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愣神的思绪间……
孽龙突然浴火挣扎,身如甩鞭在空中挥舞。
“它怕火?!”
姜老爷子一阵,虽有呢喃,可他对这个结论,明显是自己也不相信的。
别说龙族生来行云布雨,虽说是五行属木,可也继承了上古龙神传承,或多或少都有着属水的命格。
要说雀火,能压制孽龙,姜老爷子自己都感觉观念站不住脚。
更何况,龙鳞坚硬,那白虎剑都难寸进,试想雀火也很难烧进它的皮肉。
其实……
严谨的说,不是火能克制孽龙。
我也同样凝视着孽龙近若挣扎的摸样……不难想象,是雀火的灼烧,迷了这家伙的眼睛,是通体浴火后,甲鳞外的灼热,使得这孽龙表皮的水分急速蒸发。
它傻的唯恐脱水才会挣扎,这东西的愚蠢,和它的来历相关……
就在我忍俊不禁的露出一抹窃笑时。
“吼!”
孽龙闻声愁视,竟带着通体的火焰,后爪一瞪,身如带火的长枪急袭。
没错,就是那蹬腿的动作,更加应证了我的猜想。
打从第一眼看清这孽龙的时候,我就已经心觉怪异。
总感觉这家伙哪里生的不协调……想清它的来历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就是四只脚,看起来前短后长,有上古时期恐龙的味道。
却又不像霸王龙一样虎虎生威,反倒是因为长短不一并不协调,让姜老爷子都忍俊不禁的埋汰那是畸形。
“还在傻笑!?”
姜老爷子带着几分苛责的口吻,忙声提醒道:“还不快闪开!”
“闪!?”
我可没没打算避让,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手中刚好带了铜铃,我早在看出这孽龙的身份后,便已经抓出了红绳挂铃。
这是姜老爷子早前所增,挂铃取于文成公主的铜质日月镜。
那也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还曾供奉佛前还愿……这铜铃佛性深厚,在没有比这更适合用来拘束这孽龙的。
红绳挂铃上,系了七枚铜铃,我随意取下一枚。
“中,”
字声出,我手中铜铃朝孽龙头上一掷……
铜铃“叮当”作响,即便只是发出轻微的声音,可撞击孽龙后,它浑身如痉挛搬一颤,竟盘身骤反。
“还想跑!?”
我将红绳上挂着的六枚铜铃,朝龙头一掷。
脱手起势:“天浩浩地浩浩,弟子顶敬洪州,得道鲁班先师,四面八方不显形,一根绳子拉长身,邪师邪法化灰尘......”
随着咒落,我收诀急唤:“困魔!”
霎时间,红绳紧束,抖动的银铃“叮当”乱颤。
困住了……姜老爷子脸上露出骇然之色。
“当然能把它困住,”
我笃定的一笑,也明白姜老爷子刚才的诧异,是起于红绳铜铃缺了一铃,可他没想到。
“困住孽龙的,不是红绳,也不单单只是困魔咒,”
我揭露道:“是铜铃……”
“铜铃!?”姜老爷子错愕。
“是啊,”
我提醒他:“你就没想过,也许一千八百年前的卧冰求鲤,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骗局吗?”
“这我当然想过,”
说到这,姜老爷子语气一变:“你是指……”
“倘若卧冰求鲤,从来就是一个骗局,”
那我想:“也许当初,王家先祖在卧冰之上,求来的根本就不是鲤鱼!”
“那是?”姜老爷子错愕。
“能化龙的,毕竟也不止是鲤鱼。”
我试着提醒:“还有四条腿,生来就奇丑无比的……”
“蛤蟆,”
姜老爷子恍然惊觉:“是癞蛤蟆,这……”
“呵呵呵,”
姜老爷子笑了:“这谁能想到,癞蛤蟆成龙,已经不能再说是机缘了,足以算的上福生造化,从上古至今,都是极其函见的。”
即便是姜老爷子见多识广,眼下蛤蟆化龙的事,他也只是在玄门典籍中,偶然看到过记载,而且随着后世的质疑。
癞蛤蟆化龙也渐渐少有人提,姜老爷子活了七十多岁,熟读各家玄门典籍,蛤蟆化龙后世函见,可鱼化龙他却有幸见过。
在《大荒西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原文说的是‘有“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最早的化鱼形态的说法。《海外南经》云:“虫为蛇,蛇号为鱼。”民间风俗早有鱼化龙的说法。《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从古至今,鱼化龙并不罕见。传说黄河的鲤鱼只要跳过龙门后,就能化身为龙,而跳不过去的,从天上摔下来磕到额头都落个黑疤,所以现在黄河的鲤鱼头上都有个黑疤。、
李白为此还曾写到,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姜老爷子抬眼看去,只见这束缚惊颤的孽龙,眉心并没有疤痕,反倒是那张叫人恶心的龙脸上,满是形如癞蛤蟆身上一般的肉疙瘩。
“是了……”
姜老爷子凭此笃定:“应该不会有错。”
他也在当下惊叹,抱怨着自己早该想到才对……毕竟远的不说,就这孽龙的面貌,完全就不符鱼化龙的形象。
而它那长短不一的四爪,和丑陋的特征,也全然被姜老爷子视畸形。
还真是智者千虑,也免不了百密一疏的时候。
相比于常人的质疑,姜老爷似乎更难接受蛤蟆化龙的事实。
其实龙的种类非常复杂,有金龙、白龙、青龙、黑龙……还有有胎生的龙,有卵生的龙,有湿生的龙,有化生的龙,又有札龙、鹰龙、蛟龙、骊龙,又有天龙、地龙、王龙、人龙。
