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他要上大学,我们厂里给推荐
柱台2024-05-20 21:562,031

   当晚,老吴就把红梅给带来了。

   红梅跟着车来到二钢厂的时候,都惊呆了,因为老吴临时把部队给调了过来,在这里实行了军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路口都设卡拦截。

   “吴伯伯,这是要……”

   “没事,你别紧张,只是这里搞的东西有点重要。”

   技术方面老吴不懂,但是他会算账,知道这个价值。

   小日子的特殊钢技术咱们得买,汉斯的合金咱们还是得买,而且对方还能狮子大开口,凭的是什么,那是技术壁垒,不买你就没办法制造大型军舰!

   而秦关在干什么?

   他在做的事,就是打破这种封锁。

   既然是那么值钱的技术,也关系着国家能否造出大军舰,那他作为军代表就马虎不得,跟上级一说,直接就调兵来了,反正部队是丝毫不含糊。

   红梅甚至看到二厂门口架起了机枪……

   等他们开车进去,严厂长找过来问:“这不至于吧,首长?”

   “没事,反正对你们厂也不算有什么影响了,不是没开工吗?”

   “那我们厂还有大批职工在外面呢,他们怎么回来!”

   “你去一个个认人,做好等级,二厂以后不准随意进出,你要是不乐意,等做完测试我就让他们走,但是你们也不能再生产这类特殊钢材了。”

   老吴这才是将了严厂长一军,不生产这些钢材,那他这里还得继续停工。

   他这个厂长又是名存实亡了,那不行,老严得揽下这个任务。

   而且秦关在设计的可不止是一种钢材,还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合金,如果将来二厂作为特殊钢材的生产基地……这可是老严翻身的机会。

   都是拥有巨大价值的东西,一厂那边拼命生产一年都不如这边一天产量的价值!

   汉斯喊价十倍,一厂居然捏着鼻子接受了。

   这件事是老严才打听到的,假如这种合金在二厂投产,看一厂那边今后还怎么嘚瑟,他们啊,就只配生产一些低端货,不值钱的东西。

   “好,我去做职工们的思想工作……”

   老严一下就服软了,他就这点好,脑子想得明白,“这位是……”

   “是秦关的爱人。”

   “哦,是秦总工的爱人啊,这样,我们厂办马上就安排住处!”

   “什么时候是秦总工了?”

   老吴疑惑,秦关是他带来的人,进厂不得经过他的同意啊。

   而且掌握的都是关键技术,一旦成了,这人的价值难以估量,是你一个小钢厂能决定的?这肯定是老严自作主张,老吴问:“是秦关他自己答应了?”

   “哎,吴代表,这次测试,新工艺很多,我们没有他做主导可不行,在这个项目里,他必须是我们厂的总工,这样说话才有分量,任务才好完成。”

   老吴不懂技术,但能从厂长的反应里看出那些图纸的可行性。

   显然,二厂的这些老技工都感觉不错,觉得有成功的可能。

   一厂那边则是看都不看,平时也是被捧的太多了,没个竞争机制。

   这年头也没什么竞争机制,安排了工作就是旱涝保收。

   “我跟你说啊老严,秦关这小子呢,是我的人,他不能留在你们这里,还要上大学的。”

   “那正好啊,我们厂有推荐的资格吧?”

   他们二厂还真有,虽然不如一厂红火,但这年头只看级别。

   至于谁效益好谁效益不好的,至少对普通工人来说没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领一样的工资,哪怕二厂现在职工什么也不干……

   “用不着你们来推荐。”

   “不不,军代表你不知道,我们钢材有技术方面定向培养的特殊大学,这点和你们部队不同,你们部队也不熟悉冶金大学的门路吧?”

   这单老吴还真说不过,确实秦关的技术好像就在这个系统里。

   “反正这个不由你们决定,等做出来了再说。”

   老吴带着红梅去找秦关,严厂长带路,去到了资料室里。

   他们进去的时候,秦关正在给一群技术员讲解图纸。

   “其实这个工艺也好懂,你们放心大胆去做,我知道你们都会的……是,和你们现在的工艺不同,但临时改动一下炼一炉还是可以的。”

   “等将来投产,再改变整体工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制备不需要那么多,只做测试用……对,这个地方用热轧……”

   这些技术员在周围,一个个专心听着秦关的讲解。

   红梅都看呆了,她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秦关,仿佛他就应该属于这里!

   现在的秦关非常年轻,容易被人轻视,但在二厂这边,一旦给他机会讲起来,又让所有人都忽视他年轻的样貌,仿佛这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学者。

   秦关甚至猜得到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对什么地方没把握。

   作为前一世的科学泰斗,有这个表现是很正常的,但现在其他人都不知道,而秦关的底子也不难查,就只是个高中生而已,但这一幕显然和他的身份不符。

   老吴不懂技术,但他看出来了,秦关的那些说法里有猫腻。

   秦关说,这些技术来源于他父亲的书籍,肯定不是。

   以现在秦关的表现,可不是哪个技术员能教出来的,就算这些图纸是从国外搬来的,可要吃透这些东西也需要时间,秦关却仿佛了如指掌!

   国内都没有这样的技术,又怎么可能有技术员熟悉这些。

   现在看来,是秦关自己不愿意说出原因,就找了个借口。

   老吴觉得,既然不愿意说,那就不说。

   他是老一辈战斗英雄,但不是个死板的人,这些难道不是对国家有利吗?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没什么不可以,军队已经落后太多了。

   秦关也看到了他们的到来,依旧很从容地对众人说:“也就是这些了,工艺步骤我都写得很详细,你们先做起来,不要怕失败,如果有哪个步骤不符合了,再来找我。”

   这哪像是一个高中生,就算大学生,秦关在他们面前都更像是老师。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前世,很多科学家都是秦关的学生,这才到哪儿。

   

  

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 我们的军队还能打仗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国重器:从80年代搞科研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