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回忆录
灵系小白2025-07-02 21:124,095

服务生送来了荆晶点的柠檬薄荷黄瓜汁和三明治:“女士,这是您的鲜榨果汁和三明治。”

  “好的!谢谢!”荆晶抬头朝着对方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看着笔记本屏幕上的文字。

  徐云龙在他自己的BLOG里接着这样写道:

  那位大哥哥,比我大三岁。每次,看到他在用电脑的时候,我就会疯狂地去努力记住他手中的那些快捷键、组合键的玩法儿,而且,诸如,当年的pctools、hdcopy、还有nc……你们知道,那个时候的TotalCommandfer吗?那都是他的鼻祖!至今,我还保留了很多dos下的软件。喔,对了,还有debug!一个很厉害的工具,一个可以让你在同学们面前成为hack的魔法箱、最神奇的大招——当然,现在应该已经没有人再说“hack”这个词儿。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六七岁就已经开始学习编程了。

  记得,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通过debug去清空bois的密码,让上课的老师们无法开机。再后来,当我也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也是和很多刚刚的初学者一样,不过,都是一些很小、很简单的程序,自己锻炼着写一些根本上不了台面的所谓“算法”。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更不知道,这些算法,会在什么时候被再次使用上。但是,就是喜欢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消耗在那些事情上面。

  话说,人类的学习成本,太高了!不像计算机——只要,一台OK了,只要,一台掌握了,然后,复制、传送、接收、粘贴、储存,全世界的同类计算机,就可以都学会了。未来,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IT领域的领军人物。

  可惜,高中的时候,面对指针、地址之类的专业东东,我也是很头疼。但是,我跟那位大哥哥学习了之后,很快就可以利用修改内存的地址来破译一些小软件了。

  有计算机陪伴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短暂。但,对我而言,很快乐、很充实。

  我老爸看着我在电脑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就决定在那年的春节给我换台超级电脑,作为新年礼物!

  这,对于一个天天抱着电脑报翻来覆去的时间、比抱着教材的时间还多两三倍的电脑迷来说,可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天赐良缘”的机会!

  最后,不大两个礼拜,我就拥有了一套CY6x86-133/32MB/2GB/sb32awe/S34MB的新电脑!超级配置出现了,完美!而且,还是sony15的平面显示器,当年,真的很贵!而且,当时,在整个遥河城里,也是十分罕见的。因为,还有光声卡的内存就是8MB的!

  当然,也说明了,我自己当时“只求最贵、不求最好”的心情!

  而且,在这样的硬件环境支持下,什么电脑游戏、windows系统程序,运行起来都不会死机,photoshop那种软件都行云流水。TC、BC的编译速度,更是瞬间秒完成。

  在此,我特别感谢支持我学习计算机、却从来不逼着我死读书的父母,也正是他们给了我梦想!

  高三,那一年,是我的“上网”元年。

  由于,马上就要高考了,爸妈开始限制我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

  但是,那个时候,互联网络,这个概念,才刚刚进入大众生活的视野。知道所谓的“Internet”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可,我知道,“网络”这个词,对我的*,是在世太大了。它足以让我废寝忘食、无法睡眠。所以,我决定了,我一定而且必须要上网。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没有见过modem,也就是链接网络用的调至解调器。上网,就需要“猫”,可,“猫”需要钱。当时,一只1.44M的“小猫”,就要800大元,而,33.6M的更是接近2000块钱。

  我看着柜台的“猫”,真是火急火燎的难受,抓耳挠腮的着急呀!

  爸妈不给我钱,我就得自己开始想办法赚钱,就是为了上网。

  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招:就是卖copy盘,其实就是“盗”版的。当时,游戏、工具软件、歌曲和影视VCD最火。

  可是,我自己只对电脑报感兴趣。

  同时,因为,那个年代,电脑软件的使用途径,主要是软驱安装——“软驱”,这个词,如今,已经,遗留给历史和博物馆;当时,就连光盘的软件,都是很少的——这似乎有点像是,如今的电脑一体机了。

  我就琢磨着,从在电脑报上,打中缝广告,开始尝试第一步。

  居然,还真的有不少人求购。

  这些潜在客户,先是索要我的软件、游戏的目录,然后,从中挑选他们需要和感兴趣的。后来,世面上的光盘慢慢多起了,但是,能买到盗版光盘的人,还是很少的、而且价格也很贵。有的时候,一张光盘,都会开价到100元。好在我利用各种途径,廉价买到了一些非常好用的热销软件。

  而且,为了能够上网的“目标”,我就会在周末有时间的时候,在当年遥河城最有名的电脑一条街上,和那些摆地摊的大爷大妈一起卖。

  真是应验了现在的谚语:卖电脑和大白菜一样!

  等我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第一只“猫”,被我领回家来了。然而,可是,我的网络知识,还是很弱的。不过,还好,那个时候,我已经能上篮波BBS——不是后来那种兴起的论坛BBS,而是,一种通过点对点接入的telnet。如今,这些早就都已经成为古董垃圾的旧事物了,没有人会再用了!只有,我那个年代的人,才知道。

  后来,我终于可以“上网冲浪”了——这是上个世纪末的全球最热词之一。上了互联网之后,我首先注册了一个icq,然后,在那个“碧海篮波”BBS里,做了一个个人主页;每天,都会去一个叫“高辉”的个人网站,下载他收集的各类软件程序。

  此外,那两年,我还一直坚持,多次组织“信息港-最美遥河”的线下网友见面会;而且,还曾经一起和几位网络“红”客联合起来,攻击过某国的官方网站——当然,那个时候,还是自己太年轻气盛了,不满他们国家境内突然爆发起来的“pai华”政策。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是利用了nt下iis的字符串溢出漏洞。可,我必须得说一下,那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技术,真心实在是太差了!

