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让我们白马镜头拉回到皇宫里。
算一算时间,唐潮他们来到武周很快地就得了半年有余,此时正是硕果累累,颗粒归仓的季节,整个武周王朝都沉寑在丰收的喜悦中,可谓是国富民安,一派祥和。
每年的春秋两季,女皇都会下旨,举国上下,凡九品以上官员都必须下到田间地头,与民同劳与民同食。
女皇更是做足了亲民爱民的表率,使得百姓对她更是爱戴有加,亲切的将这种自上而下的亲民活动概括为“春蚕秋祭”。
这时候,皇宫里的宫人们正忙碌地为女皇的秋祭活动进行最后的准备。
武则天来到掖庭,向上官婉儿询问秋祭活动的准备情况,上官婉儿事无具细的回报着,丝毫不敢马虎。
最近,许是因为忙于秋祭的筹备,而何如仙也因为身受重伤,勤王早于数日前便搬进西暖阁衣不解带的照顾着她,武则天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这种表面的平静让他们喘口气的同时又不免担忧,或许,正有什么天大的阴谋正在蕴酿着,就等着他们一脚踏进去,好将他们一网打尽。这就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令人纠结而又恐慌。
但是,无论人们怎么不安,时间照例会往前不断地推移。很快,准备活动也已就绪。
上官婉儿避开众人耳目,来到西暖阁与仙如仙二人告别。
勤王前几日才收到秦星朗的书信,得知他已经找到唤醒唐潮记忆的方法时,激动不已,却生生地按奈下激荡的心情,就等着上官婉儿前来相商。皇宫内怨可不像在外头,不能随便飞鸽传书,更何况何如仙还是一个待罪之身的身份,如果送信的鸽子被有心人抓到,那就牵连大了。
于是,上官婉儿一到,勤王就将信上所说内容原原本本地给她转述了一遍,上官婉儿听后大喜,心道复仇终于有望了,便匆匆向勤王二人告别,很快回到掖庭,等着武则天点召出宫。
次日,天刚麻麻亮,武则天就在宫娥、太监、侍卫以及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出了皇宫,直奔白马寺而去。
为什么武则天会把秋祭的地点定在白马寺呢?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下,武则天以前,还是李家天下的唐朝时,天子们都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历代皇帝都信奉道教。但凡祈福祭,不论大小,一律都是在道观里进行,一则呢表明了他们的信仰,二则强调了他们老子正统传人的身份。
武则天称帝以后,一直自称自己的帝位是从唐高宗手上继承来的,这样一来,就将反对的呼声大大的压了下去。但是,她身为一个帝王,又怎么甘心永远屈服于李唐的阴影之下!
于是,她默默地做着改变,在武周的土地上,大兴土木,兴建了大批的佛教寺庙,用行动表明,她不是李唐后人,她这个皇帝是与老子毫无瓜葛的存在!
至于为什么会定在白马寺,其实想想原因也很简单啊,武则天是个帝王,但不可否认的她也是一个女人,只不过是一个集权利和欲望于一身的女人罢了。
交待到这,我们又该回头来看看了。
武则天一行秋祭的队伍,出了皇宫,渐行渐远。一路上,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糟遇呢?
(PS:某逊媚笑——请看下集,哇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