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
“诶,还是叫大哥,我听着舒服。”
“大哥,其实你们不用这般,救人是我们的本份,那日就算遇上的不是王爷,我们也会救的……”
“哈哈哈,是,是,只是那日我可是喝了不少泡了我身子的脏水啊。”
黄小灯一听,脸立马红成熟虾子,那日她丢七王爷到潭水里退烧,喂他喝潭水的事,历历在目。
“王爷,你就不要再逗妹妹了,这样到叫她不自在。妹妹,不要听你大哥的,他就好说笑。”
夫人嗔着王爷,又笑着安慰黄小灯,黄小灯只能陪着王爷嘿嘿干笑。
这七王爷的性格,她喜欢!
黄小灯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王爷,竟然这么的温善和风趣,一点王爷的臭架子都没有。
晚食后,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七王爷和夫人讲了一些边城的风土人情,黄小灯也讲了一些她村里和酿酒的趣事。
没想到,能跟七王爷和夫人这样的聊得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晚,黄小灯起身告辞。
七王爷和夫人送黄小灯出门,夫人再轻声叮嘱:“妹妹,我们的事可千万不能对人说半句,待我们的事处理好,我和你大哥再登门重谢。”
“姐姐放心,我定不会说的。姐姐和大哥也不必太客气,重谢就不用了,去我家尝尝我的酒到是可以。”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王爷让二福驾了马车,送黄小灯到悦来客栈。
正处当时,黄小灯心情复杂,又要应付王爷和夫人,到也没觉着如何。
一回到客栈,躺在床上,自己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
黄小灯把从她和白俊秋救七王爷,到今日遇上七王爷的过程,重新全全乎乎地回忆了一遍。
自己怎么就这么幸运呢?百年不救一个人,救就救中一个王爷。
对了,记得李老爷说过,皇上正在物色他众多的兄弟当中,哪一个王爷继承他的皇位。
今日与七王爷夫妇交谈半日,黄小灯对七王爷很有好感,果然与李老爷所说,这个七王爷应该是最有能力和最有资格承皇位的。
初次见面,加上他们又是躲藏在城中暗中行事,黄小灯也不好打听他们在城中干啥。
不过可以肯定,现下所有的王爷都在为皇位暗中活动,七王爷应该也是回金都城来争夺皇位的吧
学过历史,看过不少历史剧,皇宫中的那点事,文科本科毕业的黄小灯,深觉,要是七王爷想争夺这个皇位,她到是可以助一臂之力的。
别的不行,到是这如何争夺皇位,只按照历史上经历过的照本宣科,也能分分钟妙了其他的王爷。
黄小灯细细思量了一下,确定,七王爷这回来金都城,肯定是为了皇位来的。
听李老爷讲过,七王爷应该是自皇上登基以来,他就一直住在边城。
在金都城,七王爷可以说是没有人脉,也不知他还有没有一些老感情,也算是在城中有个接受消息的来源。
不管是天时地理还是人和,对七王爷都是不利的。
而其他的王爷,都离金都城不远,虽是住在自己各自封地的郡府,但他们来金都城方便,有什么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得到。
这么一想,黄小灯反到有些睡不着了。
先不说七王爷的命是她和二弟救的,单说与自己,与老百姓们,李老爷说过,要是七王爷当上皇上,老百姓的日子或许会好过些。
历史上亡国的,鱼肉百姓的,暴君昏君,都是因为错选了皇上。
一个明君,才能让天下百姓安宁,过上好日子。要是遇上一个昏君,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事要没让自己遇上也就算了,如今巧不巧的自己遇上了,黄小灯觉得,自己不能值身事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李老爷说要待上两日,明日他应该不会回去,那明日一早,自己得去找找七王爷。
这样决定后,黄小灯才安心睡着。
心中有事,黄小灯醒得很早,起床时天刚泛白。
洗漱完后,她这回没有再换成男装,而是穿上新买的女装。
见七王爷和夫人,她还是得精心打扮一下,以免失了礼数。
她穿的是一件粉红色的绣花罗衫,一件雪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系一条浅碧撒花绫裙。
她昨日买的一些胭脂水粉也派上了用场,她轻点胭脂,淡抹唇红。
她看夫人梳的发髻简单,应是那种不喜欢奢华之人,便也梳了一个简单的斜髻,头发也很随意地散下来,上面插一只陶制的兰花簪子。
黄小灯的这身打扮素雅低调,在夫人面前,怎么也不能打扮得比她好看,这点黄小灯还是懂的。
平日在乡下,她是很少这么精心打扮的,做的都是粗活,头发随意一挽便是,着装方便干活就行。
黄小灯下楼,客栈的伙计看她起得很早,笑着打招呼。
“姑娘早啊!”
“小哥早!小哥,我想劳烦你一件事,请你去给我买一顶帷帽来,这是给小哥的银子,多的你留下。”
伙计爽快地应下,接了钱,便冲出了门。
才一小会儿,他手里便拿着一顶白纱帷帽进来。
黄小灯接过帷帽,戴上试试,正好。
“姑娘戴上这个,可真是好看!嘿嘿。”伙计赞了一句,黄小灯给了他一个微笑。
出了门,黄小灯凭着记忆,往昨日的方向走去。
走了约摸一刻时辰,她看到了那条有些眼熟的街,看了一下四周,天还早,没有行人。
黄小灯进了街,径直走到七王爷府门口,
站在那扇破旧的大门前,要不是她进去过,就这么看,还真的看不出里面住有人。
黄小灯才明白,为何这大门和第一进的院子破旧不堪,杂草丛生,应该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吧。
黄小灯轻轻敲门,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很警觉的声音。
“谁?”
黄小灯也放低声音:“是我,昨日来的黄姑娘。”
片刻,门被轻轻拉开一条缝,里面露出一张年轻的脸。
黄小灯记得他,他就是那日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黄小灯掀起帷帽边纱,那少年瞧她一笑。
“是黄姑娘,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