其中化龙尤为广泛,好比鱼化龙、马化龙、象化龙、蛤蟆化龙,等等等等……
古人有句话,说的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也有人曲改为龙生九子,子子不成龙。
继而凭借古人的猜想,以此武断,说龙生而好淫……
其实“龙生九子”最早出自哪里无法考证,但有记载的是明孝宗年间。
明孝宗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龙生九子的故事,浴室兴致大发,某天让太监拿着个小纸条去找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问个究竟。
然而李东阳当时也是一脸懵,他也完全不知只好去求教其他人,最后是部员外郎刘绩从一本古书上找到了答案,李东阳也没办法去考证,就按照这个说法递了上去。
为了让自己不再忘记,就将这件事记录在了文学作品《怀麓堂集》,这也就是有关龙生九子最早的记载,此后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很多人由此得出“龙性本淫”的结论,说龙与牛配,与马合……
更种说法层出不穷,也由此衍生了龙的九个儿子。
其一为囚牛,相传是龙和牛的儿子,性情最温顺,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雕像,象征音乐之神,乐器鼻祖。
其二是睚眦,据说是龙和豺狼的儿子,豺身龙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常被用于刀环、刀柄、龙吞口等武器装饰上,象征勇敢和力量。
其三名为嘲风:是龙和鸟的儿子,平生好险又好望,常以其形状作为殿角的装饰,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老五为狻猊:是龙与狮子的儿子,形状也像狮子,喜欢静坐和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常用狻猊来装饰,象征威严和守护。
龙王第六个儿子名为霸下:又名赑屃,是个大力士,传说能驮动三山五岳,身形似龟,头部似龙,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人们将巨大的石碑立在霸下身上,希望依靠它的神力可以经久不倒,永存千秋。
老七名为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牛,一身正气,虎视眈眈,常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环视察看,维护公法的威严,是狱官的象征,代表正义。
老八叫负屃:是龙和神龟的儿子,身型似大龟,天生神力,力大无穷,喜欢重物,常被刻在石碑等重物的底座上,以稳固之。
老九叫螭吻:又名嘲吻,是龙和鱼所生的儿子,有着龙的头和鱼的身子,常被用作屋脊的装饰,被认为可以辟邪和防火……
而这九子之中,恐怕老龙最难以启齿的,就是龙四子蒲牢……相传蒲牢的母亲是只癞蛤蟆,蒲牢自己也继承了这样不堪的形象。所以他在兄弟间也是身形较小,且是出了名的胆小鬼。
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薛淙在《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或许是因为上古时期,这九种生物和龙族结缘,沾染了龙气,随意这九种生物,都能迈入化龙境。
鱼化龙最为常见,可即便它历劫成龙,也最像螭吻,同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是癞蛤蟆化龙,也改变不了蛤蟆的本性。
它注定了和蒲牢一样,是龙族长得最丑,也是智力最低的一脉。
因为蛤蟆生来就没有灵智,它的智商相对较低,别说是和人类进比智……蛤蟆,特别是癞蛤蟆(也就是蟾蜍),属于冷血动物,其智商水平远低于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癞蛤蟆的智商水平不足以使其能够认出主人或对主人产生感情,这与猫狗等宠物动物有着显著的差异。癞蛤蟆的认知能力有限,主要依赖于本能和简单的环境适应行为,而不是复杂的认知或情感反应。
想清楚这家伙的来历,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这孽龙,能蜗居在藏龙洞中一千八百年,冷血噬魂,也毫无成龙成圣的欲望……
这也难怪,一千八百年前,会有黄雀入墓的典故。
感情,这家伙只是顺应藏龙的环境,因为胆小所以藏身一千八百年。
因为弱智,所以躲在藏龙坑里与世隔绝。
因为喜鸣,所以用黄雀陪葬……因为耳力惊人,才会被引出洞外,因为胆小恐惧,才会和我们缠斗。
这荒诞的一幕,叫人咋舌。
倘若不是这家伙受了一千八百年魂祭,坏了轮回因果。
兴许,我还真不会有屠龙的念想,毕竟,谁会和一个傻子计较。
“知道了这家伙的来历,”
姜老爷子欣然一笑:“那也就算,是找到了它致命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