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可是吃着呢?身子骨可是大好了!”帘子还未完全打开,便听见一道洪亮的女声隔着帘子传来。
顾朝凤抬头看去,便瞧见秋月为徐嬷嬷打开帘子走了进来。徐嬷嬷今日穿了件对襟的圆领绣花小袄,头上用一根木簪子盘了个圆髻,不同朱嬷嬷微胖圆润的身材,徐嬷嬷身材纤瘦显得异常有精神,一对眼珠子总是在眼眶里提溜提溜的转着,逢人便是三分笑,自是锦氏跟前最得力的人。
“嬷嬷来了,我这不过是偶尔受了寒,哪里要紧的狠,还得麻烦您在特意过来一趟!”看着徐嬷嬷进屋来,顾朝凤脸上扬起一丝浅浅的笑容。
“小姐这话可就折煞老奴了,这不是夫人不放心小姐,特意嘱托了小厨房给小姐煲了参汤,这汤刚煲好,夫人便催着老奴来给小姐送来!”徐嬷嬷眼睛微微眯着,脸上带着殷切的笑容,看着秋月将红油漆木的食盒放到桌子上,才又笑道:“老奴临来的时候,夫人还再三叮嘱我要看着小姐喝下!”
顾朝凤脸色依旧温和的笑着,从面上看不出除了感动还有什么其他多余的情绪。
双手接过秋月从食盒里盛到碗里的参汤,拿起勺子轻轻的舀了舀,吹了吹面上漂浮的油渍,张嘴慢慢喝下。边喝顾朝凤还满脸愧疚的对着徐嬷嬷说着:“又让母亲费心了,让我这心怎么能安生,母亲最近身体可还好!”
看着一碗参汤见了底,徐嬷嬷眼睛之中更甚满意,忙笑道:“小姐好好养身体,夫人身体好的很,有什么事尽管差人前去禀告就可,毕竟在夫人心中,小姐是被法人放在心尖上的!”
“那便好!”顾朝凤舒了口气,似乎听到锦氏安好,才放了心,又对着徐嬷嬷说道:“还劳烦妈妈给我给母亲捎个话,待我身体好利索了,再给母亲磕头请安。现如今我也不敢前去,怕这身体的病气在传染给了母亲!”
“不碍事、不碍事!小姐有这份孝心,夫人就满足了!”
徐嬷嬷摆手笑着,坐了不多时,便就扯了理由急匆匆的离去,瞧着徐嬷嬷离去的背影,顾朝凤本笑着的面容却是一点点冷了下来,如沉的眸中透漏出的全是满满的冷意,抽出手绢轻轻的擦拭着嘴角的油渍,嘴角却漏出一丝冷笑,那人还真是谨慎的要命啊!
徐嬷嬷从顾朝凤那里出来,秋月一直在后面仔细的送着,看着送到院门口,秋月才又四处瞥了瞥,见着没人,才附身贴着徐嬷嬷的耳朵说道:“嬷嬷回去给朱嬷嬷带个话,大小姐起先问起朱嬷嬷,我便说嬷嬷去吃酒去了,叫嬷嬷心里好有个底!”
徐默默听罢,微微点了点头,扭头拍了拍秋月的手,笑着:“还是你仔细懂事,大小姐大了,总会有些别的心思,你跟朱嬷嬷可要好好‘教导’大小姐!”
“是,嬷嬷放心,秋月都明白!”
听到秋月的答应,徐嬷嬷微微笑了笑,没在多说什么,便撑着油纸青伞转身离开。
离开顾朝凤那里,穿过两条长廊,径直走进靠着中央的一处正院,顾不得门口丫鬟们的行礼,便就急匆匆的打开帘子,朝着屋子里进去。
“参汤可是送去了,也看着她喝下去了?”
屋子里的摆设并不奢华,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只是在靠着东墙的位置下,贴着上好的黄花梨木长桌,上面还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菩萨前面还上着香和供奉着应时节的水果。锦氏一身绣着金丝边的锦缎长裙,长发散落的跪在同样绣着金丝银边的菩提子的蒲团上,双手合十,手里还握着一株色泽圆润的菩提珠子,喃喃出生念着经,听到有人进来的脚步,微闭的眸子才慢慢睁开,出声问道。
徐嬷嬷听到锦氏的问话,步伐微微一顿,看到锦氏跪在菩萨面前,朱嬷嬷就矗立在跟前,便步伐放轻,脸上又乐呵呵的笑起来:“都喝了,我亲自过去送的,大小姐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和善,我一说是夫人送的,大小姐满脸感动,还说又让夫人挂心了!”
说完,徐嬷嬷又看向朱嬷嬷继续笑着:“要我说,这次怕是你多心了,大小姐一个半大的孩子,又生了这场病,有点情绪还不是正常的,那香夫人都说了最好掺一些雪水,味道才不会浓,你忘了掺,就那浓香我闻了都受不了,别说大小姐一个孩子了!”
“我这也不是忘了,主要是我今个故意在大小姐面前数落三小姐,按着往常大小姐早就担忧了,可是今个情绪却是反常,我才来回禀夫人的!”朱嬷嬷也是满感委屈,忙张口说道。
“好啦,都住嘴!”
锦氏红唇轻起,冷冷喊出,狭长的眸子透漏着精光,冷冷说道:“不管是真是假,给我看好了才是真,我可不想这到嘴的鸭子在飞了,毕竟我可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去在培养一个可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