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哑口无言
弄潮2025-11-21 12:552,305

布政使司衙署。

郑伯庸哼着小曲,心情非常不错。

昨日有倭寇登岸在村子里大杀特杀的消息传来,这让郑伯庸很是兴奋。

这次李钰该死了吧。

就算身边有人保护,也不可能活下来。

而且听说李钰此人是个愣头青,喜欢为民做主,看到倭寇登岸,肯定不会跑。

一高兴,便去了私买的宅子,里面藏着他从青楼赎出来的姑娘。

昨晚可是好好折腾了一下,让他今早起来身体都是轻飘飘的。

首辅搞不定的李钰,在他这里还不是轻松拿捏。

也没首辅大人说的那么夸张,一个17岁的青年,能有什么城府。

年纪轻轻就是从三品的大员,还是伯爵,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他配吗?

他郑伯庸坐到这个位置,也是熬了几十年时间,还需要温知行提拔才成了布政使,李钰他凭什么啊。

现在死了就好,眼不见心不烦。

到了府署,已经有堂官给他泡好了茶,郑伯庸往椅子上一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惬意地闭上眼,美啊!

下午时分,派去福清县的心腹来报,说是昨晚倭寇登岸,将村子烧了大半。

李钰带着护卫死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郑伯庸皱眉“没有问出李钰死没死吗?”

心腹摇头“那些村民都吓傻了,而且他们也不知道李钰是谁。”

“尸体呢?有看到尸体吗?”

心腹摇头。

“村里死掉的人都埋在了一起,也没法把坟抛开查看,否则村民会打死我的。”

郑伯庸心里有些不得劲,没有得到李钰确切的死讯,就有可能存在变数。

他道:“你让王通去李钰住的院子看看,让他去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东西,打探一下李钰回来没有。”

心腹点头,正要离去,郑伯庸叫住他。

“你再带几个人,连夜去村里埋人的地方挖坟,确认有没有李钰的尸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心腹都惊了,不是,真要去挖坟啊。

这会不会太缺德了点。

那些村民可伤心了,这是被发现,绝对会闹起来的。

但郑伯庸都这么说了,心腹也只好点头。

第二天的时候,王通来汇报,说他去了李钰院子,李钰没有回去。

他也去城门口问了,没有见到李钰进城。

郑伯庸稍稍松口气,李钰如果没有回福州,那十有八九是死了。

就等着挖坟的人回来了。

只不过郑伯庸还没等到心腹回来,下午的时候,便有人匆匆忙忙来报,李钰回来了,不仅回来还带了很多尸体。

这让郑伯庸一惊,急忙跑了出去。

李钰此时正骑在马上,在其身后则是十多辆木板车,每辆木板车上都堆积了数具尸体,大摇大摆地朝着布政司而来。

原本守城的兵卒想要拦截,但李钰亮出伯爵身份,这些兵卒顿时放行。

拉木板车的是李钰雇佣的那些村民,每人给五两银子,这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可以算是巨款了。

只是拉尸体去福州城而已,这钱不要太好赚。

而从进了福州府后,这些村民便大声喊了起来。

“福清县大捷!埕坞村百姓与李伯爷合力,阵斩倭寇九十八人!”

两名衙役也在卖力地喊,喊得最大声,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

听到这声音,越来越多的百姓出来看热闹。

这里的百姓没有谁不痛恨倭寇的,现在居然死了这么多,不可思议。

李伯爷是谁?

难道就是骑在马上的那个青年?

这也太年轻了吧,不过车上的尸体做不了假。

一看就是倭寇的服饰。

四周的百姓跟在后面,队伍越来越长,众人皆都议论纷纷。

很快,队伍便到了布政司门口,很多官员听到动静都出来,看到李钰身后那十多辆板车上的尸体,也都震惊无比。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李钰是去下面走访了。

怎么还杀了倭寇了呢?

还是这么多倭寇,李钰也没有兵啊,就两个衙役跟着一起。

这也太离奇了吧。

两名衙役此刻满脸红光,见到这么多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懵逼的样子,不由都挺了挺胸膛。

虽然这些尸体中,没有一具是他们杀的,但他们可是两次挡住了倭寇对他们的攻击。

也值得骄傲了。

郑伯庸此刻也在府署门口,见到李钰完好无损地出现在面前,又看了看那一长串的板车,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这什么情况?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特么是什么情况?

那么多倭寇登岸,李钰居然能够反杀,他哪里来的人?

身边不就是两个护卫吗?

难道又有人告了秘,让李钰提前有了准备。

但就算有了准备,李钰也不可能杀这么多倭寇,卫所不可能借兵给他。

郑伯庸百思不得其解。

李钰下马,对着郑伯庸拱手朗声道:“藩台大人!下官在福清县体察民情,恰遇倭寇袭击埕坞村!

倭寇凶残,屠戮百姓,焚烧屋舍,幸赖陛下天威,村民奋勇,经一夜血战,终将登岸之敌九十八人,尽数歼灭于村内!

此乃福清县,少有之大捷!”

郑伯庸看着门外那堆积如山的倭寇尸体,闻着那浓郁的血腥气,再听着李钰这报捷之言,胸口一阵发闷,差点背过气去。

李钰这是要干什么,带着尸体来向他示威吗?

明明应该是倭寇杀他的才对,怎么变成他杀倭寇了。

至于李钰说的村民奋勇,他是一个字都不信,那些村子里是什么情况,他比谁都了解。

基本上没有青壮年,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怎么可能杀掉这么多倭寇。

可笑自己还以为李钰死了,没有想到竟是让他又立下功劳。

他深吸口气,“李参政勇武,实乃百姓之福,只是这……”

李钰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藩台大人,倭寇虽灭,但埕坞村亦损失惨重,房屋焚毁大半,村民死伤惨重,家园被毁,幸存者衣食无着,嗷嗷待哺!

下官以为,官府当立即拨付钱粮,抚恤死难,安置流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此乃安定民心、彰显朝廷仁德之要务!”

郑伯庸一听要钱,本能地就想推诿,板起脸道:“李参政忧心百姓,本官知晓。

不过地方赈济、重建事宜,按制应由福清县衙负责统筹办理。

布政使司虽总管钱粮,亦需依章程行事,岂能直接干预?”

他想把皮球踢给下级衙门。

李钰立刻道:“藩台明鉴,下官已先行询问过福州府与福清县。

奈何两地府库空虚,均言无力承担如此巨额抚恤与重建之资。

百姓遭此大难,眼巴巴盼着朝廷救济,若因钱粮之事拖延,致使民心生变,酿成更大的祸乱,下官恐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郑伯庸闻言一愣,王通给他说的是,城门口的兵卒没有看到李钰入城。

没有入城他是如何去找的福州府?

难道王通是骗他的?

只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钱他可是一分都不想给。

继续阅读:第323章 游街示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成穷书生,我连中三元杀穿朝堂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