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把彭家母女接进了自己的家。
由于赵家母子手头还握着爹爹给的生活补贴,他们四口人的日子暂时过得挺滋润。
彭娇索性就把自己全身心给了赵平安。
在拥有了彭娇之后,赵平安愈发疼爱她。
在私塾也完全不避嫌地卿卿我我,每次我无意中扫到一眼,都害怕自己长针眼。
太令人不适了
爹爹给的之前给的月钱其实按理来说宽裕,可耐不住赵母挥金如土的性子,再加上赵平安时不时要买些东西讨好彭娇。
没过多久,钱袋就见底了。
钱一光,问题就来了。
赵母又盯上了我这个冤大头。
那天放课后,彭娇挂着得意的笑容,亲昵地挽着赵母的胳膊,而赵母却直接朝我走来。
赵母一脸的无奈,开口道:“芸芸啊,伯母知道你对平安有好感,伯母也不是那种硬要拆散你们的人。”
“伯母心里其实挺中意你做儿媳妇的。”
“只是平安还在跟你闹别扭,得你自己去把他哄回来才行。”
我还没说话,彭娇先急了。
她已经把自己交给赵平安了,万一赵平安真和我成了,她又该何去何从?
彭娇急切地说:“这可不行!”
赵母不屑地瞥了她一眼:“你算哪根葱?”
“我怀了他的孩子!”
这话一出,私塾门口的同窗们都震惊了。
赵母丢不起这个人,拖着彭娇走了。
自始至终我都没见着赵平安的身影。
直到彭娇决定不再上私塾,我才重新在私塾里见到了赵平安。
他变了个样,仿佛前世杀死我时的他。
“芸芸,就算没了你梁家的背景,我照样能爬到上辈子的那个位置。”
上辈子?难不成他也重活了一遭?
可如今我们已经两清了,我表示不在乎。
顾朝见我与赵平安又在一起说话,顿时脸色一沉,不快地喊道:“梁幼芸,你的书背了吗?”
“来了来了!”
我小跑过去,立刻拿起了书来。
三年一次的春闱终于到了,我开始争分夺秒地背书看书。
春闱要去往京城,夫子建议大家一同结伴前往。
而赵平安却以照顾有身孕的彭娇为由,说要晚一步进京。
夫子叹了口气,拿他没办法,只能由他去了。
我清楚他在打什么算盘,他也是重生者,以为自己记得所有的会试答案。
可是他没想过,既然我们的命运都已经改变,会试的题目怎么可能还和前世一模一样?
而顾朝竟然破天荒参加了考试,最终和我一起考上了贡士。
而赵平安和我意料中一样,他落榜了。
赵平安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在京城大闹,说自己的试卷遭人篡改。
事情闹到了皇帝面前,皇上命人严查,可查来查去,试卷并无问题,大理寺还派人去扬州叫来了夫子,一问便知他考前堕落的行径。
这一闹,赵平安把自己闹进了大牢。
听闻彭娇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意外小产了,随后去给另一个富商做了小妾。
赵母在经历这些事之后彻底疯了,日日坐在私塾门口,抱着赵平安曾经的书卷絮絮叨叨,没人听清她再说些什么。
同年四月,我和顾朝一同进了殿试。
面对皇上的发问,我内心竟然格外平静,那些所有的典故,所有的论据,竟然全都是我背过的。
最终我成为了当朝第一个女探花。
至于顾朝,他竟然在殿试的时候故意走神,答错了几问,最终只拿了个进士。
后来我才得知,他爹爹是皇上的亲弟弟,当初主动放弃皇位下扬州,发誓绝不入京从仕,所以在大殿上皇上认出了侄子,见他故意答错也没责罚他。
而我在成为探花后进入了翰林院,顾朝也跟着我在京城定了居。
他说他又不能入仕,只好倒插门进我家。
我笑着答应了。
在我和他成婚后,他在京城办起了学堂。
一年之后,学堂也收到了来自皇帝题字的牌匾。
我们没有生孩子,而是看着一代一代的学子走出学堂,成为国之栋梁。
这一世桃李盈门,名满天下。
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