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栖歌带着刚刚到手的银票,往叶府走去。
现在有了资金了,就等兰花回来了,元栖歌边走边想,,怎么帮助元徽那个家伙多挣一点钱,元栖歌可不喜欢欠别人人情。
“既然他的资金都是从清风楼来的,那我就在清风楼做做文章。”元栖歌低着头,快步往前走着,想着该如何帮助元徽扩大规模。
“清风楼能达到京都第一酒家,说明它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几乎完善了,想要再做改变,恐怕难上加难。”元栖歌自言自语道。
“该怎么做呢?”元栖歌边想边走,就走回了叶府,兰花就在元栖歌的院子前面站着,不时的四处张望,不知道在看什么。
远远的看见了元栖歌,高兴的跑到元栖歌身边。
“小姐办妥了,八皇子十分客气的接待了我,还赏了我好多蜜饯果子,很痛快的给了我一万两银子。”兰花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递给元栖歌。
“八皇子说,他本来想多给你一些的,又怕给你太多,就算你有借口,也不是那么好解释的,就给了一万两。”兰花说道。
“无妨,这一万两加上我自己的七千两,足够了起带头作用了,如果单单由我们两个来救济所有的难民,那么元徽就算变卖他的清风楼都远远不够,所有我们两个只是起一个带头作用,而不是起决定作用,你。明白吗?”元栖歌拿出自己的七千两,合在一起,淡淡的向兰花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兰花懂了,小姐如此善心,必然好心有好报,多福多寿。”兰花崇拜的看着元栖歌,对元栖歌的善心表示钦佩不已。
“我也不算是什么做好事,只是做了我身为大宣子民,应该做的事情,善心二字,愧不敢当。”元栖歌淡淡的说道,她又何尝没有私心啊,只不过也会帮助难民而已。
“兰花,我给你一万两银子,幸亏现在是夏季,你带着我的话去领上十个下人,去买上些单衣单裤,越多越好,再去买一些药来,再请五个大夫。我之前出去,看着有好多难民好像都生着病。之后带着大夫拿着衣物,到叶府的门前,剩下的就不用你操心了。”元栖歌递给兰花一万两银子,嘱咐道。
“是,小姐,那我现在就去了。”兰花点点头把银票小心翼翼的拿好,快步跑了出去。
“这个丫头总是风风火火,不知疲倦啊。”元栖歌感慨的说道。
“还有,你拿出一百两银子,雇上十个人,去到处宣传,就是丞相府眼见难民可怜,叶丞相慈悲为怀,以社稷为重,赠布施粥,所有难民,皆可以去领衣服,和米粥。”
“是,小姐,兰花记住了。”
元栖歌目送兰花。远去,便转身去了厨房。
厨房里,三三两两的厨师在准备着今天晚上的晚饭。
“来,所有的厨师们,过来听我说几句话。”元栖歌大喊一声,把所有的厨师的目光都吸引在元栖歌身上。
“各位大厨们,今天有一件大事发生了,想必各位也都听说,或者见到过,那就是京都各地,旱涝四起,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元栖歌大声的说道,争取让所有的厨师听到。
“这与我们丞相府,有什么关系?”一个身形魁梧的厨师说道。
“当然有关系,我们都是大宣王朝的子民,所以现在别人有了这么大的困难,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帮忙,雪中送炭啊。”元栖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道。
“这话不错啊,三小姐,你。想干什么?”身材魁梧的厨子说道。
“我想我们丞相府里,米粮甚多,何不来一个赠布施粥,救济一下难民,现在父亲大人还在皇宫议事,我想,他如果在这里的话,也一定会同意我的提议的,所以,各位大厨们,今晚就辛苦一下各位,就不做饭了,全部做粥,不嫌多,越多越好,本小姐每人赏十两银子。”元栖歌手一挥,豪气冲天的说道。
“那好,既然三小姐这么说了,可我们都不做菜,一会大夫人来不满意怎么办?”其中一个胆小的厨子,小声的说道。
“你们放心,出了事,我扛着,都给我放心干,父亲大人现在最疼我,而且这样的事,父亲大人一定会让我做的,你们尽情做粥。一些事情,我。扛着。”元栖歌淡然的说道,话语里,全然不把那德仪郡主放在眼里。
“好了,都听三小姐的,三小姐都。发话了,我们照办就是。”大厨子开口说道,于是众人皆放下手里原先的工作,全部开始做粥。
“好,那大家做好之后,就装到桶里,抬到叶府的门口,我自有用。”
元栖歌微微一笑,大声嘱咐道。走出厨房。
“现在万事俱备了,只欠东风,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让难民少受一点苦。”元栖歌自言自语道。
元栖歌往自己的院落走去,突然想起,叶府里没有那么多的碗来盛粥,看着一个小丫鬟正好从她前面走过去,元栖歌连忙叫住她。
“你去帮我买上五百个瓷碗,不求好坏,能盛粥即可。”元栖歌从怀里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小丫鬟。
“是,三小姐。”小丫鬟虽然不知道元栖歌为什么要这么多的。瓷碗,却没有发问,主子不想告诉她,她就没有知道的权力,只需要干好就行了。
“记得买好拿来,直接放到叶府门口就行,不用拿进来。”元栖歌嘱咐道,怕小丫鬟在把那些瓷碗拿进来,那时候再拿出去怪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