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思坐下后,朱允炆这才看向他说道:“马恩思,咱们都是自家人。”
“你给朕说说,朕要如何处置这朱高煦?”
马恩思没想到皇帝陛下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不是妥妥的让自己当炮灰嘛。
“陛下,此事虽然是国事,但也是陛下家事,朱高煦要怎么处置,这不是臣能说的事情,还请陛下恕罪才是。”
朱允炆也是有些无奈,自己的媳妇还有小舅子都不愿意在朱高煦的事情上发表建议。
不过朱允炆倒是明白,这事情也不能怪人家当大臣的,这种事情无论皇帝怎么问,谁回答谁死。
所以,朱允炆也不怪他们,只是转头看向一旁的王忠。
站在一旁的王忠见皇帝陛下看着自己,这才赶紧恭敬的行礼道:“陛下,小人不过是个阉人。”
“又岂敢妄议朝政,太祖皇帝早就有诏令,宦官臣子不许干政,小人万不敢违背太祖皇帝的诏令啊。”
眼前和自己亲近的人都无法在此事上给自己一个意见,这不禁让朱允炆也产生了一丝丝退休的想法。
好在朱允炆很快就放弃了追问这件事情,而是开开心心的和马皇后以及马恩思一起吃饭。
饭后,朱允炆让马皇后先回宫,他自己则是带着马恩思和王忠前往御书房。
此时,解缙和方孝孺已经在御书房中等待,看到朱允炆后连忙行礼。
朱允炆则是摆摆手,随便问起了他们对于如何处理朱高煦的意见。
“两位大人,朱高煦已经被瞿能将军捉住,朕有意在朱高煦身上做些文章,以此来拉拢藩王。”
“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看法?”
解缙和方孝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这两人朱玉文是很看重这二人的舆论水平的。
但见到这两人也都不说话,而是选择了沉默。
这下朱允炆有些忍不住了:“解缙,你来说,朕要如何处置朱高煦才妥当?”
“你们一个个的平日里不都是话多的很嘛,怎么今天i一个个都没话了?还是说你们都希望朕一刀将朱高煦给宰了?”
没想到,朱允炆这话才说完,解缙竟然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陛下,臣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自古以来乱臣贼子本来就是人人得而诛之,只是被砍头而没有五马分尸就已经是朱高煦的命好。”
“何况,这一次燕贼叛乱,时间旷日持久导致我大明多少将士丧生,这些将士都是好儿郎。”
解缙一边说一边跪在地上:“陛下,臣请陛下将此贼车裂于市,以昭告天下!”
“同时,也是警告其他的藩王,如果再有敢心怀不轨,轻举妄动者,下场如朱高煦。”
朱允炆听到解缙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解缙是怕天下的藩王没有一起反我,给我增加难度吧,这时候杀朱高煦这不是昏招嘛。
果然,书生意气便是如此,杀了一个朱高煦,其他的藩王只怕真的会拼个鱼死网破了。
摇了摇头,朱高煦又看向了一旁没说话的方孝孺,后者见朱允炆看向自己,便是起身跪在地上。
“陛下,恕臣斗胆,臣以为朱高煦杀不得。”
方孝孺的话让朱允炆的眼前一亮,这个方孝孺啊果然聪明,相比下来解缙有些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方孝孺,你说说为何?”朱允炆故意给他机会说话。
而方孝孺也是直接说道:“若是杀了朱高煦,天下藩王就无人再向着朝廷,并且其他的藩王会对朝廷猜忌加重。”
“这会导致原本只有一处藩王作乱,变成处处都是藩王作乱,那时候朝廷自顾不暇,才真是江山社稷危矣。”
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方孝孺倒是关键时刻很是能为自己体贴着想。
相比起来,那个解缙就是真的有点缺心眼了,这朱高煦哪是能随便杀的,至少在燕王朱棣没被擒之前,那都是不能杀的。
“方孝孺,你有什么好主意,可以直接给朕说,朕只要知道了一定能够给你重用。”
而方孝孺也是抬头看向朱允炆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朱高煦不能杀,但也不能继续以皇室宗亲的身份活着。”
“应当在太庙革去朱高煦宗室身份,将其贬为庶人,交由宗人府软禁,同时陛下还可以下诏安抚各个藩王。”
“这样陛下不杀朱高煦,那些摇摆不定的藩王们也不会再有任何担心,而各个藩王也能继续顺延。”
别说,方孝孺的话还是有点意思的,如果按照他说的来做的话,只要切实配合,倒也真的可以推行下去。
但新的藩国体制自己都还在构思和完善之中,眼下要如何处理朱高炽的问题才是较为要紧的问题。
就在朱允炆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脑海里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简单思索之后,朱允炆觉得可能有戏。
“两位爱卿,你们说的都有几分道理,只是如今朱棣举旗谋反,众藩王或暗中和朱棣勾连,或隔岸观火。”
“你们说这些藩王真的不知道当年太祖皇爷爷分封他们是为了什么?”
解缙和方孝孺显然没有能跟上朱允炆的思路,看向朱允炆的眼神都充满了疑惑。
“陛下,您的意思是?”
“臣等惶恐,还请陛下明示。”
朱允炆见两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便是微笑着站起身来:“朕要册封朱高煦。”
此言一出,方孝孺和解缙都震惊了,那种震惊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对这事情感觉震惊。
只见方孝孺和解缙双双叩首请求朱允炆三思,朱允炆却是笑着摆摆手:
“把朕要册封朱高煦的消息放出去,一定要让大明所有的藩王都能够知道,越多人知道越好。”
马恩思心里虽然有些诧异,自己的姐夫好好的弄这些幺蛾子干吗?
但他毕竟是朱允炆的小舅子,自然是以皇帝为重,皇帝说什么他就是什么。
倒是方孝孺和解缙跪在地上连连劝诫,希望朱允炆能够放弃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