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丰一看手机,是自己一名手下打来的电话。
电话显示“秦文正”,是兆丰集团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秦经理。不知此刻秦经理打来电话,是不是有人事方面的重要事情要向他汇报。
接通了电话,秦文正的声音传来
“董事长好,听说您最近在金陵?是这样,您上月提起过远房之家项目,关于背后的主笔设计者,事情取得了一些进展。”
兆丰听秦文正这一说,便明白他所指何事。
上月,兆丰亲自去观摩过位于洛杉矶小镇的远房之家项目,项目人气之高、销售业绩之佳,令他刮目相看。
更让他怦然心动的是,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他现场走访后,欣赏之情油然而生。看到后来,禁不住自己出手买下了一套。
事后回到英国,在兆丰内部的会议上,兆丰多次拿远房之家举例,俨然将这一项目视作人居作品之中的经典。
后来,兆丰叫来人力经理秦文正,让他设法找找渠道,接触接触,看看该项目具体是由怎样的一家公司出品,尤其,负责主笔规划设计者是什么人。如果可能的话,争取将设计者挖来兆丰。人才难得,所以薪酬方面可以放开空间,给予对方远高于当前的收入。
秦文正领命后,设想过多种渠道,最后,他选择了华夏的一家猎头公司。
猎头公司通过自己的方式,打听到了远房之家的主导设计者后,就直接开展了联系、接洽。
由于设计师一直未明确答应猎头公司愿意跳槽,所以猎头公司并未将设计者的详细资料转交给秦文正。
直到最近,秦文正再次向猎头公司催问进度,猎头公司表示,仍未与设计师本人达成最终共识。不过,猎头公司在收到一笔费用后,愿意将设计师的资料信息透露给了秦文正。
也就最近这几天,秦文正收到资料,才明白那个设计者名叫陈晨。
“进展如何,你说说看。”
兆丰最近虽然私事缠身,但对于远房之家背后那位才华横溢、能力卓然的设计者,一直都抱着求贤若渴的心思。想要将对方挖来兆丰,助力兆丰发展,这一想法,兆丰从未中断过。
所以,一听说事情有了进展,他立即就来了兴趣。
“好的董事长。远房之家项目是由一家总部位于江城的地产公司出资打造,公司名叫远房置地集团。”
“你说这是一家江城的公司?”
兆丰禁不住插嘴问道。他只知道远房之家是由一家来自于华夏内地的公司建设打造,却并不清楚,这家远房置地公司位于江城。
自己最近便活动在金陵、江城一带,所以想想,还真有些巧。难怪刚刚秦文正开口第一句便问他最近是不是正好在金陵。
“对的,董事长。具体设计者的资料最近也拿到手了,是远房置地集团的首席产品官构想并执笔创作的这一项目概念,后续细化完善也是由他带领设计团队进行的。据猎头公司反馈,这位首席产品官不仅是远房之家项目取得成功,在此之前他亲手打造的几个项目,都先后取得不俗的社会反响和业绩回报。可以说,自从他加入远房集团后,就频频创造惊喜,为远房集团出品的每个项目,都出人意料,成为业界经典之作。”秦文正继续介绍。
“是吗?我果然没看错。看完远房之家项目我就觉得,背后的设计者十分不简单,实力了得,思维又很有超越性、前瞻性。我就说,这么有潜力的设计者,不可能只有一部让人佩服的好作品。看来,果然佳作连连。可惜,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不低,做到这个位子轻易不会打算跳槽换工作的。猎头公司怎么说,对方对新机会感兴趣吗?条件可以谈,只要有意向就好!”兆丰听完秦文正的介绍后,对那名设计师的兴趣显然更为高涨了,大有志在必得之势。
秦文正答道“原本是没什么太大希望,对方寻求新机会的意愿当时并不明显。可根据猎头公司得到的最新消息,他刚刚已经从远房辞职了,应该是还没有急着找新工作。”
兆丰来了精神“那最好了,劝他加盟咱们公司的机率变大了。这人叫什么名字,住在哪?猎头公司应该把他联系方式都给你了吧?”
秦文正连声说是“联系方式昨天给我了。这人姓陈,名叫陈晨。今年才三十,挺年轻的。”
“陈晨?什么陈?”
