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这个年轻人不一般
柱台2024-05-23 16:242,051

   京都的一场会议上,陈部长对众人讲解了一场新型的未来战争模式。

   在座的都是搞军事理论研究以及国防工业布局的人,他们都如听天书。

   “老陈啊,你这说的我都感觉不是在现实,这真的可以实现吗?”

   “确实不是现实,这是未来的战争,可我们搞军事理论研究的,不就是要着眼于未来吗,已经有的都不需要我们去研究了,那只是拾人牙慧。”

   “可老陈,你自己是负责军械的,觉得这些可行?”

   “现如今确实不太可行,但我们得有个布局方向啊。”

   陈部长对在座的所有人说,“我们现状,就是条件有限,甚至物资也缺乏,很多想法都不能实施,因为没钱嘛,但我们的理论研究不能不超前。”

   有人还是摇头:“我们已经非常超前了,向军工提标准,双2.5的战斗机,055驱逐舰,这些不都没法完成吗,现实也让我们不得不低头。”

   “那只是指标提得过高,我在这里说的是战争模式。”

   “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也有不少人赞同,因为无论再缥缈的设想,只要基于合适的逻辑就可以存在,否则叫什么理论研究,有的人还是可以秉持正确的思考方向。

   就是我们装备已经落后了,思想就不能再落后!

   那可不是对军工瞎提指标可以相提并论的,前者是完整的思路,有合理的逻辑,后者则是盲目拔高某部分的指标,格局都小了,不可同日而语。

   “我认为说得对,老陈,这个设想谁提出来的,居然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框架。”

   “这是一个年轻人,不过你们可别小看他,他的眼界不一般。”

   能在这里讨论的,思想都不会狭隘,他们也不会先入为主地觉得一个年轻人什么也不懂,因为陈部长这样说了,就是一个担保,陈部长自己是个严谨的人。

   能被陈部长这样说,那这个人必定是有超常之处。

   “怎么个不一般法,能获得你这样青睐,能被你看好的人可不多。”

   “这个嘛,其实也涉及到我们的051工程,以后你们肯定会知道他的。”

   这群人可不简单,他们是对军工以及国防进行顶层布局。

   大多数人肯定都听说过各种计划,国家也没有隐瞒过计划的代号,比如863,这些计划是怎么来的呢,是脑袋一拍就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发展吗?

   其实,这是从一个大逻辑细分下来的。

   就像是陈部长现在提出的这个未来战争模式,先确定这个。

   确定了未来战争是怎么打的,然后进行每个领域的细分,攻关。

   所以从这个顶层规规里,就可以提出各种科研方向,都是为这个规划服务的。

   别看这个时候国家土,但想法可一点都不土。

   后世许多科幻离谱的科研结果,都是来自于其中一个细分领域。

   那说明我们在这个年代就已经设想了未来该是怎么样的,这些想法不但不土,而且很潮,后世看来也相当符合历史发展轨迹,又科幻又现实。

   ……

   这场会议之后,陈部长回到部里,又召开了另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题格局就稍微小一些了,是如何追回货款的讨论,现在外汇储备那么少,这些小日子钢材不合格肯定是要退的,要把每一点钱都落到实处。

   “反正这笔钱必须要回来,不管付出什么努力,国家现在很困难。”

   “部长,其他方面都好说,就是刚才您提到那个年轻人……”

   “秦关?”

   “对,他为什么要跟到小日子那边去,万一他就不回来了呢?”

   不是开玩笑,这个时代就得防着这个,还是很严格的。

   让秦关出去,看到了人家的花花世界乐不思蜀了怎么办?

   他有这个能耐,而且小日子也见到了他那种新型钢材,能没有动作吗?

   而小日子如果出手招揽,那手笔就不是咱们能比的了。

   百亿富豪都那么多,更别说一个大公司出手,咱们所有储备才几亿凭什么跟人家比?

   陈部长笑了笑:“你们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我也想过。”

   “但是科技要有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以后我们对外的交流工作也会多起来,如果这个不信任那个不信任,那我们该怎么办?”

   “小秦同志个人还是不错的,我亲眼看过,是个靠谱的人。”

   “退一万步说,他就算迷恋国外,要留在外面,我们也应该尊重他,想一想,五六十年代我们最难的时候,都有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愿意回国,正因为我们的不狭隘!”

   “如果对待其他同志也这么狭隘,今后别人怎么看我们呢?”

   这一番话,其实不太能说服人,可道理都有了。

   哦,有人回归你收下,人家想走你挡着,这不和灯塔一样了吗?

   按照陈部长的想法,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心里要是没有这个大义,那我也不留你,留住人留不住心也没有什么用,还容易把人搞废了。

   那么现实中,我们的格局有没有那么大呢?

   看看即将到来的出国热就明白了,其他领域的无所谓,就连很多公费出去留学的也没回来,国家停止了送人去留学吗?并没有,我们一直这样做的。

   这个格局,不能说不大了吧,你们要是嫌弃可以走,这些年跑了多少人?

   但是胸怀得有,要对外学习,就不能在乎这些狭隘的东西。

   不过很多人都是想不通的,会大骂一些典型的“汉奸”学校。

   很多年后,当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在乎这个了,想想也还是让人心里不爽。

   国内人的心态可以理解,但该有的胸怀,必须得有。

   “地球少了谁都会转嘛,要给同志足够的信任,如果给不了,你们就不是同志,想明白了吗,我们不小气,而且还会坚定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时代要变了,之前搞的大三线布局,恐怕重心又会放回到沿海。

   要发展,就要打开门,有人进来,就有人出去。

   之前的特殊时期让人压抑,其实从灯塔来访之后,我们就开始谋划对外发展。

   得让世界看到,我们不光会打仗!

  

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 知识分子的特殊照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国重器:从80年代搞科研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