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舒快步走至前院,宣旨的太监不是之前那个,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太监。
“陛下口喻!”
李晓舒盈盈下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敌国犯我边城,永宁县主慷慨解囊,为前线将士运送粮草,安排军医,如此蕙质兰心,朕心甚慰,今边城大捷,特旨犒赏三军,并于明日在宫中设宴,请永宁县主务必到场,钦此!”
李晓舒俯身下拜,“永宁接旨,谢主隆恩!”
那小太监笑着道,“县主一路辛苦,快请起吧!奴才这便要回去复命了。”
李晓舒柔声道,“有劳公公!”说罢冲半夏使了使眼色,半夏立马会意,从袖袋掏出了一个钱袋子,悄悄塞进了那太监的手里,“公公辛苦,我家县主请公公喝茶!”
那太监悄悄掂量了一下份量,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县主客气!告辞了!”
送走了宣旨太监,李晓舒的申请凝重了起来。
云离道,“明日宫宴,你这位永宁县主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传旨太监刚走,杨数和明佑又跑了来,杨数身边还跟着一个妙龄少女。
将人请进了花厅,命丫鬟上茶,才坐了下来,明佑便忧心忡忡地道,“明日宫宴,县主可要万分当心了!”
李晓舒知晓他是一片好意,笑道,“多谢明大人提醒,我会的。”她看向了杨数身边的那个姑娘,仔细一看,倒和那死去的沐黎眉眼处有些相似,只是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姑娘倒是落落大方,见李晓舒瞧她,便笑着自报家门,“李姑娘,我是沐灵。”
她恍然想起了那封关于焕颜蛊的信,原来她便是沐灵,只是如今坐在了杨数的身边,倒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当初从沐家庄出来,便一路逃往了陌云城,没想到,会遭遇战乱,恰好被杨大哥所救......”说到杨数,她的声音低了下来,头也低了下来。
李晓舒长长地哦了一声,一副心照不宣的模样,弄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江湖事,京都人不知,她便没有往下聊。
这时,杨数又掏出了一个红红的东西,郑重地递给了李晓舒,“下月初十,我们成婚,还望县主赏光!”
李晓舒翻开看了看,是二人成婚的请帖。她揶揄道,“杨大元帅这一仗打的可不冤啊!如今不仅身居大元帅之职,手握重兵,连媳妇儿都能从边境带回来,真是可喜可贺呀!”
杨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县主说笑,要不是县主一直给我们源源不断地运粮草,此战还没有这么顺利,我还得多谢县主呢!”
李晓舒摆摆手,“那些都是小事情,如今战乱已平,我又可以安心地拓展我的生意啦!我还得多谢你!”
明佑见她如此豁达,丝毫不为明日担忧的样子,心中着实佩服。
人都来了,就留大家一起吃了晚饭,本来他们还想推辞,但因着是第一天入住,李晓舒道第一天入住,吃饭的人越多,这以后的日子,就会越红火,为了她的红火起见,他们只好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