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连奕闻言,连忙应声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铭记于心,不再重蹈覆辙。”
楚霄熠的眼神如同寒冰利刃,狠狠剜了归座的楚连奕一眼,随后在转向身旁谢墨韬时,那目光更是锐利如刀,谢墨韬心中一凛,却只能强作镇定,楚霄熠脾气不定,他害怕楚霄熠在此时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楚霄熠突然起身,动作之快,令谢墨韬措手不及,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楚霄熠大步流星地走向大殿中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父皇,儿臣心中所想竟与太子殿下不谋而合,只可惜被太子殿下捷足先登了。”楚霄熠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却难以掩饰其下的深意。
萧韫欢闻言,秀眉轻蹙,与谢墨韬的目光在不经意间交汇。她微微垂下眼帘,心中暗自叹息,楚霄熠的突然举动无疑打乱了他们原本的布局,此刻想要阻止已是为时已晚。
此刻,她只能默默祈祷,希望楚霄熠能够把握住分寸,不要说出那些一旦出口便再难挽回的话语,以免给未来留下无法弥补的裂痕。毕竟,一旦话语出口,便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而他们所面临的局势,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皇上闻言,笑容愈发和煦,目光在楚霄熠身上停留片刻,赞许道:“连奕与霄熠皆能体恤将士疾苦,朕心甚慰。寒儿所言极是,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家中确需有人照料,方能安心。你此番准备,实乃贴心之举。”
楚霄熠嘴角上扬,显得格外得意:“儿臣深知将士们心中所愿,他们虽以国事为重,但家中若有贤妻相伴,亦能解其后顾之忧。因此,儿臣特地从各地挑选了一批才貌双全的女子,希望能为将士们牵线搭桥,成就一段段佳话。”
萧韫欢目光在楚霄熠与皇上之间流转,见皇上点头表示赞同,她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因此减轻分毫。她深知,楚霄熠此举虽看似体贴,实则暗藏锋芒,意在向楚连奕展示其不遑多让的势力与手段。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寒儿与熠儿,你二人能如此相互扶持,共谋国事,朕深感欣慰。安邦定国,既需英勇善战的将士,也需贤良淑德的后盾。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朕自然放心。”
楚霄熠得意之色更甚,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意,目光直逼楚连奕。而楚连奕,表面虽维持着温文尔雅的笑容,长袍下的双手却已紧握成拳,心中怒火中烧。
他暗自懊恼,自己虽多次派遣暗卫探查楚霄熠的动向,却仍未能完全摸清其底牌,反被其先发制人,心中不甘与愤懑难以言表。
但是此时此刻他绝对不能冲动,大家看上去对此事并不关心,实际上心里都跟镜子一样。
楚连奕迅速收敛起情绪,与皇后进行了一次微妙的眼神交流,皇后即刻心领神会,嘴角勾起一抹温婉的笑容,转而向皇上道:“皇上,连奕与霄熠的心意皆是难能可贵,但若真要论谁更胜一筹,臣妾倒是觉得寒儿为将士们考虑的成家立业之事尤为贴心。”
“试想,将士们未来若再建功立业,获得加官晋爵,他们的夫人也将随之成为显赫的官眷,这份荣耀与感激,定会让他们铭记霄熠的这份恩情,真可谓是相互成就,美事一桩。”
皇后的言辞虽满含赞誉,却不经意间触动了皇上心中的警觉之弦。
皇上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心中暗自思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这些女子与楚霄熠有了某种关联,日后将士们因战功而晋升,难免不会形成一股偏向楚霄熠的势力。
他深知,权力与兵权如同双刃剑,既能稳固江山,亦能颠覆皇权。他允许楚连奕与楚霄熠参与朝政,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与培养,但军营之事,他始终紧握不放,生怕有朝一日这二人手握重兵,生出异心。
此刻,皇上对楚霄熠的所作所为更是多了几分戒备。
他意识到,楚霄熠此举看似为将士们着想,实则是在广结人脉,暗中布局。
皇上的脸色彻底冷峻下来,目光如炬地看向楚霄熠,沉声道:“皇后言之有理,朕亦深有同感。”
萧韫欢端坐于席间,目光如炬,将整个大殿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
楚连奕与楚霄熠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她心中明.镜似的。她不动声色地给谢明璋递去一个眼神,示意他暗中提醒楚霄熠保持克制,以免事态升级。
楚霄熠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时按下怒火,而楚连奕得意洋洋,这种让楚霄熠说不出话来的感觉让他很爽。
皇上再次开口道:“朕深知将士们为国捐躯,鞠躬尽瘁,其终身大事自不可草率从事。况且,他们正值青春年华,立业方为当务之急,成家之事,待日后功勋更著,朕自会亲自赐婚,缔结良缘,以表朕心。”
听到这番话,楚霄熠忍不住双拳紧握。
皇后闻言,温婉一笑,轻声道:“皇上思虑深远,臣妾实乃自愧不如,未曾想到这一层。”
楚霄熠心中一凛,未曾料到皇上态度竟会如此急转直下,一时之间竟有些语塞。他欲开口辩解,却见皇上已抬手制止,言道:“今日宫宴至此足矣,将士们劳苦功高,需得好好休息。”
随即,皇上唤道:“来人,速将将士们妥善送回,不得有误!”
汪源与众将士面面相觑,虽不明就里,却也感受到大殿内微妙的气氛变化,连忙起身,恭敬地向皇上谢恩,随后在太监的引领下,一一退出了大殿。
皇上亦站起身,目光冷峻地掠过楚霄熠,未作停留,大步流星地离去,皇后紧跟其后,而太后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缓缓扫视了一圈殿内众人,方缓缓起身,步态从容地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