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十一月初,夏军进犯济城,出兵二十万,攻济城南门,济城太守将济城百姓疏散,济军奋力守城,历经十天,济军大元帅张震岳尽起济军内守军,出城迎战,一战平定,残于夏军逃回京城。
十一月中旬,大夏忽然传来喜讯,有大周江湖义士,夜潜大夏京都,一举斩杀夏皇,随后被无数的夏军围攻身死,探知其身份,乃是消失数十年之踏山周通,其乃是大周皇室血脉,曾为武王爵位,乃是大周武王五世玄孙。
十一月末,大周大皇子在金顶寺请出帝师李明道出山,随后加冕上位,成为新的周皇,以济城为大营,反攻京城。
因之前林安世的献策,大皇子迅速的沟通过各地,此次大皇子加冕,顿时一呼万应,方才镇压不久的周人再次起义,农民,商人,连妇人也上了战场,各地烽烟四起。
夏军因为济城之败,又因夏皇被刺杀身死,士气全无,大夏境内,更因为夺嫡事件出现,搞得朝廷混乱不堪,甚至出现皇子被毒杀,被刺杀事件,自此,夏军再无进攻之力。
十二月初,夏军开始缓缓退出大周地界,最先的队伍,已经过了横河。
自此,大周江山,完全夺回,甚至朝廷内还有出现了新的声音,趁此良机,反攻大夏,为周皇,为大周天下百姓报仇。
这些都已经是后话。
十二月中旬,济城内,林府欢天喜地起来,所有下人,包括主人,都站在了那主人家的小院外,眼睛都不愿意多眨一下,就那样欢喜紧张的看着小院内的一切。
小院内的屋内,青年正有些迷茫的看着周围,很熟悉,很熟悉,好像,好像就是自己的房间一样。
周围嘈杂不停,还有声音在不停唤着自己。
“大家不要吵,让状元郎先安静一下,他昏迷了一个多月,刚醒来时最受不得刺激和吵闹。”
“还有,老夫人,可以让下人备些吃食,清粥最好,状元郎一月不食,这几天最好是吃清淡一点,大补之物更是千万别用,不然恐怕身体受不得。”
这声音说完,边上又有一个熟悉老迈的声音连忙客气道,“好好好,老身晓得,快快快,蝶儿,给太医准备茶水钱······”
“不不不!!!”
开始的那个声音又道,“老夫人千万别给,若是别人我也就拿了,就是周皇的,我也不拒绝了,单单是状元郎的,我可不敢受,若无状元郎,济城恐怕已经失守,若无状元郎,没有济城当做大本营,如何能够反攻取回失地?这茶水钱我是万万不敢收的。”
这人说的真诚。
最后,似乎有人叫那个蝶儿准备好了车马,送这人回去。
青年一想东西,忽然就觉得头脑昏昏沉沉的,茫然了一会,又困意上头,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已经有一匹快马出城狂奔而去。
一天一夜后,京城迎来了八百里加急信件。
八百里加急,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也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才会用得到,想当初,夏军沉兵横河,也只不过是四百里加急,往下面还有最慢的两百里加急信件,往上面也还有一阶六百里加急信件。
曾经的大周皇宫内,再次周皇坐上龙椅,龙椅下方的大殿内,群臣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侍在一旁高声叫道,“平身!!!”
曾经的大皇子,如今的周皇,面色温和的看着众人笑道,“想必诸位爱卿还不知道我召集你们来的原由吧?”
张以方如今已经是太傅,群臣内,他为第二人,第一人乃是曾经的帝师李明道。
张以方出列弯腰一拜道,“陛下,老臣听闻是有八百里加急?可是边关又有战事重启?夏军再次来袭?”
周皇点头笑道,“太傅说得对,不过这八百里加急可不是什么祸事,而是我们大周的新武王醒来了!!!”
“新武王?”
