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酒馆门口有个声音传来。
“哟,唐叔,今天居然有两位姐姐到来,一定有喜事!”
“我阿娘说,以前阿爸就是这样找阿娘的,然后生下我!”
小马包甜甜的笑着,一脸稚气。
他的话让唐宇忍俊不禁,却让新城公主有些难堪,她面颊一片绯红。
伸出白皙玉手,驱逐着小马包:“去去去,你这无齿小儿,懂什么!”
小马包便笑着跑开了。
此刻丫环小红看了看外面,太阳渐渐下沉,便对新城公主道:“小姐,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吧!”
新城公主意犹未尽,总希望在唐宇的酒馆多呆一点时间,对他多几分了解。
“别急啊,既然你们来到我的酒馆,不如尝尝我的厨艺再走!”唐宇连忙劝道。
新城公主倒是吃过唐宇炒的菜,但丫环小红,久居深宫,还没尝过人间美味。
“好,阿红,既然唐兄热情好客,让你品尝他的厨艺如何?”
“他本事可大了,堪称天才,无论在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不是我们所能达到的。”
新城公主一边夸耀着唐宇,一边劝着小红。
奴婢和主人的关系,还是新城公主说了算。要丫环往西,她不敢往东,谁让她是丫环呢。
半个小时后,唐宇把饭菜都做好了。
戴着围裙把菜端上桌,回到厨房,把围裙取下挂到墙壁上。
又从柜台里取出一大瓶饮料。
这种天气,喝饮料解渴。
拧开瓶盖,唐宇把每人倒了一大碗,如今鸟枪换炮,直接用碗替代杯子。
饮料而已,又不醉人。
新城公主看到这种架势,娇躯不由哆嗦了几下:“你给我们倒了一大碗无味的酒,我们不会喝酒!”
她把饮料当作酒,唐宇顺着说道:“呵,两位大驾光临,让我的酒馆蓬荜生辉,当然要喝几杯!”
新城公主连忙摇头说:“我们不喝,唐兄是不是想把我们灌醉,趁机下手!”
“对,还是公主了解我。”唐宇尴尬的笑了。
大唐女人也会喝酒 ,她们出宫聚会时,跟朋友们喝喝酒,并且还会来点小曲儿助兴。
“不是无味酒,这是饮料啊!”
唐宇也未曾听说过“无味酒”这种雅号,既然无味,那还叫酒?根本没有的事!
“不会是红牛吧!”新城公主吃惊的问道。
她记忆还真好,第一次和李高中来他酒馆吃饭时,唐宇是拿红牛招待她。
从河东市带来的红牛被他喝完了,柜子里空空如也。
只有拿大瓶饮料招待两位贵客。
别看小红是她的丫环,在公主面前毫无地位,但在一些普通百姓面前,也是高人一筹。
“来,我们干杯!”唐宇举起碗跟二人碰杯。
如今是两位女孩,唐宇只好陪她们喝饮料。
小红喝了一口后,嘴里抿出一股甜味,开心对新城公主道:“小姐,真爽,好甜啊!”
她从未喝过这种饮料,觉得稀罕!
“啧啧,在宫里有这种水喝就好了。”
新城公主扫了她几眼:“本公主都喝不到,你想得臭美。”
看不出,小红也是一位开朗的女孩。
她一年难得出宫几次,此次是在新城公主诱惑下,才好不容易出一次宫。
新城公主未出宫前,已经打定主意,怕小红向李家人汇报,影响不好。
才把她也带出宫,免得那些嫂嫂和姐姐们追究下来,她才有个推脱之辞。
“哇,唐兄的厨艺太高超了。”新城公主看着油渍浓稠的肉片,顾不得淑女礼仪,直接夹了一块金黄色肉片往嘴里送。
新城公主这样,也把丫环小红的胃口吊起来,她也来上一块肉。
吃相比起新城公主来,显得秀气多了。
平常她们在宫里时,有时受到主人的责骂,忍气吞声,如履薄冰。
久而久之,就养成温顺秀气的性格。
她咬了几口后,味道鲜美极了,比皇宫里的饭菜好上数十倍。
“小姐,唐大人炒的菜真好吃,难怪小姐念念不忘····”小红称赞着菜的美味,不忘把新城公主也扯上。
新城公主听后,娇嗔道:“什么念念不忘,你说清楚点,否则本公主要把你的嘴堵上!”
“哈哈···你们过奖了,家常便饭而已。”唐宇笑着说道。
在他眼中,自己的厨艺仅是一般水平,每个人的口味不一,做天下美食,根本难不了唐宇。
他的厨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他并不满足。
半个小时后,盘里的菜一扫而光,三人才放下碗。
唐宇从桌上取出纸巾,递给她们:“唐兄,你太铺张浪费了,若是你这种行为,被诗词会的韩大儒看见。”
“非把他气疯不可!”
大唐一些大儒惜纸如金,虽然有了造纸术,但纸张成本非常昂贵。
“唐兄,你加入诗词会时,一定要告诉我,我等着你!”
“谢谢你好菜和美酒!”新城公主别有用心说道。
二人便走出酒馆。
小红回过头来,“唐大人,你可记得来找小姐!”
新城公主狠狠地拽了她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两位慢走!”
唐宇笑着摇头,转身回屋里收拾桌上的残羹冷炙。
收拾完不久,唐宇坐在桌前刷了一阵抖音。这时,隔壁的小马包神神秘秘跑进来。
“唐叔,两位小姐姐走了?”小马包好奇的问道。
“阿娘说了,等我不念私塾,也给我婚配一个媳妇!”
听到他那稚嫩的话语,唐宇笑出声来,打趣道:“你一定在想小姐姐了,所以才跑过来看她们。”
可惜她们都走了。
你认真读书,日后考取进士,当上大官,就有无数的小姐姐陪着你。
小马包十岁年纪,在附近私塾上学,经常听起别人谈起《西游记》的故事。
他来找唐宇给他讲《西游记》故事。
“唐叔,你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好吗?”小马包带着请求的口吻道。
对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华夏,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唐宇从中文系毕业,他对古代四大名著,自然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