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浩然之气
五曲2025-07-02 20:484,137

今日,林安世跟着的是一个儒雅中年人,对于这个人,林安世是极为陌生的,连名字也不清楚,除了刚到五丈原时见到过几面,之后的几个月内,林安世再也没看到他了,来拿酒喝的很多,他不在其中。

  细细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林安世顿时有一种亲切感,这中年人一声白衣,头上戴着羽冠,端正,又从容着,白衣配上消瘦却英俊的样貌,顿时有了一种风度翩翩的读书人的模样。

  中年人此时负手而立,脸色从容且淡定,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

  林安世怔了怔,这不就是“公子如玉”的模样吗?他大多数的时候,好像也是如此。

  此人不像是个修炼之人,倒像是林巍然,像是周守忠一样,是个饱读诗书,文章大成的大儒。

  林安世眨了眨眼,弯腰做辑礼,微笑道,“见过先生。”

  “孺子可教。”

  中年人微笑道。

  眨了眨眼,林安世忽然笑道,“教上教,先请而先教?”

  中年人一怔,随即一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这下林安世挑了挑眉,他也不知道为何,天下五地没去过也就罢了,可是在绝界大陆上,却也学习过,听过,不少前世的“子曰”,随即林安世从容一笑道。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中年人笑着接道,“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教先生。”

  林安世施了一礼,微笑道。

  “且说无妨。”

  中年人笑道。

  林安世眼睛似有千万种情绪,沉吟了好一下,这才缓缓说道。

  “不知先生,可知孔孟?”

  中年人淡淡笑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此乃上古两位圣贤,我辈读书人,岂可不知?”

  林安世闭上眼睛,这句话的出处,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宋时的民族骨气,文天祥生前留于衣带上的话,原话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谓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曾几何时,便已经开始猜测过,他能够凭借九星连珠到此,或许是巧合,或许也不是,但是不管怎么说,两方世界,不,在他的眼光看来,这说不上是世界,而是两颗星球。

  两颗星球必然是有着常人所不知的联系,所以他才能够“机缘巧合”之下,借九星连珠,来到这里。

  不然如何解释他会来到这里?如何解释,那除了他没听过的“圣贤”之言,那剩下的,那些熟悉的,又是哪里来的???

  或许······

  林安世脑海里思绪开始翻滚了起来,或许自己还有机会回到地球去!!!

  这个他早就想过,只是没有去深思,只是他本就是孤家寡人,所以对于这个想法,说不上多热烈,也说不上不积极,若是有机会,去看看那山,那水,那曾经的故土,也是极好的。

  到时候带着林母、幽兰、恩儿,四人一起去看看·······

  见林安世不言语,中年人眼光期待道,“从怪老子说起来,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想要教导你,不过时间太赶,我准备的不充足,所以我便准备了最后一个来教导你。”

  “你宁折不弯,心性坚韧,能受苦难,又有大无畏的精神,正是君子之德,比起你前面学的那些,你更加的适合修习我儒家之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

  林安世回过神来,重复问道。

  “天下四种最基本的修炼之法你应该知道吧。”

  中年人点头问道,见林安世点头,随即脸色一肃道,“如果不是这浩然之气太过于难以修炼,否则我儒家浩然之气,便能够名列天下第五种修炼之法。”

  中年人说到此,脸色微微不甘心,继续说道,“这浩然之气,其也可称之为天地正气。”顿了顿,中年人问道,“你可知道正邪?善恶?”

  林安世点头道,“知晓。”

  “浩然之气的修炼之法难以叙说出来,但是其是存在的,儒家自上古到现在,也有不少人修炼了出来,圣贤曾有言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无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弟子愚笨,不太明白,还请先生细说。”

  林安世微笑道。

  “我说过了,说,是难以叙说出来的,你不如好好体验一下就明白了。”

  中年人笑道。

  “体验?”

  林安世问道。

  “当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中年人说完,一挥手又道,“小心来!!”

  忽然·······

  林安世身子一震,一股庞大的气势从中年人身上发出,这气势如同那江海,一波又是一波的拍打在了他的身上,但是却又未曾对他造成如何的伤害。

  林安世愣了愣,随后开始感受这迎面而来的气势,这是一股子正大刚直的气势,迎面而来,但是到了身上,却不像是三绝老人的气势一样的压迫,似是春雨,解救万物,又是暖阳,融化冰雪,天地之大,似乎你无可逃离这范围之内。

  中年人身上的气息也是随之一变,没有了刚才的如玉公子模样,而是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姿态,光明正大,刚正不阿·······

  在这股气势之中,林安世想起了一首诗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我方才问过你善恶,在浩然之气面前,恶人便会难受,邪魔就会退避,这,就是浩然之气,天地之间的正与善之气,你修炼的是何等的功法并无任何区别,修炼浩然之气,在乎于心,沟通天地之间的正气,从而引导出自己的浩然之气。”

  中年修士肃穆的声音传入林安世的耳朵里。

  一瞬间,林安世便喜欢上了这浩然之气,有趣,而且极为适合自己,他不就是求的大丈夫男子汉,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吗?

  他想要学到!!!