“耳东陈,早晨的晨。”秦文正回答。
三十岁,陈晨,人在江城……
不会吧,那么巧?兆丰立即想到,与谭新月同往伦敦河滩的年轻人,正好也叫陈晨,三十岁,来自江城。
会不会与这名设计师,刚好就是同一个人?
又或者,只是碰巧同名、同年龄、同城市而已?
兆丰心里直嘀咕,秦文正还在继续说着
“我看董事长您正好人在金陵,离江城不远,而陈晨这种级别的人才难得,您又特别看重,所以就想着,要是您亲自出马,顺道去约他聊聊,见见面,还是挺有把握说动他,让他加入咱们公司的。您看,要不我现在就把他资料发您?”
兆丰嗯了一声“发来吧,江城离这不远,我也认为可以见上一见。既然猎头公司已经联系过他在先,咱们尊重规矩,不绕过猎头,让猎头公司约陈晨,最好把时间就约在今天或明天。”
秦文正说了声好的。结束通话后,很快,兆丰的手机就收到了秦文正发来的陈晨个人资料。
兆丰点开文件,看到资料上的男人面孔年轻而阳刚,挺耐看的一张脸。
资料中有陈晨的一些介绍,以及电话号码。
看着资料,兆丰心中充满了未知,对这场即将到来的会面变得很是期待。
他很想搞清楚,照片中的这个实力设计师,与伦敦警方口中的陈晨,到底会不会有所关联,抑或仅仅只是巧合?
他决定了,去到江城后,先见见这个设计师陈晨。要是真是同一个人,那就堪称老天开眼,山重水复之中,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如果不是,他就会在江城呆一段时间,直到找到上次现身伦敦的那位陈晨,找到自己久别的女儿。
出发的时间到了,兆丰踏上了飞机,飞往江城……
飞机上,兆丰的心潮起伏,远比窗外的流云激荡。
距离江城越来越近。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不知道在这座城市中,是否真能找到谭新月,有幸与阔别十八年的女儿相遇。
他无法忘记,十八年来两口子每每谈起一对女儿时的悲伤与揪心,尤其是刚失去小姐妹俩的那几年,夫妻俩夜不成寐,一次次设法寻找,又一次次失败,几乎消磨光了所有的希望。
后来正好英国有了适合他们俩的大发展机遇。两人离开华夏前往格斗时,实际上已经绝望,深知小姐妹俩就连生在人世的希望都已经极其稀薄,甚至可以说,很可能已经不在了。夫妻俩时不时仍托人回华夏帮忙探寻,几乎是出于一种惯性。活到老,便注定会寻到老。
两夫妇在英国的时候做了一个极大的决定
不管紫荷、紫秋还在不在人世,他们俩都不再生儿育女。
失去小姐妹俩,是他们最致命的疏忽,也是莫大的亏欠。他们不再生育其他孩子,用这样特别的方式,提醒自己永远不忘掉那两个可怜的女儿。
心底的那片位置永远两位爱女留着。那份父爱、母爱,永远只属于紫荷、紫秋。虽然那份父女缘、母女缘是那样的短促,但却注定铭记一辈子。
正是因此,当一年多前“孔紫荷”回到他们俩面前,他们可以说是欣喜欲狂;也正是因此,前段时间“孔紫荷”突遭横祸而丧生,他们悲痛欲绝,天都塌了。
现在,就在整个跌落悲伤谷底之际,老天起死回生一般给了他一个莫大的造化,让他发现真正的亲生女儿其实没死,尚在人世。
他不由祈祷起来,祈祷这次的江城之行一定不要空手而归。
他希望自己所欣赏的那个实力设计师陈晨能够被自己的一番诚挚相邀所打动,加盟兆丰集团;他更希望另外一个陈晨能够连同谭新月一起,被自己找到,从此人间月圆,骨肉相聚。
一件是公司的公事,一件是自家的私事。
他期盼,江城能够给他一个圆满,公事私事两全。
……
今天中午谭新月一展手艺,做了不少的好菜。大多是陈晨爱吃的,还有些是苗苗的最爱,更有两三个菜,是专为小磊而做的菜。
一家四口一起午餐,谭新月尽可能地把饭菜做得丰盛。
苗苗以前没怎么跟陈晨打过交道,所以刚来陈晨家生活的第一天,有点小紧张,也不太跟陈晨说话。时不时,还会下意识地往谭新月、小磊身边靠。
不过,才过了一天,苗苗似乎就察觉出陈晨对她很友善,渐渐跟陈晨的话就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