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十二面镜子
邪云狂少2023-04-27 10:353,003

是风、是雨、是夜晚。

  我想,我等,我期待。

  结束了这一段艰难的过程,最后留下来的,只剩下我自己。我所面临的艰难的选择到这一刻,也暂时结束了。

  黄桃和桃夭都离开了我身边,最好的朋友胡刚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敌人,然后永久的离开。

  人生中许多事都不遂人意,很多事都让人猝不及防。

  可是生活还在继续,继续往前走,片刻不得停。

  我父亲早早地就给我办好了休学,所以我离开也就没那么麻烦了。郑晓磊这家伙死皮赖脸的非要赖着我,而且还给我提供了一个消息,说是要我去找黄帝的十二面镜子。

  说起这十二面镜子首先得说到黄帝的妻子,众人皆知的黄帝的妻子是为嫘祖,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三个。

  正妃西陵之女,名叫嫘祖,便是养蚕缧丝的发明者。次妃方雷氏、彤鱼氏。

  而我们要说的是他最后又娶了丑女,封号嫫母。

  后世人把西施看作是天下美女的代表;把潘安看作是天下美男的代表;而把最丑的女子则比作嫫母。

  黄帝为什么要娶一位最丑陋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室呢?

  原来,在那个时代,已从母系氏族公社末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初期。黄帝经过连年战争,打败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成为臣民们一致拥护的盟主。

  为了不辜负臣民对他的信任和尊敬,他处处事事都要以身作则。就在这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事件。

  人们纷纷向黄帝报告,要求他设法制止。

  黄帝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抢婚事件仍然不断发生。有人提议,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矛盾就会激化,很可能导致部落之间的重新分裂。

  黄帝和嫘祖、方雷氏、彤鱼氏都经常为此事闷闷不乐。一天早上,黄帝起床后独自一人出外散步,看到一位女子正在河边用尖底瓶汲水。黄帝走到她身边问道:“你独自一人到这里汲水,难道不拍有人抢你吗?”这女子不认识黄帝,头也没抬地回答道:“我的长相不好,又黑又丑,没有人来抢我”。

  黄帝又问:“你家都有什么人?”

  丑女就说:“哥哥和我,还有一位老妈妈。哥哥被抢婚女子抢走了,如今家里只有我母女二人”。

  黄帝这才知道抢婚不光是男的抢女的,还有女的抢男的。在这一点上,这个传统我觉得非常好。女的抢男的嘛,男的也不反抗对吧?当然,咳咳,言归正传。

  却说黄帝觉得这个汲水女子虽然长得很丑,但她的言谈举止都很大方,便又问她:“你是哪个部落的,叫什么名字?”丑女回答说:“我是祁部落的,没有名字,别人都叫我‘丑女’”。

  黄帝听了,再没有说什么,就转身走了。

  一天黄帝把仓颉、风后、常先、大鸿等大臣召来。商议如何制止部落之间抢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张杀一儆百,黄帝都不同意。

  他对众臣说:“蚩尤无道,经常乱杀无辜,失去民心,最后战败被杀。今天我们应当引以为训,万不可再走蚩尤的老路,不然也会失去民心”。

  大家听了,都觉得黄帝说得有理。但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制止抢婚。这时黄帝便把他早已和三个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来,对着众臣说:“眼下我有三个妻室,他们各有分工,实在忙不过来,经常都不在我身边。我想再娶一个妻室,请你们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女人,但绝不允许抢人婚配”。

  众臣一听,不加思索地说:“这有何难!黄帝功劳这么大,别说再娶一个,就是再娶十个百个也能办到”。

  这消息传出后,各部落都给黄帝挑选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抢来的美女也献了出来。

  不几天,各部落就选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黄帝亲自挑选,哪知,黄帝一一过目后,一个也不中意。

  在场的臣民,谁也摸不透黄帝的心意。当时,黄帝当着众人的面说:“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罢,扬长而去。人们这才明白黄帝选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传出消息,黄帝选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

  不久传出消息,黄帝选中祁部落的丑女为妻,封号嫫母。

  人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叹息,都不明白黄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风后、仓颉理解黄帝的用意。仓颉连夜给黄帝造一“好”字。

  他说,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

  黄帝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仓颉发现黄帝和丑女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黄帝和丑女敬酒,黄帝和丑女笑得合不住嘴,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

  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仓颉的这番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自从黄帝娶丑女为妻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

  不得不佩服先祖的智慧和气度,作为部落首领,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能得到。可他却偏偏注重德才,选了一个丑女。

  当然了,这些都是题外话,重点要谈的便是这个嫫母。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

  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

  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

  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

  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

  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

  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她轻轻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

  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

  她趁着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

  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

  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

  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

  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

  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

  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

  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

  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

  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

  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

  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

  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

  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

  黄帝说罢,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

  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

  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

  就这样,华夏人开始用上了镜子。黄帝特意打造出了十二面镜子,其中有一个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传说中的照妖镜。

  余下另外十一面则分别是:阴阳镜、锁魔镜、驱邪镜、四面照乾坤大宝镜、业镜、心镜、照胆镜、火齐镜、风月宝鉴、勘探镜、预言镜。

继续阅读:第四百六十一章:告别江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狗运当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