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谁?去哪里招?靠谱吗?这都是问题。
就在周土生一边发愁,一边喂鸭的时候,福宝随口的一句话,倒是提醒到了他。
“王奶奶厉害,她肯定知道。”
周土生的脑海里,瞬间就有了主意,“对呀!王婶子对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最是熟悉,她肯定知道去哪里招人!”
当天,周土生抽空去小卖部买了二斤瓜子半斤糖,抱着福宝就去老王家了。
照理说,不过是打听个人的事情,不需要这么隆重。
可眼下,周土生正为这件事情着急上火,恨不得赶紧把这个帮忙的人找到定下来。
另一方面,前段时间周火生当选村支书的事情,王婆子在里面的作用功不可没。
若不是王婆子第一个开口,将周家老大周金生推出来,大家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把人选往周家人身上想。
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除了邱家和胡家祖坟冒青烟,其他姓都是平头老百姓。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家应该都有份,怎么能一下就直接砸到周家头上呢?
那肯定会死不行的。
可有了王婆子开口,那就不一样了,后面从周金生再到其他的人选,最后定在周火生身上,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大家虽然遗憾,却也是认可的。
正午刚过,外面太阳又辣又毒,青山村的人刚吃完午饭,基本上都在家里眯个午觉。
倒不是大家生活安逸了,主要是这么毒的太阳,若是顶着大太阳出去干活,把自己累病了,晒中暑了,耽误农事,更不划算。
倒不如中午抽出两三个小时养精蓄锐,早上起早一些,傍晚收工晚一点,也就补回来了。
王婆子既不下地,也不睡午觉,此刻正坐在院子里的屋檐下,逗小鸡崽玩。
许是收了周家养鸭场的影响,最近王婆子突然来了兴致,给家里也添了两窝小鸡仔。
用她的话说,反正家里有现成的米糠,小鸡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她养上一两窝,回头卖了钱,好买瓜子磕。
至于卖给谁?
她早在买小鸡仔的时候,就已经和周家二房商量好了。
等她的小鸡仔养大了,黄桂花家若是承办酒席,优先买她的鸡。
而她没事就在附近几个村溜达,消息面也广,若是知道谁家有什么婚丧嫁娶的席面需要请人,她就第一个介绍周家二房两口子,也算是互利互惠,互相结个善缘。
王婆子正一个人待着无聊,突然听见大门外面,奶声奶气都传来了一道小声音。
“王奶奶!”
王婆子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福宝?”
她赶紧起身,走到门口去迎。
看见果真是周土生牵着福宝登门了,上前一把就抱起了小福宝。
“哎哟喂,你个小淘气,这么大热天的,怎么跑王奶奶家来了?”
随着福宝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招人稀罕。
王婆子原本看着福宝,还只是在心里偷偷稀罕,也鲜少去逗她。
因为她自己也清楚,就她这躺平摆烂的过日子,天天张家长李家短,肯定不会是孩子们的好榜样。
乡亲们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怎么拿她当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直到她渐渐发现,这孩子好像天生就和自己投缘,没事儿就冲自己乐,一有机会就朝着自己身边挤。
若是遇到她和别人吹牛,她不仅没有像其她小崽子那样皱眉反感地看她,反而看着她的眼睛充满了钦慕和好奇。
有一次,她趁着周老太没注意,悄悄剥了几粒瓜子仁,假装随意地递给福宝。
没想到这个小家伙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甜甜地喊她王奶奶,客客气气地道谢,直把她美的心里冒泡。
就这样,一老一小接触的次数多了,王婆子发现自己和福宝越来越投缘,甚至比周家任何一个人都投缘!
王婆子抱上福宝,吧唧一口亲在了福宝的头发上,“乖宝,今天怎么有空来找奶奶玩了?”
说完,她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身后拎着手里的周土生,心里瞬间就明白过来。
看来,是周土生找她有事,可能是打听什么消息。
福宝小脑袋一歪,头顶被亲过的地方有些痒痒,顺势就往王婆子怀里蹭了蹭。
王婆子和村里其她老妇人都不一样,她下地干活,平时一身都干干净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
不仅如此,王婆子身上不仅没有汗味道,还有一股好闻的桃花甜味,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