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后续会比较麻烦,没想到他们自己就把故事给补全了。”
庞子墨满脸的幸灾乐祸。
说起来,他以前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人的八卦,不过现在听见他们越说越欢,倒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时候讨厌的不是八卦,是讨厌那些落在自己身上的八卦。
看看现在,不只是他苏文在那边听着也津津有味。
“这般目无王法,实在枉读圣贤书……”
简修永心中不安。
他原以为苏文只是想给公孙巳月教训便够了,却没想到,在这之后的事情也是算好的。
“你不会还在可怜他吧?”
苏文还是在悠哉悠哉的喝茶,分明没有看他,却像是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一样。
“如果你觉得他可怜的话,那不如想想看,如果没有这样的抱负,如今在他们口中被称颂的人是谁?”
苏文咬重了称颂两个字,要多讽刺有多讽刺
这些京城中的百姓分明是远离战火,处在国家中最是繁华的地方。
但他们却没有尽一位百姓该有的职责,全然不顾那些保家卫国的人有多么辛苦,只凭自己喜好,在京城中传得谣言四起,弄得满城风雨。
苏文这次的做法确实是将公孙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但是反过来想想,他如果没这么做,经过公孙巳月那次的闹腾,他内帘官的名号应当保不住了。
夏季大考将至,若是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又让百姓们产生了今年主食夏季大考的官竟然为难百姓,那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在下……草民不知。”
其实简修永就是因为知道,所以现在才犹犹豫豫不敢说话。
他若是见到的这位内帘官大人稍稍软弱一些,和他的性子一样,想忍一时风平浪静的的话
如今,进程中的满城风雨大概就是要落在他身上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方才的那番话实在是高傲。
若处在苏文这个位置上,应当会考虑的更多,可他却只想着那些搅起了风雨的人,如今正受着苦难。
凭什么呢。
“哎呀,没事,反正从你的表现看来应该也是不错的苗子,”
不知怎的,方才还一脸严肃的苏文忽然就变了脸,甚至给简修永一种换了个人的感觉。
“念在你是初犯,这一次就算了,下次如果还有的话,小心我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苏文笑眯眯的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本官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站在制高点上随便指点别人该怎么做的家伙,所以在朝堂上的那些人……都和我相处的不太好呢,”
首先就是赵家。
从一开始就有的敌意,虽然他也没带怂,郑总是像苍蝇一样,明里暗里折腾一下,怎么想都让人烦躁,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和他有利益来往的世家。
“不过再麻烦也就只是那一会儿了。”
王家马上就要退出舞台,苏文可是了不少功夫,将江南那边的生意打点好。
以后让赵三少也顺便帮帮忙,一个月内让王家在那里站稳脚跟不是问题,
他将这些东西通通都计划在一其中,一个不漏了。
“如果没别的事儿,那便根本(┯_┯)官一道回府吧。”
什么?
虽然简修永也想过,如今没有了庇护,他应当是要找个符合条件的地方,稍稍再做歇息,便开始准备夏季大考。
但是作为那一被冤枉的苏文的人,他可从未想过要得到他的原谅。
“不必了,大人日理万机在下若是叨扰,实在是太不识好歹。”
他白首连连,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苏文似的。
“你是把我当吃人的妖怪了吗?”
苏文无奈摇头。
“毕竟是答应了的事,他们被我赶出去也只是咎由自取,但你起码还和本官有一个共性,”
“大人您说的是什么?”
简修永愣了一愣,实在不明白自己这个手无腹肌之力的贫弱书生,究竟在哪里能和面前这位从不按常规做事的内帘官大人,有任何相似之处?
“我们昨晚不是一起去了公孙家吗?”
苏文可没忘记自己让这小子去拿蜡烛的时候,他那两条抖的像筛子一样的腿。
“现在我们可是共犯,无论如何?在做完坏事之后,总不能让自己的共犯离得太远吧?”
这番话说起来似乎是对他的不信任,但是究竟你是不信,还是想维护两人都心知肚明。
“再推脱就不够意思了。”
庞子墨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他身后,抬手一把框住了简修永的脖子。
“答应吧,反正大人那里的地方很大,也不缺你一个人住的。”
其实苏文不久前就把府内的人整改了一番,如今那儿全都是他从李家的那件事情中带来的,死心塌地跟随他的人。
但是这些人也只是看着多,等他们一个个搬到府上时,苏文才发现其实还空出了不少地方。
如果不是怕那个龙椅上的男人误会猜忌,苏文其实早就想将王大小姐带到府上来了。
如今,王家要举家搬迁到江南,他别是寂寞了吧?
感觉到庞子墨在贼笑,苏文虽然猜不到他在想什么,但是心里却没来由的一阵窝火。
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他正想着要不要给这小子一点教训?就听到简修永,生怕大一点就会死了一样的声音。
“多谢大人。”
“走了。”
声音中颇有一些无奈。
原本以为有个这样无法无天的手下就已经是是很神奇的事了,但苏文万万没想到自己转个头的功夫,竟然在自己的府上遇到了一位不速者。
“是你们。”
他对于这个自称晴阳波的人了解不多。
但是他身边的人苏文多少有点印象。
“之前在大理寺卿面前说本官贼心四起,竟然妄图将你家长女强行拉入府中,本官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想法?”
苏文如今的表情绝对算不上好看,
晴阳波脸上冒着冷汗,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河南主冲突。只能在心里暗骂二女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