  网络,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渐渐熟悉了网络、爱上了网络。所以,我决定开始学习更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asp、js、html等等网络编码语言。

  一年后,我考入了遥河大学文理学院,正式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四年本科的专业课程。同时,我也带上了我的那台梦幻电脑。虽然,那个时候,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奔腾第2代,但是,当时,我的电脑,运行windows98系统,根本没有问题。

  我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带着电脑来上学的人,不像现在的学校里面,恨不能每个学生都人手一个笔记本、ipad、柔屏智能手机。

  由于,我自己的起步,本来就比别人早,所以,我的优越感,也渐渐显现。而且,我知道,自己也很好强,更不想被别人超越;所以,有那么一种虚荣的心态,浮现在了我的日常生活里。

  我会习惯性地、甚至是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技术专长,来显耀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一种自负,是一种骄傲,同时,当然也是一种激励。

  我不愿意输给别人,我也不愿意输给自己。所以,我就只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研究;我也会不停地,在别人面前讲解我自己所知道的、我所熟悉的。因为,我非常需要别人认同我。我需要通过这种认同感、仪式感和偶像感,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毕竟,能够考上遥河大学,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个机遇和宝贵的人生经历了。

  就这样,我用别人在打游戏、玩篮球、看电影、逛街吃饭买衣服的时间,全部用在了编程、设计和学习上面。为了课下减少温习的时间,所有的课程,我都是尽量抢在第一排,认真听见不睡觉、作业不偷懒。去图书馆,只是借和计算机有关的书籍。

  大二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就在法学院里就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帮助他们学院建设子网站和管理后台。在此,我还是要感谢那里的副院长李建武老师,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了。在那个项目上,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关心和培养。而且,还是让我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即时性地实践到日常中生活、可以帮助很多人的一道大门。

  我开发了很多网站和应用系统。除了,在给法学院做完网站之后,还先后给隔壁的遥河科技大学的法学院、遥河师范大学的法学院等等,都做了同类的官方网站。

  大四的时候,我在遥河大学,已经小有名气了。为了,能够有一个方便接收对方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付款的方式,我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云龙网络技术开发工作室。后来,就一直一边上学、一边运作这家小型的工作室。当时,只有,我和两个学弟一起。

  刚刚大学毕业,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汽车和价值100多万元的住房。那个年代,我徐云龙,也可以称得上是白手起家的小富豪。

  当时,还有青年报的记者去采访我,当时才25岁的我非常平静。我对记者说,“我并不聪明,只是懂得如何‘笨鸟先飞’。一进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与社会频繁接触。我的创业,比别人提早了4年,但,同样的,我也因此失去了正常的大学生活。可是,我觉得,很值得。”

  记者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创业的年头的呢?”

  我回答他:“如果说,创业的准备,应该是从初中就开始了。”

  记者听到,十分惊诧。

  我继续回答说:“当时,电脑,仅仅还是用于一些‘专业’场所,比如办公、银行、军工等高端领域。可是,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一台价值4万多元的386电脑。后来,我开始学着上网,不到一个月,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独立做网页。”

  当年,我进入遥河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了第一份兼职工作,负责法学院的网络建设工作,工资是每个月1000元。一年之后,我达到了项目组技术总监的水平,工资也涨到每个月4000元。同时,我还常常义务地帮老师们、同学们组装电脑,做网页、维护网络等等。因此,不仅由此认识了很多人,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到现在,我的云龙网络工作室,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但,仍然可以接到很多活儿,因为我有技术,还有朋友之间的相互推荐。”我就是这样实话实说地给记者说的。

  除了,积累人际关系的良好资源,以及不断提升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经验,之外。我当时,在兼职期间,还熟悉了关于合同谈判、如何签约、撰写策划方案、以及公司管理与运营等等综合知识。

  第一家工作室注册成立了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四年级,当时,这个企业的注册资金也只有6万元。而,此前,他曾经做过的、大大小小的网站,就已经有50多家了。

  毕业后,又过了四年,我全力打理着云龙网络工作的整体运作,团队已经达到十几个人了。虽然,公司维持了下来,但是,我觉得,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所以,我的创业理念和一直以来信奉的成功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以过硬的技术和靠谱的人格,敲开别人的门!

  但是,既然是创业,就必然有更多常人无法承受的艰辛和困难。

  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有感触、满眼泪水的。当年,我几乎很少,在晚上三点钟之前睡觉的。

  经常,会有客户,在深夜3点多钟,打电话过来,要求我马上修改网页的功能或者内容。我都会非常耐心地一遍遍修改程序。

  我经常说:“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为了维持一个稳固的客户关系。后来,有几位客户到了海外发展事业,还依然请我做网站。”

继续阅读:1052 对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荆棘向晨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