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N次元>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目录
第242章 颠覆性设计:渐速膛线与引信核心他带着团队,回到了加工车间。
一根用新材料精加工出来的炮管,被固定在了一台巨大的、经过特殊改造的膛线刻制机上。
所有的技术员,都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林峰又想搞什么名堂。
传统的膛线,都是等速膛线,从头到尾,缠距都是一样的。
而林-峰要做的,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我们今天要刻的,叫‘渐速膛线’。”
林峰拿起粉笔,在旁边的小黑板上,画了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炮管后半段的膛线,比较平缓。而到了炮管的前半段,膛线会变得越来越陡峭,缠距越来越小。”
“这……这是为什么?”一个年轻的技术员不解地问,“这样一来,炮弹在炮管里,不是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吗?”
“问得好。”林峰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你说的没错,阻力会变大。但是,炮弹旋转的速度,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快!”
“当火药在炮膛内爆炸时,它会产生一个巨大的、但作用时间极短的初始推力。在膛线的后半段,因为缠距平缓,炮弹可以很顺畅地完成加速,将火药的动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前进的速度。”
“而当炮弹运动到炮管前半段时,它的速度已经非常高了。这时候,越来越陡的膛线,就会像一个扳手一样,将炮弹前进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旋转的角动能,赋予炮弹一个超高的转速!”
“这样一来,炮弹出膛的时候,不仅拥有极高的初速,还拥有极高的转速!带来的好处,就是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和射程!”
林峰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技术员,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都是搞了一辈子枪炮的行家,但这种“渐速膛线”的理论,他们是闻所未闻!
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对膛线作用的传统认知!
“可是……林参谋,”沈工皱着眉头,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理论是好,但这对炮管的强度和耐磨性,要求太高了!普通的炮钢,根本承受不住这种剧烈的加速和摩擦,估计打不了几发,膛线就得磨平了!”
“没错。”林峰点了点头,然后,他拍了拍身边那根闪烁着暗金色光泽的新炮管。
“但是,我们现在用的,不是普通的炮钢。”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它,就是为了这条‘渐速膛线’,而生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那根炮管上。
他们终于明白了。
林峰搞出这种变态的超级钢,根本不只是为了让炮管更耐用那么简单。
他是为了实现一个更疯狂,更具野心的设计!
材料与设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开始吧!”
林峰一声令下。
经过特殊强化的钨钢刻刀,在精密仪器的控制下,缓缓地探入了炮管之中。
“滋——”
轻微而持续的摩擦声,在车间里响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正在被“纹身”的炮管。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的,不仅仅是一根炮管的诞生。
更是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军工技术的革命!
炮管的升级,只是“火凤凰”重生计划的第一步。
当第一根刻有“渐速膛线”的炮管,还在进行最后的精加工时,林峰已经马不停蹄地,扑向了下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技术难关。
——晶钢电磁感应引信的研发!
兵工厂的电讯实验室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这里,被兵工厂的工人们戏称为“神仙打架”的地方。
因为里面摆满了各种他们看不懂的线圈、电容和奇奇怪怪的仪表,墙上画满了天书一样的电路图。
而今天,这里的“神仙”,只有林峰一个。
他的面前,摆着一块经过精确切割和打磨的,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精卫晶钢”薄片。
这块薄片,就是整个引信系统的核心——传感器。
吴嘉怡,那位有着留学日本背景的女工程师,正带着两个助手,站在一旁,屏息凝神地看着林峰操作。
作为兵工厂里最顶尖的精密仪器专家,她被林峰“点名”,要求全程协助这个新项目的研发。
这也是林峰计划的一部分。
他要近距离地,观察这个最大的嫌疑人。
“吴工,麻烦你,把那边的亥姆霍兹线圈通上电,建立一个强度为0.5高斯的模拟地磁场环境。”
林峰头也不抬地说道。
“好的,林参谋。”
吴嘉怡的回答,干脆利落。
她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很快,一个看不见的、均匀的磁场,就笼罩了整个实验台。
她的动作,精准而优雅,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显示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林峰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她。
她的表情,非常专注,眼神里,充满了对技术的好奇和探索,看不出任何异常。
是伪装得太好?还是……自己真的想多了?
林峰没有时间深究,他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实验上。
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晶钢薄片,焊接在了一个微型电路板上。
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着一个高精度的电流计。
“第一步,测试传感器的基础灵敏度。”
林峰深吸一口气,然后,他拿起一块小小的铁片,模拟成敌机,在线圈产生的磁场中,缓缓地,从远处,靠近晶钢传感器。
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住了电流计的指针。
一米……
半米……
三十厘米……
指针,纹丝不动。
失败了?
吴嘉怡的眉头,微微蹙起。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实验失败的时候,林峰却笑了。
“看来,它的‘胃口’,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他放下了那块小铁片,转身对李卫国喊道:“卫国!去仓库,把那块缴获来的,鬼子坦克的正面装甲板,给我抬过来!”
“啥?”
李卫国正在门口站岗,闻言一愣。
“抬……抬那玩意儿干嘛?那东西死沉死沉的,好几百斤呢!”
“别废话,快去!多找几个人!”林峰催促道。