大殿内,群臣愕然,小声嘀咕了起来。
张以方看了看李明道,李明道两眼紧闭,似是睡着了一样,半点动静也没有,不得法子,只能站出来,再次开口,“敢问陛下,陛下说的是?”
“呵呵。”
周皇笑了笑道,“说起来,朕还没有告诉你们。”转头看了看内侍笑道,“大伴,你来宣旨吧。”
这个内侍,便是当初和大皇子曾经一起逃到了金顶山的那个宣读遗诏的内侍。
摊开手中的圣旨,青年内侍面色肃穆,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昔有状元林安世,文思敏捷,智慧聪达,在京城沦陷之后,朕还是大皇子之时,便予朕复国之策,后林安世弃文从武,朕初到金顶寺之时,有大夏探子寻来,林安世武功初显·······”
“与武王鏖战京城外,斩杀大夏三皇子·······”
“一人潜入二十万夏军大营·······”
“所创立之三千敢死营冲破十五万大军军阵·······”
“········”
“其功劳之大,大周境内传颂,先皇也曾留下遗照,曰其可为大用,当领三军统帅,此等文武全才,本应嘉赏,奈何林安世与夏军强者交手,伤重昏迷,至今一月。”
“······”
“幸哉,幸哉,天不亡我大周贤德大才,今当特例嘉许,想吾大周诸位先皇也无不应之理。”
“特封林安世为大周文武王,位超一品,可观政,加九锡,可着四爪龙袍,开王府,封地济城,因其武道已成,所以不必困于封地,可游天下。”
“另外········”
“文武王门下有一义士,曾与江湖之人·······”
“特此封赏连千山为三品带刀大侍卫,保护文武王之安危,可见皇不拜,持刀天下。”
“另再特例嘉许·······”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可大周沦陷,各地江湖义士多有起义者,其中更有众多全家忠烈献身,因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嘉赏,因此特此嘉许,待文武王安好之后,可召集天下江湖义士,齐聚京城,大周内库武功秘籍,全部放开,让大周天下江湖义士尽情阅览。”
一段一段的宣布下来,大殿内群臣愕然,听得是目瞪口呆,大皇子上位至今除了一开始的召集天下义士反攻以外,还有几道减赋安民的圣旨外,也没有太多的举动。
没想到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封王!!!
召集大周的江湖义士于京城?开放内库武功秘籍予以一一阅览???
这这这······
张以方再次看向了李明道,却见李明道一如之前,心中顿时惊讶无比,随后又恍然起来,李明道曾为帝师,乃是三朝元老,如今在经历大皇子这一朝,便是四朝元老了。
这样的人,难道会不懂这圣旨的含义???
而他却半点动静也没有,连惊讶的表情也没有,这难道真的是他半点也不懂所谓的当官吗?不!!!而是他必然早已经知道了!!!所以才能如此安稳的一动不动。
陛下也当知道这圣旨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应该一开始就找人商量过,不但要找人商量,而且一定要找有足够分量的人。
眼下这朝廷之中,最有份量的是谁?
毫无疑问,是李明道,四朝元老,如今的文臣第一人!!!
他的子侄辈,他最看好的小辈有了封王的出息,原本他张以方是应该开心高兴的,但是封王!!!
依照林安世的功劳,封王是毫无疑问的,可是!!!
可观政?可着四爪龙袍?加九锡,开王府,封地济城?这是何等意思!!!
就如同字面上的,可观政就是林安世可以来朝廷上朝,观看政务,别看这说起来没什么,可是一旦做起来,只是林安世有心,他可以架空皇帝,把持朝政·······
还有那四爪龙袍!!!
龙袍自古以来也只有皇室血脉可穿着,而皇室血脉的划分也很简单,亲王的三爪龙袍,太子的四爪龙袍,皇帝的五爪龙袍,异姓王,只能穿四爪蟒袍啊!!!!
还有加九锡!!
