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炎瞬间明白过来,这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早有预谋的。
就是不知道,究竟是谁的主意。
又或者,这根本就是大家合谋的。
只是做的很隐秘,竟然把他这个当事人蒙在了鼓里。
萧景炎连忙推辞道:“父皇还未下旨,本宫断不可贸然称帝。”
杨苍直接将黄袍披在了萧景炎的身上,率领着身后的弟子跪倒在地,口里高声说道:“此乃天命所归,太子殿下莫要推辞。”
萧景炎还想说点什么,谭鹤龄突然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切莫多想!此前微臣已经和许多将军郡守通过信了,他们都愿意支持陛下称帝!”
“接下来,咱们与端王麾下的鬼面军必有一场血战,陛下要是不称帝,谁愿意给您卖命啊?”
“毕竟,只有您是皇帝的情况下,他们才是功臣。自古以来从龙之功都是世人所期盼的。”
萧景炎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这才老老实实的将龙袍穿上,然后拿过传国玉玺在刚才的圣旨之上盖上了大印。
“请陛下举行大典!”几人显然是商量好的,异口同声的喊道。
萧景炎也不废话,身穿龙袍,捧着传国玉玺,大步出门。
只见镇南军一人未走,全部都在城下齐齐跪拜。
“我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景炎看着眼前足足二十万大军,眼神犀利的喊道:“今日武烈皇帝病重封诏与朕,赐传国玉玺,继位持政,掌管天下。”
“朕登基,不为荣华富贵,江山美人,只为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还百姓一个史无前例的阔达盛世。”
萧景炎说完,杨苍立马上前喊道:“武烈皇帝病重,太子萧景炎顺位继承,兖州府面朝登基,一切从简,得封为大乾龙兴皇帝。”
“端王恶劣,结党营私,残杀百姓,妄图谋反。特下旨,费其爵位,削去族籍,贬为劣侯,赐死!”
萧景炎话音落下,众人齐呼:“我等遵旨!龙兴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景炎于兖州府登基之事,很快传播天下。
而且在登基当日,萧景炎竟然就率领大军直奔京城而来。
端王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差点没给他笑疯了。
“本王还以为,咱们这位盐太子究竟有多么擅长权谋,原来在当皇帝这件事情上竟显得如此愚蠢!”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黄袍加身,自称皇帝,那岂不是得被天下诸王群起而攻之吗?”
说到这里,端王又忍不住一阵哈哈大笑。
冷笑了一阵之后,他对身边一个谋士吩咐道:“让鲁湘赵三王率兵出击,务必要将萧景炎拦在山峡口,千万不能让他靠近京城。”
“另外联系珉王出兵长江,寻找机会偷袭萧景炎后方。四方合围,必须将他一口气直接吞下,一战定乾坤。”
谋士连忙应道:“是王爷。”
端王眼神一厉,目露凶光。
谋士浑身一抖,直觉得头皮发麻,冷汗浸透全身,连忙跪地磕头,改口道:“太子爷,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端王收回了目光,重又恢复了平常那种温文尔雅的做派,挥了挥手淡淡的说道:“赶紧去吧!”
此时的他,还沉迷于自己的幻梦之中。
认为萧景炎选择在此刻称帝,无疑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必然会遭到诸王的围攻。
现在,京城内已经没有人能和他一较高低了。
如果萧景炎能够引得诸王群起而攻之,必然大大消耗双方的有生力量。
那么他正好可以坐三观虎斗,默默保存实力。
等到他们打的差不多了,他才出手平定战乱,皇位自然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端王迎头一击。
因为事情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萧景炎带着大军直奔京城方向。
所到之处,无论官府还是军民,根本就做抵抗,纷纷开城迎接他的到来。
有少数官员不愿意承认萧景炎的,根本用不着攻城,城内的百姓就直接揭 竿而起,争先恐后的替他打开城门,将他迎了进来。
萧景炎也是深得教员真传,大军路过时,对周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尽可能的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所过之处,“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之类的口号已经是耳熟能详。
萧景炎的二十万大军一路顺利到了京城的必经之路三峡口。
三峡口两边都是大山阻挡,唯有前方一条路可以路过。
此时,萧景炎才遭遇了路上唯一像样的抵抗势力。
赫然是三王连军。
湘,鲁,赵三王皆是纷纷在临近长江的沃土之上,再加上水道之利,多年经营之下,实力相当不俗。
三王大军联合在一起,有将近三十于万人。
从数量上来说,整整比萧景炎这边多了一半。
可即便如此,萧景炎仍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他骑着马悠闲上前,直接来到了最前方的位置上。
两军对峙,三王站在高高的木质点将台上,皆是一身蟒袍,各自带剑出现。
“三位叔叔许久不见,人不但吃胖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呀!”
三人面对萧景炎的嘲讽,皆是露出一抹冷笑。
年长的鲁王率先开口。
“萧景炎,你作为废太子本该回京受罚!虽然说太子之位被废,但也不至于没了活路。”
“只是我等万万没想到,今日,你这废太子竟敢僭位称帝,妄图谋反。萧景炎,你这胆子可比我们大多了。”
随着鲁王的话一落下,边上的赵王也不等萧景炎开口,指着他就是一阵肆无忌惮的嘲笑。
“萧景炎啊萧景炎,你该不会以为就凭你背后那群地痞流氓组成的军队就能打赢我们吧?”
“我们可是有足足三十万的军队呢!数量上就已经占优势了。更别说军队的真实战斗力了。”
说出三十万大军这几个字的时候,鲁王鼻孔都是朝着天的,别提多嚣张了。
然而,萧景炎只是微微一笑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啊,可惜朕麾下的军队还不及你们一半。”
“甭管内战怎么打,边关终究还是要守的。别到时候打赢了自己人,却发现整个江山都丢了一大半。”
“所以,为了大局着想,朕让将近一半的镇南军都回去镇守边关了。”
“毕竟,朕可不像叔叔你们,一个个的把这些军队都小心翼翼的藏在怀里,轻易绝不示人。国家有难的时候不出边关,有事的时候也不出。”
“倘若不是朕想废除藩王,从立新政,影响到了你们的切身利益,估计你们仍然不愿,将自己藏着的实力展露给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