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了苏文的情绪,卫轩青停了一下,还打算继续劝。
但是苏文不打算继续听了。
“行了,你若再劝,我就要怀疑你的目的了。”
他的东西自然有自己的处决权利,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劝,她也不介意使个手段让人闭嘴。
反正他不喜欢吵闹的这一点,只要是他的手下就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是。”
本来也不是话多的人,一开始卫轩青拿这个问苏文也只是想弄清楚他这么做的目的而已。
如今既然听到苏文亲口说让他不要管闲事,消耗也乐的清闲,脑海里面已经开始怀疑自己那些秘籍的招式了。
苏文并不知道自己这个看上去正经无比的护卫,脑袋里面想的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还没安生一会儿,马车忽然又停在了大街中央。
“……怎么回事?”
泥人都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苏文?
他一把扯开了车帘子,想看看究竟是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自己找不痛快。
“大人。”
卫轩青的声音从车帘的另一头传来,同时,马车的车帘被他掀了开来,手里握着一块东西。
苏文抬眼一看,是他伸进来的一块令牌,上面刻了一个赵字。
他挑眉。
刚刚见的那一面,看样子是让赵尚书怀恨在心了,否则这短短的时间内怎么会养成再见一面?
他心里讽刺,面上也挂着古怪的笑。
“这分开还不到一个钟头就眼巴巴的来找我了,没想到这赵尚书还挺在乎本官。”
卫轩青怎么可能听不出苏文语气里面的阴阳怪气?只是这样的事情他不方便多嘴,所以选择装聋作哑。
“罢了,既然他想见那本官,就上去瞧瞧。”
苏文从来都不是怕事之人,对方不是想找吗?那就正面迎着吧!
不过他从未想到自己这上去之后见到的不是赵善,而是这家伙的儿子。
某种意义上说,算得上是自己半个情敌的那种。
“好久不见啊,赵士郎,”
这可不就是那位赵家的三公子,不久之前还在自家门口撒泼的那位吗?
“不知三少找我有何贵干啊?”
他的语气不善,赵公明也不是没有听出来。
只是现在他是有求于人,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也只能忍受着低人一头的痛了。
“我要说的事情略显复杂,若内帘官大人不介意的话,可否坐下来详谈?”
“不可以。”
苏文拒绝的干脆。
“我赶时间,既然三少没有什么要说的,那本官就离开了。”
他说着这话,真的就转身朝外走去,一点不打算留余地的模样,多少让三少有些着急。
“请等一下!”
赵家和这内帘官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没有谁比赵公明更清楚,毕竟二者之间的绊子,还是他亲手布下来的。
只是如今有求于人的,也是自己想起从前做过的事情,这二者相结合就显得他有些尴尬了。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文懒懒的给他一个眼神,似乎在脸上写着“有屁快放”。
“在下,希望能与您合作。”
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兜圈子面前,这人肯定就不耐烦了,只好开门见山。
“哦,那真是稀奇了。”
苏文深知这人狡猾的性格,在这种风口浪尖上,作为赵家的人,竟然还敢找他合作……
这目的实在让人不好揣度。
或者是说会让人听了往不太妙的方向去揣度啊!
苏文脸上的探究神色不加掩饰。
“不瞒您说,在晓得这个目的实在有些大逆不道。”
既然知道是大逆不道的事你还想跟我合作?
“赵侍郎好本事。”
苏文笑了,神色间带了些讽刺。
莫不是自己见到了个白眼狼?
但愿是她的神情太过直白,即便平日里伪装得极好的赵公明,此刻也不由自主的捏紧了手里的茶杯,
“内帘官大人不如先听在下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再做定夺。”
反正是被勾起了杏子苏文现在也不困了,慢悠悠的捻起了茶杯,示意他继续说。
赵公明深吸一口气。
他习惯了在外人面前伪装,而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多少会涉及一些真实的经历感触。
为了让苏文相信自己,这些都是不得不透露出来的,不过他也只是将一些在赵家发生过的不公平待遇,也只挑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要多亏赵善的偏心严重,即便只是一些在赵公明眼里已经“无伤大雅”的事情,苏文听着却也是啧啧称奇。
什么大儿子犯了错,肯定是小儿子没学好把他太坏了,生辰的时候只记着大儿子的,不记着小儿子的,有什么好处,全都是大儿子拿,有什么坏处,全都是小儿子担。
虽然在这里有个嫡长子优先的规矩,但是赵公明作为优秀的说书人,能将自己的委屈不动声色的扩大再扩大,也是想引起苏文的共鸣。
苏文倒没觉得太过震撼,只是对赵善的脸皮厚度认知又上了一个档次。
“这么说来,外人眼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他一手晕造出来的假象?”
摩挲着下巴,苏文想起上次赵公明过来找事,距话将他想继续卖场的话,给堵了回去。
“那一日,你在我门前闹的那件事情,又是谁的手笔呢?”
虽然那件事情之后让赵家失了脸面,但毕竟先撩者贱,苏文觉得心中恼火也是正常的。
反正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背黑锅,就偏偏那件事情是自己脑子一热做出来的。
他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下一时鬼迷心窍,以为可以通过那种方式博得王大小姐的回心……”
“至少,若能认清……为人。”
苏文对他吞吞吐吐的模样感觉好笑。
“说白了就是泼脏水呗!”
干嘛贞德词汇啊?
都已经骂了千百遍了,如果是他的话这种时候就直接破罐子破摔,说个明白,骂个痛快!
可惜赵公明永远都是赵公明,忍辱负重多年他已经形成一种下意识的隐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