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招贤
路在西南2025-10-11 17:342,140

“殿下请看,臣将钦天监所需之才,暂分为三科。”

“一曰‘格物科’。”

“此科,招纳对天地万物运行之理有独到见解者。不问出身,不拘一格,凡能解释风雷雨电、山川地理、草木枯荣之理者,皆可报考。”

“二曰‘数理科’。”

“此科,专纳精通算学、几何之士。上至测绘星图,下至计算工程,皆需此等人才。”

“三曰‘匠作科’。”

“此科范围最广,凡是擅长机关、营造、冶炼、造船等一切工艺的匠人,皆在此列。”

李治看得目不转睛,嘴巴微张,脸上写满了震惊。

这种将人才划分得如此细致的方式,他闻所未闻。

许元的声音继续传来。

“至于殿下担心的考核标准,臣亦有对策。”

他指着简章的后半部分。

“三科皆设笔试。”

“数理科,臣出了一套算学试卷,限时做答,以分数高低定去留。”

“匠作科,则考校绘图与机关结构之辨识,同样以试卷作答。”

“至于最难评判的格物科,臣设为开卷策论,题目只有一个——‘论万物之本’。考生可尽书己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者,便可入围。”

李治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看着那张纸上条理分明的考核制度,一个个新奇而又合理的词汇——“笔试”、“试卷”、“分数”、“入围”,像一道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

“以……以试卷取才……”

他喃喃自语,眼中异彩连连。

“老师,此法……此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许元的眼神,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敬。

“科举以文章定士子之才,老师此法,则是以格物数理定百工之能!二者异曲同工,皆是为国取士的不二法门!”

他终于明白了。

许元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新的衙门,他是在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科举并行的人才选拔体系!

这套体系,将那些被传统科举排斥在外的能工巧匠和奇人异士,全都纳入了国家栋梁的选拔范围之内。

其意义之深远,简直不可估量!

许元淡然一笑。

“殿下谬赞了,不过是些浅见罢了。”

他将那份简章卷起,郑重地交到李治手中。

“还请殿下即刻命人将此简章拓印千份,先遍传长安城各处。再加印万份,发往大唐各州府。”

“三日后,钦天监,正式开门纳贤!”

李治双手接过简章,只觉得它重如千钧。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老师放心,此事我即刻去办!绝不耽搁!”

说罢,他拿着简章,转身便行色匆匆地离去,背影中充满了少年人的干劲与使命感。

……

三日后。

钦天监衙门之外,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告示一张贴出去,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

闻讯而来的人,将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这里有身穿锦衣,好奇观望的世家子弟;有布衣芒鞋,眼神忐忑的年轻学子;更有满身油污,背着工具箱的工匠;甚至还有几个须发皆白的西域胡商,也在人群中探头探脑。

三教九流,汇聚一堂。

衙门内,早已被改造成了数个巨大的考场。

许元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心中豪情万丈。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吏员们打开了大门。

“开考——!”

数百名通过初步筛选的报名者,怀着激动、紧张、好奇等种种心情,涌入了考场。

他们按照自己所报的科目,被分流到不同的考室。

数理科的考室内,一片寂静,只听得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一道道在时人看来刁钻古怪的算学题目,让不少人抓耳挠腮,却也让一些天赋异禀之士,眼中放光。

匠作科的考场则更为直观,试卷之上,印着各种复杂的零件图,或是残缺的机关图,要求考生补全,或是说明其功用原理。

而最为热闹的,当属格物科。

考题只有一道——“论万物之本”。

有人引经据典,从道家玄学入手;有人洋洋洒洒,从阴阳五行破题;更有人胆大包天,提笔便写“力乃万物之本”,试图用最朴素的语言,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世界。

许元缓步走在各个考场之间,看着这一张张或年轻或苍老,或自信或迷茫的脸庞。

他知道,一场颠覆时代的变革,已经随着这些小小的试卷,在这座古老的都城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两个时辰后。

已经是下午时分,持续了大半天的考核,终于落下了帷幕。

吏员们收拢着试卷,考生们则带着各异的神情,三三两两地离场。

有人面露喜色,显然是胸有成竹。

有人垂头丧气,只觉天旋地转。

更多的人,则是满脸的茫然与新奇,今日所见所考,彻底颠覆了他们对“学问”二字的认知。

许元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并未言语。

他知道,一颗种子已经种下。

无论今日结果如何,这些人,都会将钦天监的考核方式,连同那些新奇的题目,带向大唐的四面八方。

这本身,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思想启蒙。

又是两个时辰后。

钦天监主事堂内,灯火已经亮了起来。

太子李治亲自带着几名书吏,紧张地核对着最后的分数。

堂内很安静,只听得到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算筹偶尔碰撞的轻响。

终于,最后一份试卷的成绩被登录在册。

李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拿起那本厚厚的名册,快步走向正在窗边负手而立的许元。

“老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又有些许的迟疑。

许元转过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殿下,结果出来了?”

李治用力地点了点头,将名册呈了上去。

“出来了。”

他抿了抿嘴唇,似乎在斟酌该如何汇报。

“只是……结果可能与老师预想的有些出入。”

许元接过名册,并不急着翻看,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哦?殿下说说看。”

李治的眉宇间染上了一丝忧色。

“老师,今日前来应考者,共计六百一十七人。”

“然,按照老师您定下的标准,三科综合评定,能入‘可用’之列者……”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

“……仅有一百零二人。”

这个数字,显然让年轻的太子殿下感到有些沮丧。

六存其一。

这个录取比例,未免也太低了些。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章 步入正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