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关的人脉都是秦家在经营,这些年秦长海一直蜗居在老家就是为了行事方便。
秦长海也确实有能力,做的一直很好。
但现在三皇子却感受到了不方便,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秦绅和秦楚兰的关系。
可是他堂堂皇子,难道还要跟一个臣子低头吗?现在秦绅就敢拿捏他,日后岂不是生出更大的心思来?
一时间,三皇子跟秦绅兄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三皇子被弄的手忙脚乱,也没时间去找秦楚然了,他正忙着建立自己的人脉。
秦楚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算是理直气壮了。
每次三皇子来找她,她都觉得心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三皇子被秦楚兰兄妹两人弄得狼狈,就在这个时候,二皇子终于被送了回来。
三皇子特地出城,就想早点看二皇子的笑话,啊不是,是早点迎接他尊敬的二皇兄。
不止是三皇子,反正现在雁回关有头有脸的都来迎接二皇子了,至于什么目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当众人看到二皇子的时候,差点都没认出来。就连三皇子都有那么一瞬间同情起了他。
身为皇子,二皇子一直都是光鲜亮丽,养尊处优。
可是现在的他,却是一身恶臭——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能在冬天臭成这样,让人不得不去联想他的遭遇。
这到底是跟什么在一起,在什么环境里才这么臭?
每一个猜测都能让三皇子笑出声来。
二皇子头发凌乱,黏在了一起,比外面的小乞丐还要狼狈,哪里有半分皇子的风度?
三皇子十分遗憾,父皇和文武百官怎么就没看到他这一幕呢?!
三皇子遗憾得捶胸顿足。
三皇子还装模作样地问项载沉:“项统领,我皇兄呢?我皇兄在哪里?快快让我见见我二皇兄,我和父皇都惦记着他,见不到他平安无事,我怎么都不放心。”
项载沉忍不住看向李言蹊,他想不懂,同一个爹生的孩子,怎么相差这么多?真的是因为母亲的原因?
看来母亲还是很重要的,看看这差距,也太大了。
二皇子受了侮辱,本就一肚子气:“老三,瞎了你的狗眼,连自己的哥哥都不认识,还不快扶我下去!”
三皇子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你是我二皇兄?二皇兄?”
三皇子还在浮夸的表演,李言蹊冷冷地看了项载沉一眼,然后让人去将二皇子扶下来。
二皇子代表着皇室,项载沉如此折辱他,就是不把皇室看在眼里。
项载沉是利用二皇子来提升自己的威望。
李言蹊冷冷地看向项载沉:“项载沉,你可是承诺过,会善待我二皇弟。你就是这么善待他的吗?”
项载沉连忙说道:“是我的错,皇太孙殿下,我的属下都是一些穷苦百姓,看到二皇子心中怨气难免大了些,我回去之后会好好的惩戒他们的。”
李言蹊淡淡地说道:“项统领要处置属下与我无关,不过我大乾的皇子也不是可以随意折辱的。此事我不会善罢甘休!”
谁都没把李言蹊的话当回事,毕竟现在雁回军并没有能钳制项载沉的能力。
就连二皇子都认为李言蹊在装好人。
三皇子冷哼了一声,也连忙说道:“快快快,把我二皇兄送回去休息。”
他本来想上前,最后还是望而却步了。
二皇子身上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
二皇子回来了,当初答应项载沉的粮食和武器还没运回去。
这算是项载看在李言蹊的面子上,先把人给送了回来。
现在要付赎金了,三皇子觉得这里面可以做些文章。
三皇子正想着,就看到秦湛从里面跑出来,直接向李言蹊冲了过去,从后面直接爬到了李言蹊的背上。
这是很失礼的,尤其是名门公子,除非是特别好的关系。
李言蹊会武功,他没有将秦湛扔出去,就是默许了他的动作。
三皇子抿了抿唇,当即决定去把秦楚兰哄回来!
上位者如果想拉拢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他们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流露出丝毫的礼让,下位者都该感激涕零。
三皇子没费什么力气就把秦楚兰哄了过来,秦楚兰也知道,三皇子这是暂时妥协。
但是她不在意,三皇子终于看到了她的价值,就不敢再随便的轻待她。
至于她这次算是逼迫三皇子低头,日后会不会对她生出恶感,秦楚兰并不在意。
她会证明自己的价值,让三皇子忘记这小小的不快。
三皇子又能继续用秦家的人脉了,第一件事,他就是先换了要给起义军的粮食。
这个主意是秦楚兰给他出的,说起来,还是柳姨娘给了秦楚兰灵感。
当初柳姨娘就是用以次充好这一招,来调换粮食的。
三皇子很赞成这个计划,不过去买粮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三皇子就开始用了拖字诀。
每天磨磨蹭蹭,不是身体不适,就是找不到人,总而言之,就是不跟起义军交接。
项载沉去军营里见李言蹊,他也不提这事,只是坐在那里喝茶。
“这就是皇室的行事作风?我也算是领教了。”项载沉嘲讽,“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沈怀归坐在一边都觉得脸红倒是李言蹊,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李言蹊一脸无辜地看着他道:“我也很愤慨,只是可惜,我人微言轻,也说不上话。”
项载沉气得!
他冷哼了一声:“此事既然皇太孙殿下不插手,那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
李言蹊做了一个自便的手势,却正色道:“说点正事吧。鞑靼也该反应过来了,这几天只怕是就要有反应了。”
项载沉立刻就想撂挑子不干。
反正是李氏不仁在先,不过如果他这样做了,秦楚然只怕是会更鄙视他的吧。
这个理由让项载沉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一个放弃他的女子,他为何要在意她对他的看法?
李言蹊看向项载沉:“我们这次要一劳永逸。”
项载沉的眼神闪了闪,一劳永逸的办法并不高明。
以李言蹊和定国公目前的境况来说,一劳永逸对他们的处境并不有利。
李言蹊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考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