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事,刘难和王宝珠的婚期,突然就提上了日程,并且婚期就定在了年前。
“周婶子,我们看了黄历,腊月二十六,是个适宜婚嫁的好日子。”
刘难牵着王宝珠的手,端坐在周家厅屋里,对着厅屋上首的周老太缓缓道。
“我们俩,想把结婚的日子定在那一天,到时候会在家里摆几桌薄酒。”
“看如今这样的情况,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大办了,就请咱们自己人吃顿酒,热闹热闹。”
上首的四方桌上,摆着两本红艳艳的证件,正是刘难和王宝珠新鲜出炉的结婚证。
一开始,按照青山村这边的传统,订婚、领证、结婚,中间都是需要隔上一定的时间的。
慢的三两年才能结清,快的也至少要小半年,这样才显得郑重,以及对新娘子上心。
可刘难和老王对打出手这件事情,对两个人的心境影响都很大。
刘难担心,两个人的婚期在这样慢慢拖下去,迟早会生出变数。
王宝珠也在心里担心,她和刘难还没有正式领证,对方就这样为他出头,对刘难的名声很不好。
王婆子回来得知事情经过后,气得叉腰堵在曾经的家门口,骂了足足两个小时。
回家后就拍板定音,让两个人先去把结婚证领了。
这样一来,至少两个人的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谁也不能再质疑什么!
至于办结婚喜酒,本来是准备好好热闹一番的。
可最近青山村里的风言风语,让两口子伤透了心,更让两人觉得,这乡亲们真没有必要请了。
反正看目前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得不到他们真心的祝福,还不如眼不见为净,各家过好各家的日子。
周老太听完两人的话,沉默了。
低头思索片刻后,周老太开了口,“不成。”
“既然你们俩都领了证,婚姻受法律保护了,这结婚喜酒要办!”
“不仅要办,还要办隆重,办好!”
听完周老太的话,两口子互相对视了一下,都傻了眼。
这样做,可是有什么讲究?
门槛上坐着吃糖的福宝,听完连连点头,“嗯,奶奶说的对!”
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奶奶和她想到一处去了!
周老太好笑地瞥了福宝一样,笑道:“大人们说正事,小孩子少插嘴。”
随后又回归了正题,“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总会有人说三道四。”
“我们管不住别人的嘴,由她们说便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要办喜酒?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你们结婚了,而且是明媒正娶,受法律保护,拜过天地祖宗的!”
“至于他们来不来?那是他们的事情。请不请,才是你们的事。”
“正好,趁着这一次办喜酒,把青山村的人都一次认清一遍。”
“愿意来捧场喝杯喜酒的,你们在礼薄上记下来,回头还是需要还礼的。”
“至于请了也不来的,今后也就没必要来往了。”
刘难和王宝珠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周婶子,万一我们都请了,大家都不来,怎么办?”
到时候,好好的一场婚礼,就真变成笑话了!
周老太摆摆手,一阵见血地道:“你们且放宽心,发完请帖后,就等着收礼金吧!”
“大家都住在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遇到这种大事,大家还是拎得清的。”
“毕竟,如果别人办酒的时候不捧场,回头自己家里遇到事,又怎么好意思请人帮忙?”
两人一听,都觉得周老太说的有理,“行,那我们就听周婶子的!”
“距离我们办酒的日子,只有一个星期了,什么都还没有准备,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才行。”
坐在门槛上的福宝,突然抬头开口道:“办酒席,我二伯母办的酒席最好吃了!”
正在河边洗衣服的黄桂花,突然打了个喷嚏,“阿嚏!”
“怪哉,这大早上的,也不知道谁这么想我。”黄桂花嘻嘻笑道。
她还不知道,自己那两岁的小闺女,坐在自家门槛上就帮她拉了一单生意。
不仅如此,福宝还准备帮刘难和王宝珠,办成另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