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祁书禹大概会川剧,变脸比翻书还快,只只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委屈。
一旁的祁书楹完全看呆,她的皇兄明明在马车上还对人嘘寒问暖,一回家,好家伙,呵斥一声“跪下”,吓得人一哆嗦,叶只只也有趣,跪得那叫一个娴熟。
天色已晚,东宫依旧灯火通明,苏婉吟等人闻声而来,不为别的,做戏当然要有观众。
只只可怜兮兮,揪着人裤腿眨眨眼,卖惨道:“我没有带坏三公主的意思,是她自己乱跑的。”
祁书楹:小嫂子这是拉她下水?
“我说的是这个吗?”祁书禹淡淡道。
只只挠挠头,“我绝对没有找乐子,那是天泽的对象,我去找她听曲而已。”
祁书禹没说话。
沉默真是最好的敲诈。
只只就差把平时的糗事全说出来了,祁书禹依旧不为所动。
一旁的苏婉吟嘴角上扬,看得高兴,转念一想,自己是太子妃,这时候应该唱红脸吧?
“殿下,侧妃年幼无知,好好管教便是,如今才三月天,跪久了膝盖疼,还是让人先起来吧。”她盈盈一笑,说得倒是好听。
只只挤出一个笑脸,谁无知?一样的岁数,瞧不起人?
“莫要替她求情,看看她平时的荒唐事,吟儿得空要替本宫好好管教一下东宫的人。”说完带着苏婉吟拂袖而去。
只只撇着嘴就要起身,祁书禹回头喝道:“今晚侧妃便好好跪着,反思反思。”
跪一晚上啊……
只只两眼泪汪汪,一旁的祁书楹笑得乐不可支,“小嫂子,你好惨哦。”
唉,不容易啊,为了哄苏婉吟开心,都做到这份上了。
只只挥了挥手,让人赶紧走,一个个地都看着她,这让人怎么偷懒?
“小嫂子,我会替你求情的。”
桃子默默地拿了蒲团过来,只只一屁股坐下,信他们的鬼话!
她咬了个雪梨,嘟嘟囔囔地抱怨,要配合祁书禹演戏,真的,没点脑子不行。
唉,他自己明明讲了,去青楼是可以的,现在又罚她,这没有十天半个月的糕点,哄不好了。
“打地铺?”桃子问。
她点头,打呗。
祁书禹陪着苏婉吟回了吟风阁,尽管心里念着只只,但是为了她好,还是得狠点心。
其实上次去乐坊,便让宫里的那位知晓了,皇后暗戳戳地让苏婉吟好好管理东宫的人,说得就是这事了。
没想到才过了个多月,居然又去了,还带了祁书楹,不狠点心怕是过不去。
“殿下,侧妃还小,做什么都新鲜,没必要这么严苛。”苏婉吟挽着他的胳膊求情。
祁书禹拍拍她的手,“吟儿怕是忘了母后的嘱托,如今你有身孕,但也要管好东宫的人。”
苏婉吟垂眸,心里是高兴的,不过嘴上是委屈的,“殿下是怪吟儿吗?”
“本宫不是这意思,吟儿莫要误会,侧妃近来着实放肆,是本宫对她过于宠爱了,也得叫她懂点事。”祁书禹轻轻一笑,搂着她进了房间。
只只拿凳子拼成一张床,桃子把被子拿来,她就躺在上面,也还行,就是有点硌背。
“你回去睡吧,太子哥哥没让你罚跪,明早叫我,别让人看到了。”只只拍了拍被子,暖和。
沉沉睡去,醒来已是次日。
桃子领着人回了知书阁,只只没睡好,又趴在床上继续睡。
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让人知道后会得到更大的责罚。
祁书禹才起身,玲儿便跪在门口打小报告,惹来太子盛怒。
“真是放肆!”祁书禹睥睨一眼玲儿,他记住了。
待人走后,苏婉吟扶着珠钗,今日她要进宫请安,只只的事得禀告,玲儿其实多嘴了。
祁书禹将人从床上揪起来,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叶只只,本宫的话你都不听了吗?”
只只睡眼惺忪,迷迷糊糊,揪着他胳膊奶声奶气道:“太子哥哥别生气,只只听话的。”
“只只对不起,委屈你了,是太子哥哥说话不算数。”他摸着小姑娘的脑袋,亲吻着她耳朵。
最终下令关了她禁闭。
苏婉吟得了消息便进宫了,长乐殿内众妃嫔请安,皇后坐在首位,似乎在特意等她一般。
向来三个女人一台戏,今日的戏多得很。
宁妃慵懒地撑着木椅,笑道:“太子妃有孕在身,请安竟然如此勤快,真叫我等羞愧。”
“娘娘说笑了。”苏婉吟尽量少说话,后宫之中她有皇后撑腰,但是也没必要得罪其他人。
皇后赐座后便对她嘘寒问暖,到底是一家人说话格外地贴切。
也不知是谁多嘴提了句,“听说昨日太子殿下上青楼抓人去了,太子妃能否说说是怎么回事?”
“似乎三公主也在吧。”
殿内一片哄笑。
宁妃淡然,吃口茶慢慢道:“小孩子新鲜罢了,本宫年轻时也去过那莺歌燕舞之地,算不得什么。”
这话一说,倒是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皇后浅笑,端庄大方,“三公主还小,莫要叫人带坏了才好。”
“楹儿向来分得清谁好谁坏。”宁妃笑咪咪,祁书楹一直不喜欢来长乐殿请安,这话大有讽刺之意,不过除了皇后,其他人也听不出来。
苏婉吟看着其中的氛围,冷不丁插嘴道:“三公主天真可爱,和叶侧妃极为投缘,可惜侧妃犯了错,让殿下禁足了。”
“你这话的意思是,太子责罚轻了?楹儿也要一同禁足?”
苏婉吟内心暗骂,这人说话找不到重点吗?
“吟儿不是这意思,只是可惜三公主少了个玩伴罢了。”
宁妃冷笑,“太子妃真是会轻贱人,太子心爱之人在你口中竟成了楹儿的玩伴?之前便见到你不顾东宫的名声看着他人诋毁编排侧妃,啧,心胸狭隘之人可做不了将来的国母。”
“你……”苏婉吟气得差点拍桌,却只能咬着牙道歉,“是吟儿失言了,宁妃娘娘说得是。”
皇后眯了眯眼,留下苏婉吟让其他人散了。
宁妃走得最快,最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