这九锡可不是凡同,乃是实实在在的权利,九锡代表的是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其余的暂且不说,其中有三种特赐才是重中之重,分别是虎贲,斧钺,还有弓矢。
虎贲代表了可以自主招兵,成立军队。
斧钺代表了可以不用请示皇帝,就能够诛杀有罪者。
弓矢代表了可以征伐不义之军。
而且圣旨后面还说了什么???
封地济城,济城乃是强军之城,济城哪个不认识林安世???而济城离着京城,只不过千里,大军行军,若是春天,恐怕只需要数天的时间,就能够兵围京城。
还有那后面说的因其武道有成,可游走天下·······
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就是为了谋反而准备的啊!!!
张以方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脑残一样的皇帝,虽然他心中对林安世有不少的肯定,可是有了这样的权利在手,他都不敢保证林安世是不是能够哪天喝多了,就直接把京城围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张爱卿快起!!说起来文武王还是你的侄女婿呢。”
周皇哈哈笑道。
张以方跪在地上,不敢起来,只是奋力大声道,“老臣求陛下收回旨意,封王本无什么,国朝千年也出过不少异姓王,但是身着龙袍,观政,加九锡,还有游走天下,万万不可,封地济城,更是绝对不行。”
张以方话音刚落,顿时就有数十名文臣同时拜倒在地。
周皇皱着眉看着下面的一切,扫过了张以方,又有些无奈,他也没想到居然是他要封王的林安世的叔父跑出来阻止,再看看一旁的李明道,老神在在的好像站着睡着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诸位爱卿,你们这是干什么?”
张以方坚定道,“陛下若不能收回旨意,老臣便请乞骸骨。”
“臣等,请乞骸骨!!!”
众文臣齐齐跪下,只有武将那边,一脸的笑意,对于武将来说,封王可是最高的荣耀,有人能够封王,他们是喜闻乐见,更何况林安世的功劳在圣旨上说的清清楚楚,他们自然是佩服至极。
大周好不容易安定,周皇自然不能让这些文臣辞官而去,只能看向了老神在在的李明道。
“李爱卿,你不妨也说两句话吧。”
众人的眼神看向了李明道,他是文臣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跪下的。
李明道听到了呼唤,这才缓缓睁眼来,扫了扫跪下的中人们,看向了周皇,淡淡道,“陛下旨意,老臣觉得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这边,武将有一人出列了,沉声道,“陛下,末将也觉得并无不妥之意。”
这人自然是林安世的亚父,周正午,周正午刚出出声,顿时就有十数武将同时出列道,“陛下,吾等觉得并无不妥之意。”
李明道淡然平和缓缓说道。
“陛下,武王已经老迈,虽然勇猛,但是老不以筋骨为能,所以战死京城外,废武王踏山周通虽强,能够在大夏京城内暗杀夏皇,但是逝者已去,生者还需继续。”
“神剑白景天虽强,但是是我大周之子民,却不是我大周之武王,所以自从当年惊天一剑之后,再无见到其人,敢问诸位,若是京城有一把神剑在,夏军安敢来袭也???”
“陛下,武王已战死,废武王也已功成身退,唯有白景天,端的不配为我大周之人,然而大周还需要武王,还需要神剑,林安世便是神剑,林安世便是武王,可保朝廷数十年无一征战。”
········
醒来又昏了过去的青年自然就是“差点落幕”的林安世,他自然不会知道朝廷里的事情,昏昏沉沉的睡了两天有余,今日才完全理清了一切。
那日他和莫干那支大战之后,然后重伤昏迷,直到第二日清晨,没有等到林安世的回来,张震岳破釜沉舟,欲要决一死战,在第二天的黎明时候,发动了进攻。
又打又跑,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到处都是混战,最后敢死营不断的冲锋之下,这才让他们有了优势,大败夏军。
第三天的时候,才有济军的军士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他,连忙将他带回了济城医治,不过军士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被人医治过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份信,就在他的衣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