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艘艇对抗整个海军
柱台2024-07-17 11:532,040

   潜艇在六百米深处,处于悬停状态,保持一段时间。

   艇员都在检查各种设施,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这些在将来也会成为使用手册里的内容,如果一切都正常运转,没有异样,那这个深度就是正常潜深。

   李艇长在跟秦关聊天:“听说,这样带劲的潜艇咱们还有好几条?”

   “呃……短时间里,或许就这一条了,其他的怕是装不起啊。”

   “那艇壳都运来了,我们放在船厂里闲着?”

   “只能闲着,有什么办法,好在这一型潜艇几十年后也未必会落后。”

   科技发展到了这里,就出现一道坎了,硬指标上不去。

   所以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进步,比如改善动力,提升机动性什么的。

   静音能力只要低于海洋背景噪音,就已经到头了,当然不是没有改善的部分,比如更好的消声瓦贴上去不用经常更换,没那么娇气等等。

   因为潜艇下潜时,物理尺寸会膨胀收缩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能看见潜艇入港的时候,身上的消声瓦脱了大半……

   那都是小细节,而大方向已经遇到了门槛。

   比如更深更快的指标,就上不去了,就像水面舰艇航速跟二战比反而会下降一些,大多都在三十节左右,是因为这个最高航速最为合理。

   你更快的话,有可能付出的代价更大,还赚不到什么。

   “那首长派来和我们对练的,也是潜艇吧?”

   “李艇长,咱们033潜艇在水下航程是多远?”

   “两节的话,能跑个三百海里,但如果做机动就不好说了,可能一天不到就得浮起来充电,水下能超过十节,但坚持的时间太短。”

   “那就没问题了,咱们得给首长一个震撼。”

   两节的经济航速,可以说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水下潜航进入战位。

   要在水下作战,你得把速度飙起来,而现在的033柴电潜艇跟二战的时候区别也不大。

   蓄电池,甚至都赶不上秦关卖的哪些。

   水下当然是不能开柴油机的,所以战斗一段时间,就得浮起来充电,甚至不到一天。

   老旧的蓄电池在高功率下输出感人,如果经济航速能跑三百多海里,那提速起来可能一半都不到,所以后来我们摒弃了这个方向,引进了AIP系统。

   “秦所长,你之前跟首长说,还要研制新的常规潜艇?”

   “没办法,我们大陆架多,水深很多地方近海都几十米,常规潜艇用得着。”

   “也是,那水下航行时间怎么延长?”

   “那得想办法,让柴油机不需要空气也能运行。”

   不需要空气也能运行,李艇长想不出来,因为燃烧靠空气是常识,这是要带液氧吗?

   他不知道,但液氧跟柴油机可不对应,得另外搞发动机吧。

   “我听说……以后咱们在南边,就要对抗灯塔的核潜艇了,光靠咱们一艘艇顶得住?”

   “当然顶不住,所以要配合水面舰艇,把反潜搞起来。”

   “要配合的话,我觉得常规潜艇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应该是可以的吧,关键还是怎么发现……不,现在关键是得有直升机。”

   直升机这个,已经是跟高卢进口了,还是转让的技术。

   其实国内如果经费够的话,出来得也不慢,主要是材料这块需要提升,而秦关已经积累了许多材料方面的项目,针对涡轴发动机的也有,材料可是他的发家强项。

   “真难以想象,以后的潜艇战会是什么样的。”

   “多练,慢慢就熟悉了。”

   作为一个优秀艇长,他说出这样的话,秦关也十分感慨。

   没什么办法,条件限制,反潜作战应该是一个什么框架,现在的艇长或许还不是很懂,外军这方面都保密,潜艇方面是保密程度最高的,通常只让你看到个大概。

   因为潜艇就靠隐蔽性作战,一旦被发现会非常被动。

   现在的秦关,又回到那个问题了,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

   南岛上的海军指挥部,刘司令已经下达了命令,让周围一个潜艇支队进入演习区。

   “命令,让二支队的快点,把测试艇的大概位置发给他们。”

   “是……首长,他们能做到吗?”

   “能不能都要试试,今后,我们在这片海域要碰的就是灯塔了。”

   刘司令叹了口气,“小秦说过,灯塔的尖端技术,大概也就是这样,我原本是松口气的,可现在看来,光着一艘艇,就足够搅动我们海军不得安宁。”

   旁边的参谋们也是个个震撼,在这个年代,他们压力是巨大的。

   别说他们,再过二十年,军迷看到这样的差距都感觉有点喘不过气。

   军事装备基本都看国外的,国内不会有,倒不是保密,是真没有。

   军队要忍耐嘛,基本上项目都下马了,各种军事杂志上的东西全都是外国的,所以说这一代军迷从小在这样的气氛下长大,还没有想着投降是真难得。

   还好,这一代人还没垮。

   “首长,秦所长说,要反潜的话,空中装备必不可少。”

   “那边已经引进海豚直升机了,我们海军得要一点产能过来。”

   “对,我们现在的军力要反潜铺开不可能,船得造小一点的,多造猎潜艇吧?”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可猎潜艇也载不了直升机啊!”

   “哎,我觉得二支队也搞不过测试艇,整个海军恐怕拿这一条潜艇都没办法。”

   事实上,033已经比二战潜艇强不少了,二战的时候水下两三节都撑不到一天。

   但还是比不了几乎无限动力的核潜艇。

   他们感觉到了一艘潜艇给整个海军带来的压力,如果敌人也有了这样的潜艇,海军根本防不住,退回大陆架吗,那不行,因为在新战略里,南海是要守住的。

   因为南海要留着让战略艇游弋,这个地方决不能放敌人的艇进来。

   攻击艇的存在,很大意义上就是猎杀对手战略艇的。

   这压力很大,关系着最终一战的筹码问题,而海军得把这个重担挑起来。

   刘司令摇着头感叹:“还是得有钱啊,咱们得跟上这个时代。”

   

   

  

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世界最先进潜艇的对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国重器:从80年代搞科研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