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艰难的选择
常青椒2024-08-09 19:092,016

徐辉祖听到后也是无奈的说道:“陛下,臣也知道这理由是有些说不清楚。”

“但不得不说,这毕竟还是哟啊防备贼人最重要,若非如此的话,也不用这样。”

听到徐辉祖解释说要防备贼人后,朱允炆也是直接笑着说道:“我说魏国公啊,这关卡都是设置在管道上的。”

“且不说这些贼人会不会如此的愚蠢,就算是真的有贼人,难道贼人还要顶着官府的通缉。”

“大摇大摆的走管道,然后让官府的人将他们抓起来嘛?若是我大明的贼人都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话,那你说我大明是不是也到了亡国的时候?”

“而且,这帮人聚集的地方多为山林,官府设下关卡怕是防不住他们吧?”

徐辉祖听到皇帝的话后,自己倒是没有辩解,只是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说的确实有道理,也没有问题。”

“但这主要还是为了防止百姓流窜啊。”

此言一出,朱允炆第一次沉默了。

说实话,按照朱允炆的想法,既然自己要打造一个大明盛世,那么首先就是一定要将工商业从禁锢之中拉出来。

这是必须的第一步。

而第二步呢?那自然就是想办法将思想解放。

西方能率先工业革命是因为什么?

朱允炆不是傻子,更不会只是一个只能够输出情绪的白痴。

西方能发展出工业革命的首要,便是开始对人类本身的存在进行了反思。

并且最终得出人权,也就是人本身才是这个世界最大财富的唯一结论。

在这一基础上,西方开始发展出各种学说,并且在这基础上将思想禁锢给放开。

最终,经过了中世纪的黑暗后,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

思想大爆发后,社会层面首先改变的就是人类迁徙问题。

不要小看了这人类迁徙的作用,他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地域和城邦的真正概念。

同时,也因为人口的自由流动,促成了各种手工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

而商人们因为利益需要,更是大量的招揽工人。

而商业社会的促成又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模式。

在这基础上,对于交通工具以及其他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开始慢慢改变。

你若是不改变你就只有饥荒。

而在这基础上,西方欧洲又因为互相之间的战争,导致本土的财富已经开始无法支撑庞大规模的战争。

加上同一时代的中东把持着丝绸之路的原因,导致西方与东方的交流,被中东人给杜绝。

若是想要进行交流,就必须支付高昂的过路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金钱的驱使下。

欧洲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以及大航海时代。

在经过几百年的大航海时代后,不列颠帝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

这才是欧洲能够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的首要基本条件。

当然这还只是基本条件,就光是这条件,大明本身就不具备。

一个大一统王朝,首要做的是什么?

要保证民众吃饱饭,也因为如此,从亲一统天下开始。

历代皇帝都是将百姓吃饱饭作为先决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

稳定和人口不能自由迁徙就是基本国策。

与西方不同,大明现在作为大一统王朝,又是立国前期,正是从战火里恢复过来。

百姓多少还有盼头的时候。

而西方则是因为诸如英法百年战争,或者是普鲁士法兰西之类的战争。

导致当地人不得不开发出海上航海路线。

一个是生存需求,而大明的郑和下西洋更多是一种宣告天朝上国的仪式。

两种不同的目的,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朱允炆心里很清楚,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走势,大明一千年也出不了工业革命。

从工商业层面开始改造大明百姓的生活方式,这自然是首要的目的。

所以,徐辉祖在说到防止百姓到处流窜,这自然是这片土地上历代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造成这片土地长达两千年来,几乎是一潭死水。

他要改变,但也知道谈何容易。

别的不说,当下除了江淮各府以及其他各省的大府以外,大部分府县农业人口的占据比例都至少在85%以上。

这么多的农民是大明粮食税收的重中之重,如果让他们都随意流动起来,那么土地谁来耕种?

现在可不是后工业时代,粮食是工业品这样的东西,而是真正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

土地要是没有人耕种,粮食肯定要减产,粮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牵扯很深。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不种地了,那么这税赋又从什么地方来呢?

更要命的是,一旦让农民流动起来,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一旦被有心人鼓动起来,那到时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谁也不敢保证。

一旦这些农民真的弄出天大的事情来,到时候声势浩大,这岂不是动摇了大明的根基?

朱允炆没有穿越之前,自然是打算在大明这里提前工业革命。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让华夏民族在日后世界民族林立下,能够占得先机。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那毕竟是以前没有身在高位的想法。

经过这些时间的精力,朱允炆完全明白以前的自己有多幼稚。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让农民进行自由迁徙,那么这粮食问题怎么办?

工业革命?谈何容易。

无论朱允炆的主观上有多么的想,但如果不将农民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日复一日的耕种的话。

那这大明的粮食问题从何解决?

而大明可以让农户之地读书科举,毕竟成了统治阶级后,更会明白把农民工拴在土地上的重要性。

这也是朱允炆矛盾的地方。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么依旧还是一潭死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将工业革命形成。

但如果真的要冒险开放自由迁徙,那粮食问题怎么办?

可以说,这对于朱允炆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做这样的选择是在违背良心。

继续阅读:第238章 收税还得看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朱允炆:开局朱棣兵临城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