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京师的大街小巷,报童们拿着《大夏文报》,四处叫卖。
这是李龙鳞的主意。
年关将至,人们开始筹备年货。
京师的百姓倒是没什么问题,手里还有银子。
可城外的十万流民呢?
流民们拼尽全力,只为了活下去。
只要撑过今年,等到来年开春,就能回到故乡,到时候日子一定可以好起来。
特别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如何度过年关,是一个难题。
于是,李龙鳞找到洛玉竹,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从流民之中,招募报童卖报。
给他们发放统一服装,不仅能御寒保暖,而且还有一些品牌效应,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卖的是大夏文报。
卖一份报,给报童们提成两文钱。
虽然不多,却足以让他们吃上一口饱饭,撑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洛玉竹一听,就立刻赞成。
于是,除了原本的报摊之外,京师的大街上,又多了许多报童。
“号外,号外!大儒宋青鸾是卖国贼!”
“震惊!宋青鸾这个老不休,去教坊司不给钱,被打出来!”
“无耻!宋青鸾贪赃枉法,以权谋私!”
报童们稚嫩的嗓音中,喊出令人震惊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无数人。
除了那些追更《红楼梅》的死忠粉丝之外。
其实大部分百姓,对报纸这种新生事物并不感兴趣。
一百文钱一份,虽然不贵,还不如买几个肉包子,好歹能填饱肚子。
然而。
他们听到报童喊出的标题,顿时来了兴趣。
大儒宋青鸾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位宋大儒,简直是圣人!
品行高洁,两袖清风,是天下人的楷模。
结果,宋大儒是一个卑鄙无耻的伪君子?
不行!
我得买一份报纸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们的猎奇心理,瞬间被勾了起来。
老百姓爱造神,却也喜欢看神明,陨落尘埃!
“小孩,过来,我买一份!”
“我买两份!”
“宋大儒是伪君子,这个是大事,我买十份,带回乡显摆!”
“...”
百姓们立刻冲上去,疯狂购买。
报童手中的报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这些脸上脏兮兮的报童们,看着手上的铜板,全都惊呆了。
半个时辰不到。
一百份报就卖光了?
他们每个人,都赚了二百文钱?
足够他们啃上十几天硬馒头。
这钱也太好赚了!
抢购到大夏文报的百姓,一个个看的津津有味,忍不住啧啧称奇:“原来,宋大儒是一个伪君子!”
“宋大儒看上去一本正经,居然跟教坊司的花魁,有一段风流韵事!”
“嘿嘿嘿,今天的大夏文报,简直物超所值,不仅有《红楼梅》,其他版面全都是宋大儒的八卦新闻!”
“我怎么觉得,这些八卦新闻,比《红楼梅》还要精彩呢?”
不少百姓们来到茶馆里看报,还交流着心得。
任何一个时代的老百姓,都喜欢八卦。
大夏也不例外。
何况,是宋大儒这个准圣人的八卦新闻,全都是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让不少人都大呼过瘾。
大夏文报,才叫报纸!
不仅便宜,而且内容丰富,干货极多。
相比之下,那山寨版的大夏儒报是什么玩意,价格贵,还无聊透顶!
也有人觉得大夏文报上写的太夸张,有点不信:“宋大儒,可是书院的院长!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黑料,会不会是胡编乱造,污蔑他的?”
他的话一出口,就立刻被一群人反驳:“胡编乱造?你意思是太子殿下,污蔑他宋青鸾?”
“太子殿下,绝对不是那种人!”
“我还听说,这大夏文报的总编是柳如烟,她本就是教坊司花魁,知道很多内幕!否则,宋大儒去教坊司喝花酒这里,怎么会写的如此详尽,一定是她亲眼所见!”
“对,对!据说宋大儒已经被打入诏狱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肯定是个伪君子!”
宋青鸾被打入诏狱一事,本就是最近的热门事件。
大夏文报一出,让这件事的热度再次迈上一个台阶。
可是,买到报的人议论的越是热烈,没抢到报纸的人就越是心里痒痒。
毕竟。
京师的百姓见面打招呼,就是你吃了吗?
现在变成,宋大儒的事,你听说了吗?
啊?
没听说,那你太落伍了!
你让我讲讲?
不行,他狗屁倒灶的事太多,太复杂,我讲不清楚。
你不如去买份大夏文报,自己看看。
一百文一份,不贵!
一时间,购买大夏文报,讨论宋大儒的八卦,形成了一个风潮。
短短一天时间。
刊印出来的十万份大夏文报,就全部销售一空。
西山灯火通明,加班加点,疯狂刊印报纸,然后交给报童,让他们拿去卖。
可是,不管西山印出来多少,结果都是抢购一空。
接连几天,都是这样。
最勤快的报童,一天能卖上千份大夏文报!
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一天就能赚一两多银子。
对这些吃不饱穿不暖,无家可归的孩子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
就连店铺的商家,听到这个数字,也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
哪怕是闹市街头的店铺,累死累活一个月,扣去所有开销,能赚个三五两银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报童,一点本钱都没有,只是跑跑腿,扯着嗓子喊一喊,卖点报纸。
几天时间,他们就能赚店铺一个月的收入。
实在是令人眼馋!
这也说明了,大夏文报的魔力,实在是恐怖到了极点。
“什么?”
“前前后后,卖了五十万份?”
洛玉竹看着账本上的数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
上一版的大夏文报,卖了十万份。
洛玉竹以为就是极限了。
毕竟,周兴自己花银子,大肆购买,想要消灭罪证。
十万份的销量,里面有极大水分。
没想到。
这一版大夏文报,居然卖出五十万份?
这也太夸张了吧!
当然,更夸张的是,公输婉那边还在源源不断的印刷着大夏文报。
最后,很有可能冲破百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