  这是林安世对于浩然之气的感官,这也是他跟随了那么多前辈之后唯一最想要学习的功法。

  按照中年修士前辈的话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修炼之法,甚至都不在乎你本身修炼的是何种功法,只要你的心能够感受到天地存在的正气,从而引导出自己的浩然之气,那就可以根据儒家“养气法”,改变灵气的存在,让灵气转化成为浩然之气。

  随即,林安世盘腿坐了下来,闭上眼睛,开始更加深入的感受那浩然之气散发出来的气势。

  第一个感觉,那就是平和,淡然,然后接踵而来的就是那正大,那光明,雪遇见了阳光就会融化,无可躲藏,阳光出现,黑夜就会消失,无可逃离。

  身心全力感受的林安世,只觉得念头通达,心情舒畅。

  只是,还是没摸到那浩然之气的边缘。

  ·······

  中年儒雅修士是最后一位前辈,原本一天的学习之后,他和李不懂还有张清明就该考虑离开的事情了,不过此时林安世想要再多加了解一下浩然之气,因此三人的决定就延后了。

  对于这个决定,李不懂和张清明也没什么意见,且不说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就是李不懂,也想要多和自己的高祖父学习一下剑术,张清明也想要在这最后几天的日子里,多学点保命的法门,多从这些前辈身上捞上一笔好的法宝。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安世便是每日去请教中年人,中年人也不厌烦,反而是极为有兴趣的教导他,从各个方面,儒家虽然不被承认,但是其上古年间就已经出现,十万年做一古,儒家的存在可想而知其历史深久。

  随着林安世对于浩然之气的了解,更是觉得其玄妙无比,他不是非要修炼不成,但是至少也要做到再无修炼的可能,才会放弃,然后他想到了一个方法。

  对于教导林安世,中年人就如同他说的一样,早就做了不少的准备的,但凡是一个修士,就不会有人愿意绝后,当然,这个绝后的意思并不是血脉,而是自己的传承。

  越是修为高深,传承不凡的修士,在生命的尽头前,就会越想要找到一个天赋极佳的弟子,来接受传承。

  中年人就是这样,他原本也想要强留林安世的,如今林安世主动留下来,自然更让他欢喜,书籍,玉简,丹药,法宝,林安世每次来学习,走的时候都能够带上不少的东西。

  对于林安世的修炼进度,中年人毫不担心,浩然之气不是嘴里说的那么难以修炼,而是实实在在的极为困难,否则自上古年间就传承有序的儒家,怎么会到了此时,还没有被天下五地承认?

  就是因为太难修炼出来,儒家的先辈们,就他所知,修炼出浩然之气的,绝不超过双手之数。

  而他,则完全是因为机缘巧合。

  他修炼了数百年而不得法,最后进入了五丈原之后,这才有了一些在懵懵懂懂之中,修炼出了浩然之气,可是怎么修炼出来的,他自己都是迷糊的,说不出来的。

  一如儒家的典籍记载一样,浩然之气,能够修炼,却难以叙述。

  林安世的性格,优点明显,心性坚韧,知礼貌,不骄不躁,有大无畏的精神,这就是君子之德,是修炼浩然之气的最佳人选,也是他托付自己传承的最佳人选。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但是在他看来,这缺点根本算不上是缺点,在儒家来说,林安世的一切缺点,都说不上是缺点,什么执拗,什么不怕死,什么不知退让,这都不是缺点。

  若是连这些都是缺点,那么何来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在自己的道路上,不管旁人如何看,绝无退让之理,自古以来的“强者”,又有哪一个是心性不定之辈?苟且偷生之人?

  念头不通达,如何证自我之大道,若是不能证自我之大道,如何成为“强者”。

  一连数天过去,林安世和中年儒雅修士学习了,七天,这时,林安世才准备结束学习。

  中年人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一些失望,因为他觉得还有不少东西没有交给林安世,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没有看到林安世将这浩然之气修炼出来,林安世走后,他就更看不到了。

  虽然失望,但是中年人却没有挽留,只是道。

  “大无畏的精神,不是谁都能够有的,你心性也是极好,古来强者,谁不是有着自己的独特处世准则?你有五丈原的经历,又有两位朋友的扶持,只要不死,不出意料,将来必定是天之骄子。”

  中年人毫无保留的赞扬道。

  林安世问过了中年人的姓名和故事,不过中年人却未曾说过,林安世便是一直称呼“先生。”

  辞别了中年人之后,林安世还有李不懂和张清明三人开始一一拜访那些前辈,然后又得到了不少东西,张清明和李不懂两人更是鸟枪换大炮,拿一件,换一件,身上的衣服裤子,连鞋子都换了。

  “须弥戒指啊!!老早胖爷就想要搞一个来玩玩儿了,这可比储物袋大得多,也方便的多,而且还好看。”

  张清明一脸嘚瑟道,“看看那些还带着储物袋的修士,一个个的就跟个路边的乞丐一样,拿着碗袋子乞讨!”

  张清明那嘚瑟的样子,丝毫没想过他刚才就是那“乞讨”的一位。

  林安世听得好笑,在一旁笑呵呵的不说话。

  李不懂翻了个白眼,拆台道,“胖子,你要是真那么能耐,你就把你的储物袋扔了呗,还带着干啥?”

  “扔?”

  张清明脸色一正道,“扔是不可能扔掉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拿去卖我还能卖不少灵石呢!”

  “呵呵,小爷刚才可是听到某人说这是‘乞讨’的玩意儿来着?”

  李不懂讥笑道。

  “咋的!!就是胖爷说的咋的?”

  张清明一脸的理直气壮道,“你胖爷就是喜欢当乞丐,怎么的?胖爷喊两声小爷好,难道你李小爷还真敢给钱不成?”

  李不懂被张清明噎的无话可说,他要是敢给,张清明绝对敢叫到天荒地老去!!!!

  辞别了诸位前辈之后,说笑声之间,三人登上了神梭子前辈送的三架神梭,往着北方而去。

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五章 搞事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煌煌匹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