,也让同胞们士气大振。
待最后一个敌人砰然倒下,周围一片死寂,站着的人还双眼猩红的四顾着。
久久……
“清点人数,稍作歇息。”宋家大朗宋少霆哑着嗓子开口了。
他还活着,他本以为,今晚已经是他人生的终点。
“大公子,我们只有十二个人了。”待十二个人齐齐站成一排,形成一个人为的血肉屏障。
就算到了此刻,他们也没有想过撤离,要过他们这关,只有踏着他们的尸体。
血雾还未散去,整齐的马蹄声已经迎面而来。
兄弟三人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直到对方的身影慢慢清晰。
不是东羌族,而是义军。
紧握手中银枪,不管是谁,他们都不能退让。
只是心中有一股子的凄凉,保家卫国战死沙场,他们不怕。
可是兵刃相向,确实同胞相残,他们——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