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本地的电视台便播出了对刘艳的采访,一并接受采访的还有大伯母。
她在电视上大谈刘艳从小就展露出来的不俗数学天赋,还有她们家对刘艳的帮助,小表弟刘浩对刘艳在学习上的鼓励。
爸妈其实也接到了采访,但他们主动拒绝了。
刘艳的表现扑朔迷离,看各种视频采访,似乎是真的学数学学通了。
但她毕竟前科累累,又有我在旁边的暗示,最终他们选择稳妥起见,不出这个风头。
比较令我意外的是,在网上我竟然也获得了一定的热度。
原来是我答题时的果断收获了不少人的好感,再加上我和刘艳同龄,大家很容易拿她与我对比。
只是同刘艳一年自学成才的传奇故事相比,我按部就班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就显得太过平淡了,很快就被舆论抛弃了。
决赛结束了,但刘艳的故事却并没有告一段落,但她和她背后的公司而言,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不知道是已经彻底放弃了最后的挣扎,还是刘艳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这半个月里,她没有翻开一页高数课本,而是日日开着直播间在里面靠收礼物带货赚得盆满钵满。
凭借天才数学少女这一头衔,她收到了大量教培企业的邀请,去各地走穴讲座忙得不亦乐乎。
半个月很快过去,清大夏令营开营,刘艳和我一起启程。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刘艳看到我拿出邀请函时那难以抑制的惊讶与嫉妒。
其实在刘艳拿到特别邀请函之前,我就凭借去年的竞赛金牌成绩顺利入选了。
只是不想让刘艳知道引发什么不必要的风波才没有说出来。
我和刘艳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我与不少人因为去年一起参加奥数比赛早就彼此认识。
至于刘艳,许多人就算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或多或少地听说过最近风头正盛的数学少女。
一个好友凑过来,对我小声说:“刘艳就是你妹妹?她可把我害惨了,我爸妈前段时间天天拿她当例子来骂我读书没本事呢。”
我听了冲她笑道:“没事,这回你就明白了,什么才叫读书没本事。”
按照往年的流程,夏令营分三天。
第1天专家讲座,第2天试卷测试,第3天学科知识讲解。
可等到第2天的时候,上讲台的老师拿的却不是一沓试卷。
老师微笑地宣布:“因为某些同学的特殊情况,经过专家们的仔细讨论,这次夏令营学校决定采取将测试方式改为面试,以做到尽可能更全面地考察学生们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
其他人也有些议论,但毕竟考核方式如何更改,大家的真才实学摆在那,到底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不久就安静了下来。
但这样的安排却完全超出了刘艳的预料,在老师宣布完这次的考核规则的一瞬间,她的脸色开始泛白,嘴唇发抖,额头上开始蹦出豆大的汗珠。
她大声地喊起来:“为什么不做测试题?我只擅长做题,不擅长和别人沟通,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对我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