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到他的眼神,便道:“老二啊,你去看看朕的补药做好了没有。”
这种下人做的事也指使他去做,这根本就是在折辱他!
皇上还真没这个意思,只是这段时间二皇子端茶送药的,皇上习惯了。他只是想找个理由把二皇子支走而已。
二皇子笑着应了一声:“那父皇和三弟好好聊聊。”
二皇子转身离开。
三皇子又哭道:“父皇,儿臣不孝,没能在您身边侍奉左右。”
“朕知道你有这个心,你是个好孩子。”皇上十分善解人意。
二皇子的脸都扭曲了,一甩袖,转身离开。
二皇子走出不远,秦晨便凑了上去。
秦晨看到二皇子也哭:“殿下,我终于见到你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难以再见到殿下了。我真是死都不能瞑目啊。”
二皇子看到秦晨心情也有些复杂,“你……你没事啊?他没迁怒你?”
“五妹妹帮我求了情。”秦晨眼神闪烁,他总不能说是他出卖了他吧?
“太子殿下这才留了我一命,我听说三皇子要来见皇上,我猜测殿下肯定也在此,我实在挂心殿下,所以求了祖父让我一同跟来。”秦晨说道。
二皇子叹了一口气:“你有心了。”
秦晨看了看四周,将二皇子拉到了一边,“二殿下受苦了,您看您都瘦了。”
二皇子听着这似曾相识的话,刚刚三皇子就是这么跟他父皇说的。
他的神色有些怪异,他道:“如今我虽说是皇子,却早已没有了任何指望,你又何苦来见我?”
秦晨说道:“殿下,您万不可丧失斗志啊。如今三皇子也当了俘虏,您是没看到,他被放回来的时候,可是在全城的百姓和将士们面前,所有人都看到了。他想要去争这个位置,只怕百姓都不答应。”
虽然百姓答不答应没什么要紧,但是二皇子听着还是觉得挺激励人心的。
“就算他不行,还有他呢。如今他尽得民心,连朝中大臣都支持他,我更是争不过的。”二皇子苦涩道。
不得不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二皇子还是有长进的。
他终于意识到,现在的他争不过三皇子,更不要说李言蹊了。他去跟李言蹊争跟白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秦晨都诧异了,二皇子突然这么明白事理,他还要怎么怂恿他?
秦晨说道:“殿下不用去与太子殿下争。”顿了顿,他问道:“殿下觉得,三皇子可会死心?殿下再想,三皇子能争过太子殿下吗?如果他们斗得两败俱伤,那岂不是就是您的机会?”
二皇子眼睛一亮。
三皇子当然争不过李言蹊,但是他可以消耗啊,然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李言蹊再厉害,也该元气大伤吧。
可是二皇子还是有些迟疑,“老三那个废物,连我都都不过李言蹊,他更斗不过了。我……”
秦晨说道:“可是还有皇上呢。”顿了顿,他痛心道:“我实在不忍看到殿下受这样的委屈啊。您难道真的要一辈子屈人之下?受这样的屈辱吗?”
二皇子浑身一震:“你说得不错,反正都已经如此了,还能再坏到什么地步。”
他打起精神道:“你说,我该怎么做?”
秦晨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上钩了。
秦晨心里想着,说不定还真的行呢,说不定皇上和三皇子真的能斗过李言蹊,到时候他再辅佐二皇子,也许他们真的能成功呢?
这个念头刚生出来,秦晨就想到了李言蹊清冷的目光。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怎么会有这么危险的想法?
他摇了摇头,把不可能的想法甩出脑袋里。他绝对、绝对不能再去招惹李言蹊了,他只是秦楚然的庶兄,李言蹊对他不可能那么宽厚。
秦晨遗憾的放弃搞事的想法,开始矜矜业业的帮二皇子作死。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也是没有办法。
二皇子很心动,但是胆子很小,顾虑重重。
“现在您先避一避三皇子的锋芒,您要在皇上身边,做皇上最孝顺最贴心的儿子。”秦晨说道。
二皇子满脸冷意:“现在老三回来了,父皇眼里就只有老三,哪里还看得到我?”
秦晨苦口婆心,“所以现在才需要殿下委屈一阵子,您在皇上身边,徐徐图之。”
二皇子迟疑:“这有用吗?”
秦晨板起脸道:“难道二殿下想要一辈子都想屈居于太子殿下之下?”
“不不不,那不行。”二皇子连忙说道。
秦晨觉得心累,他想明白,自己之前到底是看中了二皇子什么。
能力没有,野心不小,胆子还不够。
咦,怎么有点像他?
秦晨的思绪有些发散。
“秦晨?”二皇子唤。
秦晨回过神来。
二皇子皱眉道:“我看这次老三也被吓得不轻,父皇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他们两个肯定不是李言蹊的对手,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只怕不会跟李言蹊正面冲突。”
也就是说,三皇子和皇上都靠不住。
那他……更不行了。
秦晨说道:“殿下暂且忍耐,等回到京城再说。三皇子和皇上肯定会和太子殿下夺权,但太子殿下也不会束手就擒。”他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听说太子殿下有意让皇上禅位!”
二皇子一惊,“这……父皇不会同意的。”
“对,所以他们二人肯定要有一争。”秦晨跟着说道。李言蹊逼着皇上退位,皇上不愿,自然会反抗,双方肯定会发生冲突。
他的担心就不存在了,而这就是他的机会。
二皇子感动不已地看着秦晨:“秦晨,你可愿助我?!”
秦晨浑身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这句话二皇子不是第一次说。
上一次是在二皇子要去逼宫,让他去礼部接近吉斯帮他传递消息的时候。
以他的经验来看,每一次的后果都不太好。
秦晨满心的苦说不出来,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学生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全是李言蹊逼得,这都是李言蹊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