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舒笑道,“把他带回来,万一他的仇家找上门来,不是害了咱们一家子吗?我不能那么干。”
“没事的,我把他藏在很安全的地方,没有人找得到他的,他伤的那么重,我不过去守着他,他可能会死掉的。”
夫妻俩劝了半天,还是拗不过她,只能随她去了。
钟氏把准备好的吃食放进了食篮里,李晓舒拿了一小罐酒,又用竹筒装了两罐水,拿上了针线蜡烛,还找了两身李良的旧棉袄,绑了一张棉被,装进篓子里,身上尽可能的穿的多一些,她必须做好御寒的准备。
背上篓子,跨上钟氏准备好的吃食,就匆匆地又出了门。
钟氏追到门口去嘱咐她小心一些,看着女儿匆匆远去的背影,她叹了叹气,满脸担忧地回了屋,跟丈夫念叨,“孩儿她爹,你说二丫她,她怎么就变得胆子那么大呢?她的那些治病的本事,又都是打哪儿学的呢?”
李良心里也很疑惑,不过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没错,就像她说的那样,她总不会害他们就对了。
“你也别太担心了,那孩子心里有数着呢。”
钟氏抹了抹泪,“幸好啊,大丫和二丫去她们外婆家了,要不然啊,还不知道咋解释呢。”
李晓舒一路狂奔,就差脚底抹油了。
少年看着洞外的那抹夕阳,心一点点沉到谷底,天快黑了,她大概不会再来了吧?毕竟那还是一个小姑娘,哪里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天黑了还往山上跑,就是家里人也不能同意吧。
他觉得很冷,拢了拢衣裳,有些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突然!洞的另一边,有光在闪烁,随后,那抹小小的身影慢慢地出现,少年大喜,“你真的回来啦!”
李晓舒有些轻微地喘,“你等急了?我家离这里可是很远的。”
她放下手里的食篮,把蜡烛点上,滴了几滴腊在石头上,把蜡烛摁了上去,然后把背篓放了下来。
“你等一会啊,我去捡些干柴回来,生着火,就能暖和些了。”
话落人就走了出去,没多大一会儿,就拖了两捆干柴回来,然后又跑了出去,又抱了两趟茅草回来。
少年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萍水相逢,她居然为他做到了这个份上。
李晓舒熟练地生起了火,把干柴弄断架了一些上去,一会儿就燃起了大火,洞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
她把棉被和棉衣堆在一起,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人扶着坐了起来,然后把饭食端在手里,想要喂他,少年有些不自在,“我,我自己来吧。”
李晓舒笑道,“你的胸口有伤,最好别乱动,我让你坐起来,是方便你吃东西,其实你应该躺着。”
少年只好把她喂到嘴边的饭食吃进了嘴里,不由得红了脸颊。饭菜凉了,可是心里暖暖的。
映着火光,那双晶亮的眸子越发让人移不开眼。
一碗饭下肚,他觉得自己恢复了些气力,李晓舒拿出装水的竹筒打开盖子,凑到他的唇边,“喝口水顺一顺吧。”
少年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咕噜咕噜地吞了几口水下去,干渴总算得到了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